一种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2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包括装具本体,装具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门铰链定位机构和后门铰链定位机构;前门铰链定位机构包括前base板、第一上铰链定位机构以及第一下铰链定位机构,前base板与装具本体连接,第一上铰链定位机构和第一下铰链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前base板的上侧和下侧,其分别连接有前门上铰链和前门下铰链;前base板的中部还设有第一回转轴承,以带动前base板转动,从而调节前门的铰链安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车门旋转调整需求的精确调整,大幅降低车门旋转调整需求的操作难度,在实现车门旋转调整需求的同时,保证上下铰链的同步调整,相对位置固定。相对位置固定。相对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装配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车门装配现常见工艺一般先使用铰链装具将车门铰链精定位在车门,然后车门在自定位在车门铰链上。由于车门的自重,若车门按照数模状态安装,实车会体现出车门下沉的现象,故为了保证最终实车的尺寸合格,需要将车门安装姿态反变形向上安装。即工艺人员会通过数据统计,将车门铰链以一个角度旋转向上安装,以抵抗实车的车门重力下沉。以往通过单个铰链的垫片调整,会导致上下铰链错位及调整量不易把握等问题。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实现抵消车门重力下沉的方便调节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为了更好更准确的抵消车门重力下沉带来的旋转调整需求,在装具上设置可旋转点,通过反向模拟车门下沉旋转,从而实现抵消车门重力下沉的方便调节。
>[0005]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具本体,所述装具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门铰链定位机构和后门铰链定位机构;所述前门铰链定位机构包括前base板、第一上铰链定位机构以及第一下铰链定位机构,所述前base板与所述装具本体连接,所述第一上铰链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一下铰链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前base板的上侧和下侧,其分别连接有前门上铰链和前门下铰链;所述前base板的中部还设有第一回转轴承,以带动所述前base板转动,从而调节前门的铰链安装位置;所述后门铰链定位机构包括后base板、第二上铰链定位机构以及第二下铰链定位机构,所述后base板与所述装具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上铰链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下铰链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后base板的上侧和下侧,其分别连接有后门上铰链和后门下铰链;所述后base板的中部还设有第二回转轴承,以带动所述后base板转动,从而调节后门的铰链安装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轴承的外侧围绕有U形的第一调节框,所述第一调节框固定在所述前base板上,且所述第一调节框的上侧和左侧与所述第一回转轴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垫片,通过增加所述第一调节垫片的数量,能够分别调节所述前base板的上下高度和左右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铰链定位机构上设有前门上铰链安装板,所述前门上铰链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固定螺母,以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前门上铰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于车门抵消重力下沉调整的铰链定位装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铰链定位机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海玻马涛袁会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