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78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烟熏房主体,烟熏房主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柴火门;通过在烟熏房主体的内部设置三组挂肉杆,且三组挂肉杆之间的间距为厘米,使烟气有足够大的空间进行扩散与流动,当U型防火墙内的柴火燃烧时,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孔上升,并对三组挂肉杆表面的胚肉进行熏制,在薰制排肉的过程腊制品无需调换胚肉的位置,使熏制完成后的成品腊肉着色一致,相较于现有的技术,使烟熏房主体具有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且减少人工、降低木柴的消耗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使腊制品不失传统风味,提高良品率,同时,便于腊肉制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成品腊肉。腊肉。腊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

技术介绍

[0002]腊肉、腊肠、腊鱼等腊制品作为中国特色的乡土食材与加工食品,是将食材、盐、糖及少量辅料在其表面抺匀,经调味腌制后再经晾水烘薰入味的一种美食。
[0003]然而,传统的烘薰腊制品一般耗时较长,如果是在通烟不畅的环境中薰制腊肉、腊肠、腊鱼等腊制品就会因吸附的烟雾太多而使腊肉制品烟薰味过于浓郁,影响风味,更会产生食品安全隐患。薰制腊制品燃烧木柴时火焰产生热气流升温使胚肉迅速脱水,并且燃烧木柴时火焰产生烟雾赋予了腊制品特殊的风味。腊制品烟味太轻则风味不正,太浓则影响食欲与食用安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薰制房设计指导生产,减少木柴的消耗与烟气污染,又能使腊制品不失传统风味,又能体现健康、安全与美味,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传统的烟熏房制备腊肉的效率低下、消耗能量高以及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包括烟熏房主体,所述烟熏房主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柴火门,所述柴火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所述柴火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可视窗,所述柴火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槽,所述烟熏房主体的内壁固定设有U型防火墙,所述U型防火墙的上端固定设有防火顶板,所述防火顶板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排烟孔,所述烟熏房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排烟槽,所述烟熏房主体靠近第一排烟槽的一面开设有第二排烟槽,所述烟熏房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机架框,所述机架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挂肉杆,所述烟熏房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吊顶,所述不锈钢板吊顶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排烟槽,所述第一排烟槽和第三排烟槽竖直对应,所述不锈钢板吊顶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排烟槽,所述第二排烟槽和第四排烟槽竖直对应。
[0006]优选地,所述进风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条形通槽。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排烟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网。
[0008]优选地,所述第四排烟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网。
[0009]优选地,所述烟熏房主体远离柴火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挂肉门,所述挂肉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手。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通过在烟熏房主体的内部设置三组挂肉杆,且三组挂肉杆之间的间距为厘米,使烟气有足够大的空间进行扩散与流动,当U型防火墙内的柴火燃烧时,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
排烟孔上升,并对三组挂肉杆表面的胚肉进行熏制,在薰制排肉的过程腊制品无需调换胚肉的位置,使熏制完成后的成品腊肉着色一致,相较于现有的技术,使烟熏房主体具有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且减少人工、降低木柴的消耗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使腊制品不失传统风味,提高良品率,同时,便于腊肉制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成品腊肉。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烟熏房主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烟熏房主体的另一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柴火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烟熏房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不锈钢板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烟熏房主体;2、柴火门;21、第一拉手;22、可视窗;23、进风槽;24、挡板;25、条形通槽;3、U型防火墙;31、防火顶板;32、排烟孔;4、第一排烟槽;41、第二排烟槽;5、机架框;51、挂肉杆;6、不锈钢板吊顶;61、第三排烟槽;62、第四排烟槽;63、第一防护网;64、第二防护网;7、挂肉门;71、第二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包括烟熏房主体1,烟熏房主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柴火门2,柴火门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槽23,烟熏房主体1的内壁固定设有U型防火墙3,U型防火墙3的上端固定设有防火顶板31,防火顶板31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排烟孔32,烟熏房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排烟槽4,烟熏房主体1靠近第一排烟槽4的一面开设有第二排烟槽41,烟熏房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机架框5,机架框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挂肉杆51,烟熏房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吊顶6,不锈钢板吊顶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排烟槽61,第一排烟槽4和第三排烟槽61竖直对应,不锈钢板吊顶6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排烟槽62,第二排烟槽41和第四排烟槽62竖直对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烟熏房主体1的内部砖砌U型防火墙3、防火顶板31,当工作人员打开柴火门2时,便于将熏制腊肉用的木材添加在U型防火墙3内,当木材燃烧时,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防火顶板31表面的多个排烟孔32上升,当胚肉被挂在三组挂肉杆51的表面时,经排烟孔32上升的烟气对胚肉进行熏制,同时,每组挂肉杆51之间的间距为80厘米,从而使烟气扩散与流动空间大,通过设置的不锈钢板吊顶6,不锈钢板吊顶6为封闭
式吊顶,避免烟气溢出,通过设置的第一排烟槽4、第二排烟槽41、第三排烟槽61和第四排烟槽62,烟熏房主体1内的烟气通过第一排烟槽4、第二排烟槽41、第三排烟槽61和第四排烟槽62排出,同时,与传统烘薰房同技术条件生产,挂胚肉时从最上层的一组挂肉杆51上开始挂胚肉,取成品时,从最下层的一组挂肉杆51取出成品肉。
[0022]柴火门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21,柴火门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可视窗22。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第一拉手21,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柴火门2,通过设置可视窗22,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柴火的燃烧情况。
[0024]进风槽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24,挡板24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条形通槽25。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风槽23内设置挡板24,配合外部鼓风机的作用,便于控制柴火燃烧的程度。
[0026]第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腊制品用低污染的烟熏房,包括烟熏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熏房主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柴火门(2),所述柴火门(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槽(23),所述烟熏房主体(1)的内壁固定设有U型防火墙(3),所述U型防火墙(3)的上端固定设有防火顶板(31),所述防火顶板(31)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排烟孔(32),所述烟熏房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排烟槽(4),所述烟熏房主体(1)靠近第一排烟槽(4)的一面开设有第二排烟槽(41),所述烟熏房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机架框(5),所述机架框(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挂肉杆(51),所述烟熏房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吊顶(6),所述不锈钢板吊顶(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排烟槽(61),所述第一排烟槽(4)和第三排烟槽(61)竖直对应,所述不锈钢板吊顶(6)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排烟槽(6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谌辉邓振元彭振春邓忠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苦山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