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氮机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248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氮机预处理装置,涉及制氮机技术领域。其中,该制氮机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两端盖,分别与所述壳体两端相连接;三相入口,对称开设于一端盖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的气相出口和水相出口;油相出口,设置于一端盖,且远离所述三相入口一侧的所述端盖;一体式双锥旋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端盖贯穿设置;气液分离腔,通过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的外壁围合形成;及液液分离腔,设置于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传统的制氮机在制氮前,未进行预处理操作,导致制氮过程中因油或水介质,严重影响氮气质量的问题。严重影响氮气质量的问题。严重影响氮气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氮机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氮机
,尤其涉及一种制氮机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吸附制氮是利用碳分子筛吸附剂在不同压力下对氧、氮的吸附能力大小的不同,加压吸附、减压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空气中氧、氮的目的,得到高纯度的氮气。
[0003]传统的制氮机在制氮前,未进行预处理操作,导致制氮过程中因油或水介质,严重影响氮气质量的问题。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制氮机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制氮机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两端盖,分别与所述壳体两端相连接;三相入口,对称开设于一端盖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的气相出口和水相出口;油相出口,设置于一端盖,且远离所述三相入口一侧的所述端盖;一体式双锥旋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端盖贯穿设置;气液分离腔,通过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的外壁围合形成;及液液分离腔,设置于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内部;通过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气液分离腔和所述液液分离腔,以使三相介质在同一装置内分离。
[0006]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呈长圆柱状。
[0007]作为优选,所述液液分离腔包括:一级液液分离腔和二级液液分离腔,所述一级液液分离腔和所述二级液液分离腔相邻设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上设置有增压元件,且位于所述一级液液分离腔。
[0009]作为优选,所述增压元件靠近所述油相出口一侧设置有多个导流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的主直径为200mm或210mm。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靠近所述气相出口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0012]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预处理的方式,通过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气液分离腔和所述液液分离腔,以使三相介质在同一装置内分离,达到了预先除油除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氮气质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传统的制氮机在制氮前,未进行预处理操作,导致制氮过程中因油或水介质,严重影响氮气质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制氮机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制氮机预处理装置的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原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制氮机预处理装置的分离腔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为:1、壳体;2、端盖;3、三相入口;4、气相出口;5、水相出口;6、油相出口;7、一体式双锥旋流器;8、气液分离腔;9、液液分离腔;10、一级液液分离腔;11、二级液液分离腔;12、增压元件;13、导流孔;14、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1]如图1

3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制氮机预处理装置。该一种制氮机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是指具有保户和容置其他部件的壳体1,能够实现根据使用环境形成多种腔体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呈长圆柱状。通过采用长圆柱状,能够实现增加轴向距离,从而确保足够的分离腔长度,进而确保三相分离提供基础。两端盖2,分别与所述壳体1两端相连接;端盖2是指具有将壳体1两端面进行密封功能的部件,从而确保防止发生两端泄露的情况。
[0022]三相入口3,对称开设于一端盖2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2的气相出口4和水相出口5;能够实现三相介质顺畅进入壳体1腔内的效果,同时,还能实现根据的实际情况注意相应的介质,从而实现提高使用的灵活性。还在一端盖2上分别设置有气相出口4和水相出口5,能够实现良好的气体和液体排出的效果。油相出口6,设置于一端盖2,且远离所述三相入口3一侧的所述端盖2;能够实现良好的油液排出效果,从而实现良好的分离效果。
[0023]一体式双锥旋流器7,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端盖2贯穿设置;通过将两双锥旋流器串联,从而形成一体式双锥旋流器7,能够实现多种分离功能的效果。气液分离腔8,通过所述壳体1内壁和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7的外壁围合形成;能够实现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液液分离腔9,设置于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7内部;能够实现良好的液液分离效果。
[0024]通过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7将所述壳体1分隔成所述气液分离腔8和所述液液分离腔9,以使三相介质在同一装置内分离。气相出口4为与外套筒即壳体1共同作用下形成截面由大到小的环状空间,携气的油水混合液在此环空内进行离心旋转时,气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运移至轴心,且受压力影响气相沿轴向向顶部移动至排气孔14后由气相出口4排出,两个旋流腔连接处混合液由液体导流孔13从气

液旋流腔流向液

液旋流器完成油水分离。
[0025]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混合液由切向入口进入旋流器,首先在气

液分离腔进行气液分离,轻质气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运移到装置轴心位置,进入变径分离管顶部设的排气孔14沿气

液隔离管外壁经气相出口4排出装置。同时脱气后的油水混合液沿密封套筒内壁继续沿轴向底部运移,当流至装置底端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油水混合液沿导流孔13引入油水分离腔室内。旋流器的液

液分离部分整体分为两级,首先在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对油水混合液进行切向加速,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氮机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两端盖,分别与所述壳体两端相连接;三相入口,对称开设于一端盖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的气相出口和水相出口;油相出口,设置于一端盖,且远离所述三相入口一侧的所述端盖;一体式双锥旋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端盖贯穿设置;气液分离腔,通过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的外壁围合形成;及液液分离腔,设置于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内部;通过所述一体式双锥旋流器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气液分离腔和所述液液分离腔,以使三相介质在同一装置内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机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圆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文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