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及堆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31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及堆叠设备,转运机构用于将电芯模组自动规整后输送至下一工序,其包括输送部,规整部和移栽部,输送部被配置为承载堆叠中的电芯模组,输送部还被配置为将堆叠好的电芯模组输送至规整工位,规整部包括承载组件和夹紧组件,承载组件被配置为将规整工位处的电芯模组抬离输送部,夹紧组件安装在承载组件上,夹紧组件被配置为沿电芯模组的堆叠方向收拢或张开,以将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夹紧或松开,移载部被配置为将规整部及其夹紧的电芯模组输送至下道工序。上述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实现了对堆叠好的电芯模组的自动规整和定位,无需人工规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及堆叠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及堆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软包电芯是指外壳为软包装材料(常为铝塑复合膜)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软包电芯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电池正负极也采用电池极耳结构,不同于往常的塑壳及金属壳电池。
[0003]由于软包电芯形体软,不易固定,而且极易出现划痕、凹坑、褶痕等情况,因而将多个软包电芯相互固定并且将多个软包动力电池串并联连接形成软包电池模组后,还需要将电池模组移动到下道工序。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输送带将电芯模组送至下道工序,电芯模组仅堆放在输送带上,并没有固定,导致移动过程中电芯模组会发生位移,还需要人工规整,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模组在输送过程中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包括,
[0007]输送部,输送部被配置为承载堆叠中的电芯模组,输送部还被配置为将堆叠好的电芯模组输送至规整工位,
[0008]规整部,包括承载组件和夹紧组件,承载组件被配置为将规整工位处的电芯模组抬离输送部,夹紧组件安装在承载组件上,夹紧组件被配置为沿电芯模组的堆叠方向收拢或张开,以将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夹紧或松开,
[0009]移载部,移载部被配置为将规整部及其夹紧的电芯模组输送至下道工序。
[0010]通过输送部将堆叠好的电芯模组输送至规整工位,承载组件先将电芯模组抬离输送部后,夹紧组件沿电芯模组的堆叠方向收拢将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夹紧,以对电芯模组进行规整和定位。本技术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实现了对堆叠好的电芯模组进行自动规整和定位,无需人工规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规整和移栽部输送时,电芯模组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地移动,避免电芯软包被磨损;移栽部在输送过程中电芯模组也不会再发生移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组件包括第一规整板、第二规整板、升降件和横移件,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沿电芯模组的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承载组件的两侧,升降件驱动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上升至电芯模组两侧,或下降至承载组件两侧;横移件驱动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相向运动,以夹紧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或松开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
[0012]通过升降件先驱动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上升至电芯模组两侧,横移件再驱动
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相向运动,通过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对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夹紧。
[0013]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夹紧组件,通过横移件驱动两块规整板相向运动对电芯模组进行规整和定位,通用性好,能够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芯模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靠近承载组件的侧面上部安装有夹块,夹块用于夹紧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
[0015]通过夹块对电芯模组夹紧,减轻了对电芯模组的局部受压,避免电芯软包被压坏。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夹紧电芯模组时的夹紧力的压力传感器。
[0017]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夹块对电芯模组的夹紧力,确保电芯模组刚好被夹紧,防止夹紧力过大而损伤电芯模组。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组件包括定位托台和顶升件,定位托台用于承载堆叠好的电芯模组,顶升件被配置为将定位托台抬升至高于输送部的输送面,或将定位托台降至低于输送部的输送面。
[0019]通过定位托台来承载电芯模组,在进行规整前先通过顶升件将电芯模组抬离输送部的输送面,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承载组件,输送部将电芯模组输送至下一工序后,顶升件驱动定位托台下降,便于取走电芯模组。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横移件和升降件有两组,每组横移件包括驱动件和移动板,移动板滑动连接于承载组件上,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承载组件上,驱动件的活动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移动板靠近或远离承载组件,两个升降件的固定端分别安装于一块移动板上,其中一个升降件的活动端安装于第一规整板上,另一个升降件的活动端安装于第二规整板上。
[0021]将升降件集成于横移件上并通过横移件和升降件的配合,驱动两块规整板夹紧电芯模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运行稳定可靠的横移件和升降件。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部采用窄带式输送线,夹紧组件和承载组件上均开设有供窄带穿过的间隙。
[0023]通过窄带式输送线并在夹紧组件和承载组件上开设间隙,既能实现电芯模组的自动输送,又能使输送部对规整部的升降动作不会形成干涉。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移载部为横移模组、升降模组和翻转模组的任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5]通过移栽部将规整部及其夹紧的电芯模组进行横移、升降、翻转的任一种操作或几种组合操作,以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适用范围广。
[0026]一种电芯模组堆叠设备,其包括焊接部、堆叠部以及所述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其中,焊接部被配置为将待堆叠的两个电芯单元间极耳焊接;堆叠部被配置为将焊接好的电芯单元堆叠至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上。
[0027]通过焊接部、堆叠部和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将多个电芯模块自动焊接和堆叠后形成电芯模块,再转运至下道工序。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和节省人力的电芯模组堆叠设备。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现有的电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规整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中的夹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至图4中包括如下附图标记:
[0033]电芯模组10:电芯模块11、极耳12;
[0034]输送部20;
[0035]规整部30:承载组件31、定位托台310、顶升件311、移动框架312、夹紧组件32、第一规整板320、第二规整板321、升降件322、横移件323、驱动件3230、移动板3231、夹块324;
[0036]移栽部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8]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个电芯模块11由两个电芯并联形成,电芯模块11两侧的极耳12一般是正极使用铝材料,负极使用镍材料或铜镀镍材料,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将电芯模块11的极耳焊接串联后形成电芯模组10。电芯模组10在堆叠完成后,还需要移动到下道工序。传统的工艺中一般是通过输送带将电芯模组10送至下道工序,电芯模组10仅堆放在输送带上,并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部,所述输送部被配置为承载堆叠中的电芯模组,所述输送部还被配置为将堆叠好的电芯模组输送至规整工位,规整部,包括承载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规整工位处的电芯模组抬离所述输送部,所述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所述夹紧组件被配置为沿电芯模组的堆叠方向收拢或张开,以将所述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夹紧或松开,移载部,所述移载部被配置为将所述规整部及其夹紧的电芯模组输送至下道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规整板、第二规整板、升降件和横移件,所述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沿电芯模组的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两侧,所述升降件驱动所述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上升至电芯模组两侧,或下降至承载组件两侧;所述横移件驱动所述第一规整板和所述第二规整板相向运动,以夹紧所述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或松开所述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整板和第二规整板靠近所述承载组件的侧面上部安装有夹块,所述夹块用于夹紧所述承载组件上的电芯模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夹紧所述电芯模组时的夹紧力的压力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欧马彪郭仁祥宋宏宽黄田田王垒唐兆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