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21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胸气囊、护膝、电源和散热扇,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耐磨颗粒,且耐磨颗粒的材质为橡胶材料,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胸气囊和背气囊,所述胸气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绑带,该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的防护服本体、胸气囊、护膝、电源和散热扇等依序衔接,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通过在防护服本体的外壁设计有橡胶颗粒来增加其整体耐磨程度,由于防护服内密不透风,夏天穿戴可能引起不适,该种防护服还设置有小型散热扇,可进行主动散热工作,提高穿戴舒适度。提高穿戴舒适度。提高穿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服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而在进行滑冰、障碍摩托车等一些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训练时,运动员也需要穿戴防护服。
[0003]目前的一些训练防护服在人体的肘部和膝盖等部位采用防护及耐磨措施外,其他部位一旦有发生磨损,出自安全考虑,可能要将防护服整体废弃,造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目前的一些训练防护服在人体的肘部和膝盖等部位采用防护及耐磨措施外,其他部位一旦有发生磨损,出自安全考虑,可能要将防护服整体废弃,造成浪费现象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胸气囊、护膝、电源和散热扇,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耐磨颗粒,且耐磨颗粒的材质为橡胶材料,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胸气囊和背气囊,所述胸气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绑带,且第一绑带的另一端与背气囊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气囊的侧壁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绑带,且第二绑带的左右侧壁均延伸至胸气囊的前端并固定设置有可拆卸卡扣,所述防护服本体的中侧固定套接有第三绑带,且第三绑带的位置位于胸气囊的前端底侧,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肘部、膝部、和臀部分别设置有护膝、护肘和护臀,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后端分别嵌入设置有散热扇和电源,且散热扇与电源通过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绑带与第三绑带的外壁均活动套接有滑槽块,且滑槽块的后端均于胸气囊的前端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扇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保护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的材质均为橡筋材料。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的防护服本体、胸气囊、护膝、电源和散热扇等依序衔接,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通过在防护服本体的外壁设计有橡胶颗粒来增加其整体耐磨程度,由于防护服内密不透风,夏天穿戴
可能引起不适,该种防护服还设置有小型散热扇,可进行主动散热工作,提高穿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防护服本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5]图中:100防护服本体、110耐磨颗粒、200胸气囊、210背气囊、220第一绑带、230第二绑带、240第三绑带、250可拆卸卡扣、260滑槽块、300护膝、310护肘、320护臀、400电源、500散热扇、510保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通过在防护服本体的外壁设计有橡胶颗粒来增加其整体耐磨程度,由于防护服内密不透风,夏天穿戴可能引起不适,该种防护服还设置有小型散热扇,可进行主动散热工作,提高穿戴舒适度,请参阅图1,防护服本体100、胸气囊200、护膝300、电源400和散热扇500;
[0021]请参阅图1
‑2‑
3,防护服本体100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耐磨颗粒110,且耐磨颗粒110的材质为橡胶材料,防护服本体100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胸气囊200和背气囊210,胸气囊20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绑带220,且第一绑带220的另一端与背气囊210顶端固定连接,背气囊210的侧壁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绑带230,且第二绑带230的左右侧壁均延伸至胸气囊200的前端并固定设置有可拆卸卡扣250,防护服本体100的中侧固定套接有第三绑带240,且第三绑带240的位置位于胸气囊200的前端底侧,防护服本体100的肘部、膝部、和臀部分别设置有护膝300、护肘310和护臀320,防护服本体100的后端分别嵌入设置有散热扇500和电源400,且散热扇500与电源400通过电性连接,第二绑带230与第三绑带240的外壁均活动套接有滑槽块260,且滑槽块260的后端均于胸气囊200的前端固定连接,散热扇500
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保护架510,第一绑带220、第二绑带230和第三绑带240的材质均为橡筋材料。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训练人员在夏日穿戴该种新型防护服时,可启动散热扇500,对人体进行主动散热工作,提高穿戴时的舒适度,并在休息时可通过可拆卸卡扣250将胸气囊200与背气囊210拆下,减轻负重,通过在防护服本体的外壁设计有耐磨颗粒110来增加其整体耐磨程度,降低防护服整体废弃率。
[0023]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危险性训练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00)、胸气囊(200)、护膝(300)、电源(400)和散热扇(5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00)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耐磨颗粒(110),且耐磨颗粒(110)的材质为橡胶材料,所述防护服本体(100)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胸气囊(200)和背气囊(210),所述胸气囊(20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绑带(220),且第一绑带(220)的另一端与背气囊(210)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气囊(210)的侧壁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绑带(230),且第二绑带(230)的左右侧壁均延伸至胸气囊(200)的前端并固定设置有可拆卸卡扣(250),所述防护服本体(100)的中侧固定套接有第三绑带(240),且第三绑带(240)的位置位于胸气囊(200)的前端底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杰邓连华曹仁广李晓军兰玉曾静雯
申请(专利权)人: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