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14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S1:先称量配料,再将备好的原料从高位槽处进料;S2:反应釜升温至85℃和溶解丙烯酸固体树脂;S3:反应釜内持续搅拌,先加入高分子乳化剂,再加入配成液体的引发剂;接着,将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6℃;然后滴加混合单体,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在86℃至90℃之间;S4:产品反应结束后先由纱布过滤后再泵入冷却罐中,通过间接冷凝循环水将反应釜的温度降低至55℃;然后,冷却时间持续1小时;S5:将完成冷却后的产品泵入包装桶内,灌装封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丙烯酸具有干燥速度快、印刷适应性高以及低VOCs的排放的优点,其对印刷行业推广环保水性油墨、水性光油的应用可以起到突出的作用。突出的作用。突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合成工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印刷行业常用的罩光油以及油墨多为溶剂型,两者均存在毒害人体健康与污染环境的严重缺点。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环境的日益重视,在印刷行业中推广无毒、无污染的水性乳液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进一步使用上述的水性乳液来配制成可用于印刷行业的水性罩光油以及水性油墨产品来替代当前的溶剂型罩光油与油墨产品为当务之急。而中国专利CN1202149C提出了一种印刷用水性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水性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的组成及质量份数配比为:水70

100,苯乙烯30

80,(甲基)丙烯酸酯30

70,(甲基)丙烯酸2.0

5.0;上述各组分混合后再引发剂与乳化剂的参与下,在86

90℃的环境中进行乳液聚合反应,从而可以获得所需的水性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上述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传统印刷行业所用的溶剂型罩光油与油墨存在毒害人体健康与污染环境的缺陷。
[0003]然而,上述的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工艺中容易产生VOCs。目前VOCs的排放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在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工艺中避免VOCs的产生已成为了在印刷行业中推广水性罩光油以及水性油墨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避免
技术介绍
中水性丙烯酸乳液在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先称量配料,再将备好的原料从高位槽处进料;
[0007]S2:首先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再将去离子水通过管道定量控制泵入反应釜中;然后,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后再从反应釜的入料口投入丙烯酸固体树脂;接着,封闭反应釜的入料口并对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5℃;搅拌以及溶解的时间持续2小时;
[0008]S3:反应釜内持续搅拌,先将高分子乳化剂通过浸没式管道泵入反应釜;然后,再把配成液体的引发剂通过浸没式管道泵入反应釜;接着,将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6℃;然后,再用浸没式管道开始滴加混合单体,在滴加的过程中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在86℃至90℃之间;单件滴加的反应时间持续3小时,滴加完之后保温反应时间为1小时;
[0009]S4:产品反应结束后先由纱布过滤后再泵入冷却罐中,通过间接冷凝循环水将反应釜的温度降低至55℃;然后,冷却时间持续1小时;
[0010]S5:将完成冷却后的产品泵入包装桶内,灌装封存。
[0011]具体的,在溶解固体树脂工艺中所需用到的原料质量配比为:去离子水450;丙烯酸树脂130;高分子乳化剂3以及25%氨水30。
[0012]具体的,反应釜聚合反应中所投入的原料质量配比为:丙乙烯200;甲基丙烯酸甲酯36;丙烯酸丁酯60;丙烯酸3.4;丙烯酸异辛酯30;附着力促进单体2以及高分子乳化剂7。
[0013]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加热反应釜的方式为水浴法。
[0014]进一步的,加热所述反应釜的加热源为燃烧机产生的热水或市政蒸汽。
[0015]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引发剂由过硫酸铵与水按1:5的比例配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冷却时间持续1.5小时。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印刷用水性光油以及印刷用水性油墨等纸张印刷行业。所述的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以及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中。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突破了一直困扰印刷行业推广水性光油以及水性油墨的多项关键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具有工艺可控性好、所产出的乳液品质稳定以及产品质量批次差小等优点。此外,本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还具有乳液残单量小、单体的转化率高以及产品的气味低等优势。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在其生产应用的过程中对VOCs的排放极少,因此,其适用于当前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先称量配料,再将备好的原料从高位槽处进料;
[0022]S2:首先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再将去离子水通过管道定量控制泵入反应釜中;然后,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后再从反应釜的入料口投入丙烯酸固体树脂;接着,封闭反应釜的入料口并对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5℃;搅拌以及溶解的时间持续2小时;
[0023]S3:反应釜内持续搅拌,先将高分子乳化剂通过浸没式管道泵入反应釜;然后,再把配成液体的引发剂通过浸没式管道泵入反应釜;接着,将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6℃;然后,再用浸没式管道开始滴加混合单体,在滴加的过程中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在86℃至90℃之间;单件滴加的反应时间持续3小时,滴加完之后保温反应时间为1小时;
[0024]S4:产品反应结束后先由纱布过滤后再泵入冷却罐中,通过间接冷凝循环水将反应釜的温度降低至55℃;然后,冷却时间持续1小时;
[0025]S5:将完成冷却后的产品泵入包装桶内,灌装封存。
[002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各步骤中每种原材料的配比实施例说明如下:
[0027]实施例一:
[0028]在溶解固体树脂工艺中所需用到的原料配比如下:
[0029]去离子水450;丙烯酸树脂130;高分子乳化剂3;25%氨水30。
[0030]随着固体树脂溶解并继续添加入釜内的原料配比如下:
[0031]去离子水10;引发剂2.6;高分子乳化剂5。
[0032]反应釜聚合反应投入的原料配比如下:
[0033]苯乙烯200;甲基丙烯酸甲酯36;丙烯酸丁酯60;丙烯酸3.4;丙烯酸异辛酯30;附着力促进单体2;高分子乳化剂7。
[0034]反应釜内各原料溶解并混合均匀以及滴加混合单体15min后,与单体同步匀速滴加的混合液配比如下:
[0035]去离子水30;引发剂1。
[0036]实施例二:
[0037]在溶解固体树脂工艺中所需用到的原料配比如下: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本水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称量配料,再将备好的原料从高位槽处进料;S2:首先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再将去离子水通过管道定量控制泵入反应釜中;然后,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后再从反应釜的入料口投入丙烯酸固体树脂;接着,封闭反应釜的入料口并对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5℃;搅拌以及溶解的时间持续2小时;S3:反应釜内持续搅拌,先将高分子乳化剂通过浸没式管道泵入反应釜;然后,再把配成液体的引发剂通过浸没式管道泵入反应釜;接着,将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至86℃;然后,再用浸没式管道开始滴加混合单体,在滴加的过程中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在86℃至90℃之间;单件滴加的反应时间持续3小时,滴加完之后保温反应时间为1小时;S4:产品反应结束后先由纱布过滤后再泵入冷却罐中,通过间接冷凝循环水将反应釜的温度降低至55℃;然后,冷却时间持续1小时;S5:将完成冷却后的产品泵入包装桶内,灌装封存。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硕泰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