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分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07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分析设备,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磁珠与抽吸组件。将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内,使得样本液在预置腔室内与储存的试剂发生反应,通过磁珠携带反应后的目标物,并借用磁性装置吸附磁珠,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性装置,使得磁珠携带目标物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并最终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在末尾的预置腔室得到目标物,然后通过抽吸组件进行抽吸动作,使得目标物通过第一支流通道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内,便可以在样品检测腔室完成扩增与检测操作。如此可见,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处理,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分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分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通过对样本进行检测,获取诊断信息的过程,在人类传染病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外诊断过程通常涉及对样本中的核酸或蛋白质进行提取、纯化、扩增及检测等一系列反应步骤。现有技术中的样本处理和检测,流程复杂,无法对样本进行自动化的处理和检测,整体检测时间长;检测过程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赖操作人员的专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分析设备,它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处理,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
[0005]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依次连通设置的至少两个预置腔室,相邻所述预置腔室通过第一连通通道相连通,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进样口与排气口,所述进样口与所述排气口均和位于首位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样品检测腔室,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与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
[0006]磁珠与抽吸组件,所述磁珠在磁性装置的作用下在所有所述预置腔室中移动,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相连通。
[0007]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使用时,将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内,使得样本液在预置腔室内与储存的试剂发生反应,通过磁珠携带反应后的目标物,并借用磁性装置吸附磁珠,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性装置,使得磁珠携带目标物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并最终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在末尾的预置腔室得到目标物,然后通过抽吸组件进行抽吸动作,使得目标物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内,便可以在样品检测腔室完成扩增与检测操作。如此可见,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处理,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进样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柱内;所述第一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样口。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进样通道,所述进样口与所述进样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样口位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所述进样通道的另一端与位于首位的所述预置腔室相连通;所述进样通道中设置有滤芯。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导向柱,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柱内;所述第二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二翻盖,所述第二翻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排气口。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通
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位于首位的所述预置腔室的顶部部位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中设有第一防水透气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置腔室内装设有处理试剂以及位于所述处理试剂上方的矿物油;所述样品检测腔室内装设有检测试剂或者为空置状态。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预置腔室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预置腔室、第二预置腔室、第三预置腔室与第四预置腔室;所述第一预置腔室设有预留空间,所述第二预置腔室、所述第三预置腔室与所述第四预置腔室均为充满状态。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通道通断的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为相变阀、下压阀、扭矩阀或启动阀。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预置腔室之间设有墙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设置于所述墙板的顶部部位,所述第一开关阀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相变阀。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进样端口壁设有圆滑导向面,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出样端口壁设有圆滑导向面。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补压进气口,所述补压进气口与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三导向柱,所述补压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柱内;所述第三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三翻盖,所述第三翻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补压进气口。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补压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补压进气口位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相连通。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的底部设有内径沿着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至所述芯片本体的底面的方向上逐渐缩小的渐缩通道;所述样品检测腔室通过第一支流通道与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所述渐缩通道与所述第一支流通道相连通。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还设有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之间的过渡通道、主干通道与第一支流通道,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的底部、所述过渡通道、所述主干通道、所述第一支流通道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依次连通。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过渡通道通断的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为相变阀、下压阀、扭矩阀或启动阀。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流通道、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与所述第二支流通道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流通道、多个所述第二支流通道均与多个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所有所述第一支流通道均与所述主干通道相连通;所有所述样品检测腔室分别通过第二支流通道与所述抽吸组件相连通。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流通道与所述主干通道呈夹角a设置,夹角a为90
°
至150
°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流通道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主干通道、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均与所述主干通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段与所述主干通道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主干通道的夹角。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干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流通道、
若干个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与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流通道;所述主干通道的其中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流通道、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与所述第二支流通道和另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流通道、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与所述第二支流通道关于所述主干通道对称布置。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抽真空气囊,所述抽真空气囊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所有所述第二支流通道的另一端均延伸到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并与所述抽真空气囊连通。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抽真空气囊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之间的缓冲过渡件,所述缓冲过渡件设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的底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流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缓冲腔室的顶部与所述抽真空气囊相连通。
[0029]一种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依次连通设置的至少两个预置腔室,相邻所述预置腔室通过第一连通通道相连通,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进样口与排气口,所述进样口与所述排气口均和位于首位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样品检测腔室,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与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磁珠与抽吸组件,所述磁珠在磁性装置的作用下在所有所述预置腔室中移动,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进样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柱内;所述第一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样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进样通道,所述进样口与所述进样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样口位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所述进样通道的另一端与位于首位的所述预置腔室相连通;所述进样通道中设置有滤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导向柱,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柱内;所述第二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二翻盖,所述第二翻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排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位于首位的所述预置腔室的顶部部位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中设有第一防水透气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腔室内装设有处理试剂以及位于所述处理试剂上方的矿物油;所述样品检测腔室内装设有检测试剂或者为空置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预置腔室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预置腔室、第二预置腔室、第三预置腔室与第四预置腔室;所述第一预置腔室设有预留空间,所述第二预置腔室、所述第三预置腔室与所述第四预置腔室均为充满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通道通断的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为相变阀、下压阀、扭矩阀或启动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置腔室之间设有墙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设置于所述墙板的顶部部位,所述第一开关阀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相变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进样端口壁设有圆滑导向面,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出样端口壁设有圆滑导向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补压进气口,所述补压进气口与位于末尾的所述预置腔室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三导向柱,所述补压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柱内;所述第三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三翻盖,所述第三翻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补压进气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满良常兆华吴金龙张劼罗七一阎玉川舒高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惟微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