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009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3
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部件、驱动部件和阀部件,阀体部件具有开口部,阀部件连接阀体部件,电动阀至少具有两个接口,两个接口与腔体连通,电动阀具有阀口部,阀部件包括阀芯和丝杆组件,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丝杆组件沿开关阀口部的方向动作,阀芯与驱动机构丝杆组件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阀芯能够打开或关闭由阀口部形成的阀口,阀口位于两个接口之间;阀口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沿阀芯关闭阀口的动作方向呈扩口设置,定义经过阀芯轴线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在第一平面内,定义第二段内壁与阀芯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阀


[0001]本申请涉及流体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系统或热管理系统中,电动阀可以作为开关元件或者节流元件。
[0003]电动阀包括内设腔体的阀体部件和至少部分安装在腔体内的阀部件,电动阀至少具有两个接口,电动阀具有阀口,形成阀口的内壁与阀芯之间形成阀口通道,阀部件包括阀芯和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可以使阀芯动作以实现阀口的开闭。当工作介质为高压介质时,工作介质通过窄小的阀口通道时,由于工作介质通过的通道变窄,阀口通道内压强变大,导致工作介质通过阀口通道时通行速度变快,形成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以降低电动阀内部的噪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部件和阀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具有开口部,所述阀部件与所述阀体部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且所述阀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所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电动阀具有阀口部,所述阀部件包括阀芯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控制所述阀芯能够打开和关闭由所述阀口部形成的阀口;
[0006]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口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比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段沿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阀口的动作方向呈扩口设置,定义经过所述阀芯轴线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定义所述第二段内壁与所述阀芯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0
°
<α<15
°

[0007]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段沿阀芯关闭所阀口的动作方向呈扩口设置,并且第二段内壁与阀芯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0
°
<α<15,这样能够使腔内压强降低,流体经过阀口时减速,与壁面的冲击减小,以此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电动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沿A

A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在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1中电动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阀芯座的截面示意图;
[0012]图5是图1中电动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阀芯的截面示意图;
[0013]图6是图1中电动阀沿A

A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0014]1、电动阀;2、第一接口;3、第二接口;10、阀部件;12、驱动部件;120、丝杆组件;121、螺母件;122、丝杆;1221、固定部;1222、传动部;123、连接件;124、密封轴承;125、传动槽;13、定子组件;14、转子组件;15、套管;16、电路板;17、接口部;171、插针;18、密封组件;
181、主密封环;182、挡环;19、外壳体;191、容纳腔;20、阀体部件;201、开口部;202、腔体;21、阀口部;211、第一段;212、第二段;213、第三段;214、阀口;221、连接座;222、阀芯座;23、通槽;24、阀芯;241、大径段;242、中径段;243、小径段;244、连接腔;245、第一端面;246、外侧壁;25、连接孔;30、上腔室;31、下腔室;311、底壁;32、圆角部;33、导向部;34、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参照图1,电动阀1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或热管理系统中,特别是可以应用于CO2作为制冷剂的空调系统或热管理系统中,在本实施方式电动阀为节流阀,在其他实施方式电动阀也可以是开关阀。
[0018]参照图1和图2,电动阀1包括阀体部件20、阀部件10,阀部件10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部件20形成的腔体202内,电动阀1至少具有两个接口,这些接口至少部分位于阀体部件20内。本实施例中,阀部件10的数量是一个,接口的数量是两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位于相邻的两个侧壁,且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能够与腔体202连通。电动阀具有阀口214,在本实施方式,阀口214位于阀部件10,在其他实施方式,阀口214也可以位于阀体部件20,阀口214打开时,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连通,阀部件10包括阀芯24和驱动部件12,驱动部件12与外部进行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以带动阀芯24开启或关闭阀口214。
[0019]驱动部件12包括外壳体19、定子组件13、电路板16和接口部17,接口部17和外壳体19可以是装配连接或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接口部17和外壳体19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电路板16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9形成的容纳腔191内,电路板16和定子组件13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接口部17包括插针171,插针171的与接口部17的壳体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插针171的一端与定子组件13电连接/信号连接,插针171的另一端用来连接外部电源/信号源。
[0020]定子组件13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9内,阀部件10至少部分位于定子组件13内。阀部件10包括转子组件14、丝杆组件120、阀芯24、套管15、阀芯座222和连接座221。
[0021]套管15位于定子组件13内,两者可通过焊接或限位连接形成周向相对位置锁定,转子组件14位于套管15内,通过给定子组件13通电,转子组件14可沿其轴线相对套管15转动。
[0022]丝杆组件120包括连接件123、丝杆122和螺母件121,丝杆122至少部分位于套管15内,丝杆122与转子组件14同轴,且丝杆122一端通过连接件123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于转子组件14,另一端部分连接螺母件121。套管15下端呈开口设置,连接座221至少部分位于套管15内,且与套管15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丝杆122包括固定部1221和传动部1222,固定部1221上端连接上述连接件123,固定部1221下端同轴固定连接于传动部1222,为了提高密封性和传动稳定性,固定部1221通过密封轴承124转动连接于连接座221,连接座221内形成相对套管15密封的上腔室30,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轴承124可通过热压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连接座221上。传动部1222表面具有螺纹部,传动部1222部分位于螺母件121,且传动部1222通过螺纹部螺纹连接于螺母件121。
[0023]上腔室30内至少具有一个传动槽125,传动槽125沿螺母件121动作方向开设,在本
实施例中,传动槽125设有两个,两个传动槽125以连接座22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螺母件121至少部分位于传动槽125内,形成相对连接座221周向的限位,阀芯24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于螺母件121,在丝杆122的传动下,螺母件121可带动阀芯24相对连接座221沿丝杆122轴向动作。螺母件121和传动槽125的限位配合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限制阀芯24的周向转动即可。
[0024]参照图2和图3,为了保证内部的密封性,连接座221通过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部件(20)和阀部件(10),所述阀体部件(20)具有开口部(201),所述阀部件(10)与所述阀体部件(20)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且所述阀部件(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201)所形成的腔体(202)内,所述电动阀(1)具有阀口部(21),所述阀部件(10)包括阀芯(24)和驱动部件(12),所述驱动部件(12)控制所述阀芯(24)能够打开和关闭由所述阀口部(21)形成的阀口(214);沿所述阀芯(24)的轴向,所述阀口部(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所述第一段(211)比所述第二段(212)靠近所述驱动部件(12),所述第二段(212)沿所述阀芯(24)靠近所述阀口(214)的动作方向呈扩口设置,定义经过所述阀芯(24)轴线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定义所述第二段(212)内壁与所述阀芯(24)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0
°
<α<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4)的其中一个行程终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段(213)所围的腔内,所述阀芯(24)位于该行程终端时,所述阀芯(24)关闭所述阀口(2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芯(24)的轴向,所述第一段(211)与所述第二段(212)之间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二段(212)和所述第三段(213)之间圆滑过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1)具有阀芯座(222),所述阀芯座(222)包括所述阀口部(21),所述阀口部(21)具有过渡部(34),所述过渡部(34)位于所述第一段(211),所述过渡部(34)与所述第一段(211)其余部分光滑连接,所述阀芯座(222)具有下腔室(31),形成所述下腔室(31)的壁包括底壁(311),所述底壁(311)相对靠近所述阀口部(21),所述过渡部(34)与形成所述下腔室(31)的底壁(311)圆滑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动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