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199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属于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够提高养殖草鱼的肉质口感,进而满足市场需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选择靠近活水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并消毒静置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是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在养殖领域算得上较为普遍的,但是很多养殖出来的草鱼并不是很受消费者青睐,主要是养殖的鱼肉较硬、肉质较淡,而野生草鱼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0003]故此亟需开发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能够提高养殖草鱼的肉质口感,进而满足市场需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择靠近活水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并消毒静置3

5天; 二:选择合适的用水:用水包括基水和供给水;基水为水源提供的水,供给水用于提供养殖池的补充水; 待养殖池消毒静置之后,先将基水灌进养殖池,然后投放水草并调整水草在养殖池内的分布,然后静置10

15天,待养殖池内形成半生态环境后投放鱼苗; 之后定期定量补充供给水,并同时排出相同或近似基水; 三:配质合适的饲料:根据不同阶段配置不同比例成分的饲料,主要包括鱼苗阶段、幼鱼阶段和成长阶段; 鱼苗阶段(2

5厘米)的饲料:小麦20份、米糠20份、豆粕20份、花生粕25份、海虾粉5份、冬青油1份、鱼粉5份、氨基酸2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幼鱼阶段(5
‑<br/>10厘米)的饲料:小麦25份、米糠35份、豆粕22份、菜粕 35份、花生粕25份、芦荟干粉 5份、海虾粉 6份/鱼粉5份、冬青油 1份、木薯渣 2份/果渣 4份、豆油5份、玉米粉10份、氨基酸5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成张阶段(10厘米以上)的饲料:小麦30份、米糠35份、豆粕25份、菜粕 35份、花生粕25份、玉米粉10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饲料每2

3天投喂一次; 四:补充适宜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天然虾红素、螺旋藻/水藻、谷氨酸/甘氨酸、益生菌;添加剂每周投喂一次。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的基水包括溪水或河水;补充水包括基水和自来水,且基水和自来水的比例为2比1。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养殖池通过水泵进行供水或排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养殖池通过挖设沟渠进行供水或排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定期向养殖池中投放浓度为0.5

1ppm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进行杀菌消毒,用于降低草鱼病死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不定期向养殖池中投放鱼药,鱼药包括甲基蓝或黄粉或土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的水草包括浮萍或水藻。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活水养殖草鱼,活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草鱼的生长,而且活水能够提供类似于野生生态的环境,便于提升鱼肉的肉质;另外饲料中采用氨基酸以及添加剂中的谷氨酸/甘氨酸在鱼肉中沉淀形成风味氨基酸,能够有效提高鱼肉的口感。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的揭露。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择靠近活水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并消毒静置3

5天; 二:选择合适的用水:用水包括基水和供给水;基水为水源提供的水,供给水用于提供养殖池的补充水; 待养殖池消毒静置之后,先将基水灌进养殖池,然后投放水草并调整水草在养殖池内的分布,然后静置10

15天,待养殖池内形成半生态环境后投放鱼苗; 之后定期定量补充供给水,并同时排出相同或近似基水; 三:配质合适的饲料:根据不同阶段配置不同比例成分的饲料,主要包括鱼苗阶段、幼鱼阶段和成长阶段; 鱼苗阶段(2

5厘米)的饲料:小麦20份、米糠20份、豆粕20份、花生粕25份、海虾粉5份、冬青油1份、鱼粉5份、氨基酸2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幼鱼阶段(5

10厘米)的饲料:小麦25份、米糠35份、豆粕22份、菜粕 35份、花生粕25份、芦荟干粉 5份、海虾粉 6份/鱼粉5份、冬青油 1份、木薯渣 2份/果渣 4份、豆油5份、玉米粉10份、氨基酸5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成张阶段(10厘米以上)的饲料:小麦30份、米糠35份、豆粕25份、菜粕 35份、花生粕25份、玉米粉10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饲料每2

3天投喂一次; 四:补充适宜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天然虾红素、螺旋藻/水藻、谷氨酸/甘氨酸、益生菌;添加剂每周投喂一次。
[0016]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的基水包括溪水或河水;补充水包括基水和自来水,且基水和自来水的比例为2比1。
[0017]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池通过水泵进行供水或排水。但其他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养殖池通过挖设沟渠进行供水或排水。
[0018]可以理解的,养殖池同时进行不检断的供水和排水,便于养殖池换水,调整水里面的含氧量,还能有效带动草鱼的活动,提高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而提高口感。
[0019]在本实施例中,定期向养殖池中投放浓度为0.5

1ppm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进行杀菌消毒,用于降低草鱼病死率。本实施例中是每周投放一次,但其他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五天或十天或投放一次。
[0020]在本实施例中,不定期向养殖池中投放鱼药,鱼药包括甲基蓝或黄粉或青蒿或苦参中的一种或多种。一般根据草鱼的病发情况或者易病发季节投放。
[0021]本实施例中采用活水养殖草鱼,活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草鱼的生长,而且活水能够提供类似于野生生态的环境,便于提升鱼肉的肉质;另外饲料中采用氨基酸以及添加剂中的谷氨酸/甘氨酸在鱼肉中沉淀形成风味氨基酸,能够有效提高鱼肉的口
感。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能够提高养殖草鱼的肉质口感,进而满足市场需求,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肉质的草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择靠近活水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并消毒静置3

5天; 二:选择合适的用水:用水包括基水和供给水;基水为水源提供的水,供给水用于提供养殖池的补充水; 待养殖池消毒静置之后,先将基水灌进养殖池,然后投放水草并调整水草在养殖池内的分布,然后静置10

15天,待养殖池内形成半生态环境后投放鱼苗; 之后定期定量补充供给水,并同时排出相同或近似基水; 三:配质合适的饲料:根据不同阶段配置不同比例成分的饲料,主要包括鱼苗阶段、幼鱼阶段和成长阶段; 鱼苗阶段(2

5厘米)的饲料:小麦20份、米糠20份、豆粕20份、花生粕25份、海虾粉5份、冬青油1份、鱼粉5份、氨基酸2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幼鱼阶段(5

10厘米)的饲料:小麦25份、米糠35份、豆粕22份、菜粕 35份、花生粕25份、芦荟干粉 5份、海虾粉 6份/鱼粉5份、冬青油 1份、木薯渣 2份/果渣 4份、豆油5份、玉米粉10份、氨基酸5份、清水100份均匀搅拌即可制备; 成张阶段(10厘米以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进林
申请(专利权)人:开化佳艺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