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鱼群条件位置偏好对芬太尼类药物的成瘾性及神经毒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行为毒性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药物对斑马鱼成鱼成瘾性及神经毒性影响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芬太尼类物质具有致成瘾性作用,其具有的强亲脂性可以帮助其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短时间内在血液中形成药物高峰,极易造成人体的耐受和药物依赖。同时芬太尼也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
[0003]斑马鱼是行为研究的有效脊椎动物模型,可以通过自我给药和条件位置偏好来评估新的精神活性物质的奖励作用。在斑马鱼模型上,条件位置偏好试验已被用来评估药物的奖励作用,如吗啡、甲基苯丙胺、乙醇和尼古丁。这些利用斑马鱼探索药物奖赏效应的研究通常采用单个实验对象的条件位置偏爱实验,这是因为单条鱼的行为数据容易实现追踪和量化分析,但是实验中个体差异大,实验结果不稳定。在这些试验中,鱼表现出不稳定的地点偏好或异常的行为能力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增加了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随着模式动物行为跟踪设备和图像跟踪算法的进步,现在可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鱼群条件位置偏好的芬太尼类药物成瘾性及神经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斑马鱼成鱼分离单独饲养,然后以腹腔注射的方法进行芬太尼类药物的药物暴露,注射后将整个鱼群隔离至伴药箱中,次日注射生理盐水并隔离至空白箱,重复上述操作两个循环;(2)通过优化的基于鱼群的条件位置偏好实验对芬太尼类药物的奖赏效应进行评价,通过优化的基于个体行为特征的社交模型实验、探索模型实验、镜像模型实验、潜水模型实验和T迷宫实验分别对芬太尼的神经毒性进行评价;(3)根据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研究芬太尼的神经毒性机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瘾性及神经毒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斑马鱼成鱼为5
‑
6月龄的野生AB品系斑马鱼,体长为3cm
±
0.5cm,体重为0.25g
±
0.1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瘾性及神经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进行试验前,将斑马鱼鱼群移出系统独立饲养,饲养环境为28.5℃恒温、每日14h光照10h黑暗,水体的pH值维持在7.0
‑
8.0、盐度保持在0.25
‰‑
0.50
‰
、电导率维持在500
‑
800μS/cm、总氨氮低于0.02mg/L;每日试验结束后均将养殖缸内的水更新。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杰,王继业,姚伟宣,吴元钊,许中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警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