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82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燕麦乳加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有基座,所述外壳上有顶盖,所述顶盖上有流量计,所述顶盖上端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所述顶盖上端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有第一转轴,所述外壳下端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面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两侧有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内有加热棒,所述外壳内有空腔,所述外壳内有斜坡,所述斜坡下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正向转动搅拌,停止第一电机,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反向旋转,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


[0001]本技术涉及燕麦乳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

技术介绍

[0002]燕麦乳是在将燕麦与其他原料放置在一起加热搅拌混合后,再将温度降至30摄氏度时再通过乳匀机或交替抹使其更加细腻均匀,通常使用混料乳化罐进行乳化。
[0003]在现有燕麦加工混料乳化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搅拌使受热均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燕麦麸与原料搅拌时单向搅拌,可能存在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外侧的搅拌杆进行正向转动搅拌,停止第一电机,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转轴外侧搅拌杆反向旋转,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壁靠下处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下端面呈三角排列设有三个支撑腿,所述外壳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所述顶盖上端面中心靠另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出端贯穿顶盖通至顶盖下端;
[0006]所述顶盖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顶盖通至顶盖下端,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外壳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外壳通至外壳内部,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两侧壁均上下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内部均设有加热棒,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外壳下内壁设有斜坡,所述斜坡靠下处设有出料口;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外侧的搅拌杆进行正向转动搅拌,停止第一电机,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转轴外侧搅拌杆反向旋转,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流量计与料斗计算原料的加入量,方便对原料的量进行配比,在加热的同时,通过外壳内部的空腔,对外壳内部进行隔热,防止烫伤员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下端套设在轴承内部;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开转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端面中心靠前处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第一电磁阀、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多个加热棒之间电性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控制箱集成控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原液通过进液管输入原液。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料斗;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料斗对燕麦麸的量进行调整。
[0016]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外壳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安装与拆卸外壳。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下端贯穿外壳通至外壳下端,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打开第二电磁阀将燕麦乳排出外壳。
[0020]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输出端贯穿顶盖通至顶盖下端;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原料进行计量。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中,在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外侧的搅拌杆进行正向转动搅拌,停止第一电机,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转轴外侧搅拌杆反向旋转,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
[0024]2、本技术中,通过流量计与料斗计算原料的加入量,方便对原料的量进行配比,在加热的同时,通过外壳内部的空腔,对外壳内部进行隔热,防止烫伤员工。
[0025]3、本技术中,通过在多个搅拌杆内部添加加热棒,多个加热棒在搅拌的同时,对燕麦乳进行加热,以使加热的速度变快。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的正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的正剖视图;
[002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例说明:
[0031]1、外壳;2、顶盖;3、流量计;4、进液管;5、第一电机;6、料斗;7、基座;8、支撑腿;9、控制箱;10、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机;12、第二电磁阀;13、出料口;14、加热棒;15、空腔;16、搅拌杆;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19、斜坡;20、轴承;21、延伸杆;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包括外壳1,外壳1外侧壁靠下处固定连接有基座7,基座7下端面呈三角排列设有三个支撑腿8,
外壳1上端设有顶盖2,顶盖2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固定连接有流量计3,在使用时,通过流量计3添加液体原料,顶盖2上端面中心靠另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0,第一电磁阀10输出端贯穿顶盖2通至顶盖2下端。
[0034]顶盖2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端贯穿顶盖2通至顶盖2下端,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7,外壳1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输出端贯穿外壳1通至外壳1内部,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0,第一转轴17与第二转轴18两侧壁均上下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6,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17转动,停止第一电机5,启动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8外侧搅拌杆16反向旋转,使燕麦乳混合的更加均匀,第一转轴17带动第一转轴17外侧的搅拌杆16正向转动,多个搅拌杆16内部均设有加热棒14,启动多个加热棒14,对外壳1内部燕麦与原液进行加热,外壳1内部设有空腔15,在加热的同时,通过空腔15对内部加热的燕麦乳进行隔热,防止烫伤员工,外壳1下内壁设有斜坡19,斜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麦乳加工用混料乳化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壁靠下处固定连接有基座(7),所述基座(7)下端面呈三角排列设有三个支撑腿(8),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固定连接有流量计(3),所述顶盖(2)上端面中心靠另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0),所述第一电磁阀(10)输出端贯穿顶盖(2)通至顶盖(2)下端;所述顶盖(2)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端贯穿顶盖(2)通至顶盖(2)下端,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7),所述外壳(1)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输出端贯穿外壳(1)通至外壳(1)内部,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0),所述第一转轴(17)与第二转轴(18)两侧壁均上下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6),多个所述搅拌杆(16)内部均设有加热棒(14),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空腔(15),所述外壳(1)下内壁设有斜坡(19),所述斜坡(19)靠下处设有出料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杨铨陈硕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方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