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59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储水箱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抽气单元,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左侧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球形套,所述第一圆管内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圆管内依次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球形套上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水泵,水流通过第一输液管进入第一圆管内,通过输气管对外设设备进行抽气,使其压力低于大气压形成真空,该方法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且操作简单方便。且操作简单方便。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的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电厂湿冷机组是一种利用循环水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却的机组类型,汽轮机排汽系统进入凝汽器中,通过循环水冷却后凝结成水,体积缩小使凝汽器内压力低于大气压而形成真空。在机组负荷一定情况下,影响真空度的因素主要有循环水温度和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流量通过调节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实现)。真空度越高,汽轮机热效率越高,越经济,反之真空度越低,汽轮机越不经济。
[0003]由于夏季环境温度高,火电厂湿冷机组的凝汽器真空度随之降低,影响机组煤耗水平,为了提高机组真空度,一般采取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增加循环水流量的方式。而此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机组真空度,同时循环水泵耗电率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湿冷机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其为了解决“由于夏季环境温度高,火电厂湿冷机组的凝汽器真空度随之降低,影响机组煤耗水平,为了提高机组真空度,一般采取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增加循环水流量的方式。而此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机组真空度,同时循环水泵耗电率随之增加”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包括:
[0009]主体单元,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储水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固定连接在水泵输出端上,所述储水箱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管;
[0010]抽气单元,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设置在储水箱上方,所述第一圆管左侧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上,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球形套,所述第一圆管内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圆管内依次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球形套上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有单向阀。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孔径大小由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通孔孔径大小不变,所
述第三通孔孔径大小由右至左逐渐减小。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四通孔孔径大小由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第五通孔孔径大小不变,所述第六通孔孔径大小由右至左逐渐增大。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气管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设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为橡胶材料制成。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水箱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泄压阀。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水箱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使用时,通过螺纹套与外界管路进行连接,随后启动水泵,向第一输液管内进行输水,水流通过第一输液管进入第一圆管内,随后水流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孔径的逐渐减小对水流进行压缩,使得水流由第三通孔排出进入第四通孔时使其流速增加,使得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交汇处压强降低,通过输气管对外设设备进行抽气,使得气体随着水流一起排入至第二输液管内,使其压力低于大气压形成真空,该方法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也无需额外增加设备,且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主体单元;101、储水箱;102、第一输液管;103、第二输液管;104、出气管;105、泄压阀;106、进水管;107、出水管;108、电磁阀;200、抽气单元;201、第一圆管;202、第二圆管;203、球形套;204、第一通孔;205、第二通孔;206、第三通孔;207、第四通孔;208、第五通孔;209、第六通孔;210、输气管;211、单向阀;212、螺纹套;213、摩擦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5]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6]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包括:
[0027]主体单元100,包括储水箱101,储水箱101内设有水泵,储水箱10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管102,第一输液管102固定连接在水泵输出端上,储水箱101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管103;
[0028]抽气单元200,包括第一圆管201,所述第一圆管201设置在储水箱101上方,第一圆管201左侧设有第二圆管202,第一输液管102和第二输液管1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管201和第二圆管202上,第一圆管201和第二圆管20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球形套203,第一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单元(100),包括储水箱(101),所述储水箱(101)内设有水泵,所述储水箱(10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管(102),所述第一输液管(102)固定连接在水泵输出端上,所述储水箱(101)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管(103);抽气单元(200),包括第一圆管(201),所述第一圆管(201)设置在储水箱(101)上方,所述第一圆管(201)左侧设有第二圆管(202),所述第一输液管(102)和第二输液管(1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管(201)和第二圆管(202)上,所述第一圆管(201)和第二圆管(20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球形套(203),所述第一圆管(201)内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204)、第二通孔(205)和第三通孔(206),所述第二圆管(202)内依次开设有第四通孔(207)、第五通孔(208)和第六通孔(209),所述球形套(203)上固定连接有输气管(210),所述输气管(210)上设有单向阀(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射流卷吸原理的湿冷机组真空优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昆倪子朋曲亚平宋吉生李志杰朱宪磊王海军纪海军康宝来曹振东李鹤石纵横杨晓峰李世伟果江庆崔磊刘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