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热原理电热元件,尤其结合集肤效应、邻近效应、 焦耳效应一体的电热元件。技术背景目前,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发布的《金属管状电热元件JB/T2379-93》机械行业标准,规定了其使用、更换、可靠、耐用 安全、经济合理及节能的要求。对于工业电热元件技术要求除此以外 还应提出功率大,长度长,适合各种高温状态或耐蚀介质的要求,其 中第3.1.1b双端引出,其一端接外壳形式的电热元件是一种较适合的 理想结构(为了理解,见图lh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制成较长、教粗、 效率较高、简单安装拆换方便的工业电热元件,但是其外壳(即称金 属管)工作时外壳带电;当人体直接接触时完全可能造成触电;所以 非常危险,即使将许多电热元件焊制成法兰形式的集肤大功率电加热 器,或改变电气接法将更会造成人身危险的可能。如在爆炸性、气体 性场所或爆炸性粉尘性场所将更加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工业电热元件,是利用集肤效应,邻近效应, 焦耳效应原理在上述"其一端接外壳结构"同时在设备改变结构的成 本基础上彻底解决了 "外壳"带电绝缘完全问题。l.公知,碳钢管在工频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集肤电热元件,由碳钢管、合金电热丝、氧化镁粉、引出棒、金属堵头组成,有两个引出棒,一个引出棒连接合金电热丝,另一个引出棒连接金属堵头,金属堵头与碳钢管尾端焊接,在合金电热丝与碳钢管之间是氧化镁粉,连续合金电热丝的引出棒引出接到碳钢管首端工频工频电源的相线,碳钢管的首端表面接到工频电源的零线,连成电回路发热,其特征是:电流回路经过合金电热丝,金属堵头和碳钢管的内壁,碳钢管整个表面没有电流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