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19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包括机架、电机、主动齿轮、对接齿轮、第一支撑齿轮、第二支撑齿轮、动线夹和定线夹;电机、第一支撑齿轮、第二支撑齿轮分别安装于机架之上,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与第二支撑齿轮之间安装对接齿轮,并且分别与对接齿轮相啮合,从三个方向一起支撑住对接齿轮;对接齿轮轴向开设有线孔、径向开设有过线槽,线孔与过线槽相连通,动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的一侧,定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另一侧方向的机架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线缆编织丝尾丝进行对接,降低了尾丝的报废率,减少了尾丝线头,提升了尾丝利用效率,同时保证了线缆编织丝尾丝性能稳定。同时保证了线缆编织丝尾丝性能稳定。同时保证了线缆编织丝尾丝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电线线缆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市场需求,对线缆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接头越多,性能越不稳定,编织工序的定长率也就随之要跟随步伐进行提升。因每根丝的重量不一样,导致在并丝时,会产生不同长度的尾丝,如选择报废,则会产生较高的线材成本,如选择利用尾丝,又会出现很多接头,利用效率低,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线缆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其能对线缆编织丝尾丝进行对接,降低了尾丝的报废率,减少了尾丝线头,提升了尾丝利用效率,同时保证了线缆编织丝尾丝性能稳定。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包括机架、电机、主动齿轮、对接齿轮、第一支撑齿轮、第二支撑齿轮、动线夹和定线夹;所述电机、第一支撑齿轮、第二支撑齿轮分别安装于机架之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与第二支撑齿轮之间安装对接齿轮,并且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分别与对接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从三个方向一起支撑住对接齿轮;所述对接齿轮轴向开设有线孔、径向开设有过线槽,线孔与过线槽相连通,所述动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的一侧,定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另一侧方向的机架之上,动线夹和定线夹的夹线位置分别与对接齿轮的线孔位置相对。
[0005]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的位置呈三角形布局。
[0006]优选地,所述机架设有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和第三定位架;所述第一支撑齿轮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安装于第一定位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齿轮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安装于第二定位架的上端;所述定线夹安装于第三定位架的上端。所述机架之上安装有防护机壳,所述电机、主动齿轮和第一支撑齿轮分别位于防护机壳之内,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上端还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伸向第二支撑齿轮的上方。
[0007]优选地,所述动线夹和定线夹分别包括安装板、定位轴、螺丝、弹簧、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定位轴的右端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定位轴之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螺丝、弹簧、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夹片的右侧抵靠于安装板的左侧,所述弹簧和第一夹片分别活动套于定位轴之上,弹簧的右端弹性压向第一夹片的左侧,使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相互夹紧配合,以夹持线缆编织丝尾丝,所述螺丝螺接于定位轴的左端,螺丝的右侧与弹簧的左端相抵靠。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别呈饼状结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对称。
[0008]优选地,所述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之上设有圈数设定触摸屏、转速表、调速旋钮、电源指示灯和启动按钮。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与第二支撑齿轮之间安装对接齿轮,并且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分别与对接齿轮相啮合,能从三个方向一起支撑住对接齿轮,因此,电机能通过主动齿轮带动对接齿轮旋转,对接齿轮能得到稳固的定位,并且对接齿轮中心部分不需要安装转轴定位;由于对接齿轮轴向开设有线孔、径向开设有过线槽,线孔与过线槽相连通,因此,两根或两束线缆编织丝尾丝能够分别通过对接齿轮的过线槽之后,送入对接齿轮的线孔中;由于动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的一侧,定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另一侧方向的机架之上,动线夹和定线夹的夹线位置分别与对接齿轮的线孔位置相对,因此,对接齿轮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带使动线夹随着旋转,而定线夹则不旋转,动线夹和定线夹相互配合,将两根或两束线缆编织丝尾丝扭在一起,完成对接。由此可见,本技术能对线缆编织丝尾丝进行对接,降低了尾丝的报废率,减少了尾丝线头,提升了尾丝利用效率,同时保证了线缆编织丝尾丝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10]图1 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1]图2 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2]图3 为对接齿轮、动线夹和定线夹相配合对接两根或两束线缆编织丝尾丝的示意图。
[0013]图4为动线夹或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对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包括机架1、电机2、主动齿轮3、对接齿轮4、第一支撑齿轮5、第二支撑齿轮6、动线夹7和定线夹8;所述电机2、第一支撑齿轮5、第二支撑齿轮6分别安装于机架1之上,所述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第一支撑齿轮5与第二支撑齿轮6之间安装对接齿轮4,并且主动齿轮3、第一支撑齿轮5和第二支撑齿轮6分别与对接齿轮4相啮合,主动齿轮3、第一支撑齿轮5和第二支撑齿轮6从三个方向一起支撑住对接齿轮4;所述对接齿轮4轴向开设有线孔41、径向开设有过线槽42,线孔41与过线槽42相连通,所述动线夹7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4的一侧,定线夹8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4另一侧方向的机架1之上,动线夹7和定线夹8的夹线位置分别与对接齿轮4的线孔41位置相对。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参见图3,设定第一线缆编织丝尾丝100和第二线缆编织丝尾丝200需要对接,第一线缆编织丝尾丝100和第二线缆编织丝尾丝200分别为一根线缆编织丝尾丝或者一束线缆编织丝尾丝;(2)工作人员将第一线缆编织丝尾丝100的一端通过对接齿轮4的过线槽42之后,送入对接齿轮4的线孔41中,并将第一线缆编织丝尾丝100的一端从前至后夹设于动线夹7和定线夹8之上,其中,第一线缆编织丝尾丝100的线头夹设于定线夹8之上;(3)工作人员将第二线缆编织丝尾丝200的一端通过对接齿轮4的过线槽42
之后,送入对接齿轮4的线孔41中,并将第二线缆编织丝尾丝200的一端从后至前夹设于定线夹8和动线夹7之上,其中,第二线缆编织丝尾丝200的线头夹设于动线夹7之上;(4)启动设备,电机2带动主动齿轮3旋转,主动齿轮3再带动对接齿轮4旋转,进而动线夹7随着对接齿轮4旋转,而定线夹8则不旋转,动线夹7和定线8夹相互配合,将第一线缆编织丝尾丝100和第二线缆编织丝尾丝200扭在一起,完成对接;(5)取下对接好的线缆编织丝尾丝,剪去对接处露出的尾丝毛头,就可以使用对接好的线缆编织丝尾丝了。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的位置呈三角形布局,这样能更稳定地支撑定位对接齿轮4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架1设有第一定位架11、第二定位架12和第三定位架13;所述第一支撑齿轮5设有第一转轴51,第一转轴51安装于第一定位架11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齿轮6设有第二转轴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主动齿轮、对接齿轮、第一支撑齿轮、第二支撑齿轮、动线夹和定线夹;所述电机、第一支撑齿轮、第二支撑齿轮分别安装于机架之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与第二支撑齿轮之间安装对接齿轮,并且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分别与对接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从三个方向一起支撑住对接齿轮;所述对接齿轮轴向开设有线孔、径向开设有过线槽,线孔与过线槽相连通,所述动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的一侧,定线夹固定安装于对接齿轮另一侧方向的机架之上,动线夹和定线夹的夹线位置分别与对接齿轮的线孔位置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第一支撑齿轮和第二支撑齿轮的位置呈三角形布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编织丝尾丝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和第三定位架;所述第一支撑齿轮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安装于第一定位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齿轮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安装于第二定位架的上端;所述定线夹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