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18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升降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这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方的桌板;升降机构包括设于底座上的气弹簧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气弹簧的伸缩;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桌板下方的连接座、设于连接座上的铰接座和设于铰接座上的控制扳手,连接座开设有放置槽,铰接座铰接于放置槽中,铰接座的中心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竖向环体,竖向环体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扳手,控制扳手穿设于铰接座内。这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具有只需要调整一个桌腿进行升降,符合人体工程学,节省力气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


[0001]本技术属于升降桌的
,具体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

技术介绍

[0002]由人类的进化过程经历了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经过研究学者对世界家具的发展史的考察发现:人类直立行走后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坐下有利于减轻疲劳,从而专利技术了坐具。这种坐着工作的方式随之传承下来,但随着人们坐着办公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逐渐意识到久坐反而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尝试坐站交替式办公,渐渐的升降桌也就出现了,使用升降桌站式办公成为一种流行的健康办公方式。
[0003]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c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学。
[0004]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87690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脚升降桌的升降装置及含该升降装置的升降桌,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根分别与双脚升降桌的两个桌腿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锥形齿轮、一根设有外螺纹的传动轴、与该传动轴螺纹连接的传动连接件、与该传动轴平行设置的气弹簧及用于驱动气弹簧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同侧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桌包括升降装置、桌板以及分别与该桌板、升降装置连接的桌板支撑架,所述桌板支撑架包括可滑动连接的左、右支架。本技术不需布置电路便解决升降同步性及适应不同尺寸桌板安装的问题。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能够进行双脚升降,但是这种桌腿却需要双脚升降,不仅不人性化,需要两个桌腿同时调整进行升降,费时费力,而且需要两个升降机构,耗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以解决需要两个桌腿同时调整进行升降,费时费力,而且需要两个升降机构,耗费材料的技术问题,达到只需要调整一个桌腿进行升降,符合人体工程学,节省力气的目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包括:
[0008]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方的桌板;
[0009]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气弹簧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气弹簧的伸缩;
[0010]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桌板下方的连接座、设于连接座上的铰接座和设于铰
接座上的控制扳手,所述连接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铰接座铰接于放置槽中,所述铰接座的中心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竖向环体,所述竖向环体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扳手,所述控制扳手穿设于所述铰接座内,所述竖向环体的下端抵接有用于控制气弹簧开启和关闭的开关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座和所述连接座铰接处设置有扭簧,以使铰接座进行复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体包括与所述竖向环体连接的连接杆和设于连接杆下端的水平压片。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桌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扳手包括穿设于所述铰接座的圆柱主体和设于圆柱主体端部的外接杆体,所述外接杆体远离所述圆柱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扁状握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形状为倒梯形。
[0016]进一步的,所述桌板的边缘为弧形。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铰接座上控制扳手能够控制气弹簧的伸缩,从而控制升降桌的升降,只需要一个升降机构进行控制,减少用材并且操作简单,使用者只需要单手进行控制,符合人体工程学,简单操作,使用更为舒适。
[0019]2、通过扭簧能够使铰接座复位,将控制扳手复位至初始状态,气弹簧也处于关闭状态。
[0020]3、通过开关件的水平压片,能够增大开关处与气弹簧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压制气弹簧,提升控制气弹簧的稳定性。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的底部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爆炸视图。
[0026]图中:
[0027]1、底座;
[0028]2、升降机构;21、气弹簧;22、控制组件;221、连接座;222、铰接座;23、放置槽;24、滑动槽;25、竖向环体;26、开关体;261、连接杆;262、水平压片;
[0029]3、桌板;
[0030]4、扭簧;
[0031]5、控制扳手;51、圆柱主体;52、外接杆体;53、扁平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升降机构2和设于升降机构2上方的桌板3,桌板3的边缘为弧形。
[0035]其中,升降机构2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气弹簧21和控制组件22,控制组件22控制气弹簧21的伸缩;控制组件22包括设于桌板3下方的连接座221、设于连接座221上的铰接座222和设于铰接座222上的控制扳手5。其中,连接座221通过螺栓连接于桌板3,连接座221的形状为倒梯形。
[0036]连接座221开设有放置槽23,铰接座222铰接于放置槽23中,铰接座222的中心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24,滑动槽24内设置有竖向环体25,竖向环体25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扳手5,控制扳手5穿设于铰接座222内,竖向环体25的下端抵接有用于控制气弹簧21开启和关闭的开关体26。其中,铰接座222和连接座221铰接处设置有扭簧4,以使铰接座222进行复位。
[0037]使用者扳动控制扳手5,控制扳手5向下运动,带动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升降机构(2)和设于升降机构(2)上方的桌板(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气弹簧(21)和控制组件(22),所述控制组件(22)控制气弹簧(21)的伸缩;所述控制组件(22)包括设于所述桌板(3)下方的连接座(221)、设于连接座(221)上的铰接座(222)和设于铰接座(222)上的控制扳手(5),所述连接座(221)开设有放置槽(23),所述铰接座(222)铰接于放置槽(23)中,所述铰接座(222)的中心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24),所述滑动槽(24)内设置有竖向环体(25),所述竖向环体(25)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扳手(5),所述控制扳手(5)穿设于所述铰接座(222)内,所述竖向环体(25)的下端抵接有用于控制气弹簧(21)开启和关闭的开关体(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升降桌,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光来张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双爱家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