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11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包括内置壳体、底部支撑柱、开合板、转动组件、活动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内置壳体的两侧转动开合安装两个开合板,将开合板设计呈弧形结构,两个开合板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内置壳体的上端中间,两个开合板的下端通过活动定位组件对接互动连接,如此两个开合板可以向外侧打开分离,使得两个开合板转动向上进行清理,使得开合板的下侧也会得到便利灵活清理,清理好之后可以将两个开合板向中间聚合使得开合板的内侧抵接贴合于内置壳体的外侧面上,如此实现了灵活的开合结构。如此实现了灵活的开合结构。如此实现了灵活的开合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现有的电动机通过壳体进行承载,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散热性能,现有的一般通过在电动机的外壳上开设多个条形槽,增加散热面积,但是在电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会附着灰尘,厚厚的灰尘会使得电动机的外壳散热效果变差,如此需要定期对电动机外壳进行清理,但是电动机在使用时一般位置进行固定,不能便利的翻转清理外壳下侧,使得电动机外壳的下侧清理难度大,如此需要提高清理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清理便利灵活的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包括内置壳体、底部支撑柱、开合板、转动组件、活动定位组件;所述内置壳体的两端下侧分别安装一个底部支撑柱;所述内置壳体的外侧前后分别安装一个开合板;所述开合板呈弧形板体结构;两个所述开合板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内置壳体的上端中间;两个所述开合板的下端通过活动定位组件对接互动连接;两个所述开合板向外侧打开分离,或两个所述开合板向中间聚合使得开合板的内侧抵接贴合于内置壳体的外侧面上。
[0005]进一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块、转动杆、限位板;所述内置壳体的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组件;所述内置壳体的上端两侧前后分别安装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之间安装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穿接于定位块的外侧;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抵接于定位块的外侧面;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下方分别安装开合板。
[0006]进一步,所述活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下凸条、第二下凸条、插接螺纹柱、锁紧环体;两个所述开合板中,一个开合板的下端安装第一下凸条,另一个开合板的下端安装第二下凸条;所述第一下凸条的内侧均匀安装多个插接螺纹柱;所述第二下凸条下侧均匀开设多个穿接槽;所述第一下凸条内侧的插接螺纹柱分别从第二下凸条下侧的穿接槽下方转动插入,插接螺纹柱的外端位于第二下凸条的外侧;所述插接螺纹柱的外端螺纹旋接锁紧环体,锁紧环体转动抵压于第二下凸条的外侧面。
[0007]进一步,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穿接通道;所述转动杆的外端从定位块的穿接通道穿接伸出。
[0008]进一步,所述穿接槽呈倒U形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开合板的外侧面均匀开设多个条形散热槽。
[0010]进一步,所述内置壳体和开合板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内置壳体的两侧转动开合安装两个开合板,将开合板设计呈弧形结构,两个开合板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内置壳体的上端中间,两个开合板的下端通过活动定位组件对接互动连接,如此两个开合板可以向外侧打开分离,使得两个开合板转动向上进行清理,使得开合板的下侧也会得到便利灵活清理,清理好之后可以将两个开合板向中间聚合使得开合板的内侧抵接贴合于内置壳体的外侧面上,如此实现了灵活的开合结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一侧的开合板向上翻转清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上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下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6所示,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包括内置壳体1、底部支撑柱2、开合板3、转动组件4、活动定位组件5;所述内置壳体1的两端下侧分别安装一个底部支撑柱2;所述内置壳体1的外侧前后分别安装一个开合板3;所述开合板3呈弧形板体结构;两个所述开合板3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4转动连接于内置壳体1的上端中间;两个所述开合板3的下端通过活动定位组件5对接互动连接;两个所述开合板3向外侧打开分离,或两个所述开合板3向中间聚合使得开合板3的内侧抵接贴合于内置壳体1的外侧面上。
[0020]如图1至6所示,为了实现开合板3的转动开合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定位块42、转动杆41、限位板43;所述内置壳体1的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组件4;所述内置壳体1的上端两侧前后分别安装一个定位块42;所述定位块42之间安装转动杆41;所述转动杆41的两端分别穿接于定位块42的外侧;所述转动杆41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限位板43;所述限位板43抵接于定位块42的外侧面;所述转动杆41转动连接于两个定位块42之间;所述转动杆41的外侧下方分别安装开合板3。
[0021]如图1至6所示,为了对两个开合板3的下侧进行活动连接装配,进一步优选,所述活动定位组件5包括第一下凸条51、第二下凸条52、插接螺纹柱53、锁紧环体54;两个所述开合板中3,一个开合板3的下端安装第一下凸条51,另一个开合板3的下端安装第二下凸条52;所述第一下凸条51的内侧均匀安装多个插接螺纹柱53;所述第二下凸条52下侧均匀开
设多个穿接槽521;所述第一下凸条51内侧的插接螺纹柱53分别从第二下凸条52下侧的穿接槽521下方转动插入,插接螺纹柱53的外端位于第二下凸条52的外侧;所述插接螺纹柱53的外端螺纹旋接锁紧环体54,锁紧环体54转动抵压于第二下凸条52的外侧面。
[0022]如图1至6所示,为了便于转动杆41穿接于定位块42上,进一步,所述定位块42上设有穿接通道;所述转动杆41的外端从定位块42的穿接通道穿接伸出。进一步,所述穿接槽521呈倒U形结构。进一步,所述开合板3的外侧面均匀开设多个条形散热槽31。进一步,所述内置壳体1和开合板3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0023]本专利技术在内置壳体1的两侧转动开合安装两个开合板3,将开合板3设计呈弧形结构,两个开合板3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4转动连接于内置壳体1的上端中间,两个开合板3的下端通过活动定位组件5对接互动连接,如此两个开合板3可以向外侧打开分离,使得两个开合板3转动向上进行清理,使得开合板3的下侧也会得到便利灵活清理,清理好之后可以将两个开合板3向中间聚合使得开合板3的内侧抵接贴合于内置壳体1的外侧面上,如此实现了灵活的开合结构。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壳体、底部支撑柱、开合板、转动组件、活动定位组件;所述内置壳体的两端下侧分别安装一个底部支撑柱;所述内置壳体的外侧前后分别安装一个开合板;所述开合板呈弧形板体结构;两个所述开合板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内置壳体的上端中间;两个所述开合板的下端通过活动定位组件对接互动连接;两个所述开合板向外侧打开分离,或两个所述开合板向中间聚合使得开合板的内侧抵接贴合于内置壳体的外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式电动机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块、转动杆、限位板;所述内置壳体的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组件;所述内置壳体的上端两侧前后分别安装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之间安装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穿接于定位块的外侧;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抵接于定位块的外侧面;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下方分别安装开合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领平雷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