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06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BIM模型,根据建筑施工前的原始施工设计数据构建原始BIM模型,根据构建的所述实际BIM模型与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计算当前施工阶段的实际工期与预期工期的工期差值,确定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碳排放量,根据工期差值以及实际碳排放量预估碳排差值,以实际的碳排放监测为主,以工期差值对应的碳排放量的估算为辅,从而估算出实际施工过程的碳排放值与模拟数据得出的碳排放预测值之间的碳排差值,误差较小,降低了碳排差值的估计误差。降低了碳排差值的估计误差。降低了碳排差值的估计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测算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筑领域碳排放超过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是实现国家目标的关键领域。
[0003]目前在针对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方法主要是进行建筑施工模拟,对模拟数据进行碳排放预测,但建筑施工实际过程中有各种不可控因素导致模拟数据有很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的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准确评估出实际施工过程的碳排放值与模拟数据得出的碳排放预测值之间的碳排差值,具体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碳排放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BIM模型,根据建筑施工前的原始施工设计数据构建原始BIM模型;
[0007]根据构建的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实际工期与预期工期的工期差值;
[0008]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碳排放量,根据所述工期差值以及所述实际碳排放量预估碳排差值。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BIM模型包括:<br/>[0010]获取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航线扫描施工工地得到的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
[0011]根据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所述实际BIM模型。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实际BIM模型包括:
[0013]将所述无人机上安装的影像采集设备对所述施工工地扫描得到的影像数据转换为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包括第一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对应的颜色信息;
[0014]将所述无人机上的雷达对所述施工工地扫描得到的回波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包括含第二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坐标信息对应的反射强度;
[0015]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和所述第二点云数据融合得到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
[0016]根据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生成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所述实际BIM模型;
[0017]根据构件属性对所述实际BIM模型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
BIM模型中具有相同的构件编码。
[001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构建的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实际工期与预期工期的工期差值包括:
[0019]将所述实际BIM模型的原点坐标和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原点坐标进行配准;
[0020]在配准之后,将所述实际BIM模型和所述原始BIM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所述工期差值。
[0021]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实际BIM模型和所述原始BIM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所述工期差值包括:
[0022]将所述实际BIM模型的构件编码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构件编码相对应得到相同构件编码组成的构件列表;
[0023]将所述构件列表中的所述构件通过正交投影得到构件在xy,yz,xz三个面的二维投影轮廓图得到该构件的面积与体积;
[0024]对于同一构件编码,计算所述实际BIM模型中的构件的面积与所述原始BIM模型中的构件的面积的面积差异值,所述实际BIM模型中的构件的体积与所述原始BIM模型中的构件的体积的体积差异值;
[0025]遍历所述构件列表得出针对于构件列表中的所有所述构件编码对应的所述面积差异值以及所述体积差异值,从而得到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
[0026]根据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得到当前施工进度,从所述原始施工设计数据中提取所述当前施工进度的预期工期;
[0027]将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所述实际工期与所述预期工期的差值作为所述工期差值。
[0028]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碳排放量包括:
[0029]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监控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每天的人员以及车辆出入情况,从而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由人员以及车辆引起的第一碳排放量;
[0030]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施工设备每天的碳排放量,从而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施工设备引起的第二碳排放量;
[0031]将所述第一碳排放量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的总和作为实际碳排放量。
[0032]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3]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监控信息识别出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每天进出所述施工工地的人员进出量和进出时间差,并根据所述进出时间差计算出每人当日的碳排放量;
[0034]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每天的人员碳排放量等于所有人员当日的碳排放量总和,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0035]每天的人员碳排放量=Σ(A1*T
n
),其中,A1为人员每小时的碳排放量,T
n
为当日进出所述施工工地的第n个人员的进出时间差,n∈N,N为当日进出所述施工工地的人员进出量。
[0036]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7]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所述监控信息识别出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每天进出所述施工工地的车辆信息,根据所述车辆信息从所述原始施工设计数据中获取每辆车辆的运输距离从而得出每辆车的油耗量;
[0038]根据每天中所有辆车的油耗量得出每天车辆碳排放量,其中车辆碳排放量=Σ
(A2*L
s
)+Σ(A3*M
u
),其中,A2为汽油排放系数,L
s
为当日第s辆汽油车的油耗量,A3为柴油排放系数,M
u
为当日第u辆柴油车的油耗量,s∈S,u∈U,S为当日进出所述施工工地的汽油车的数量总和,U为当日进出所述施工工地的柴油车的数量总和。
[003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施工设备每天的碳排放量包括:
[0040]根据所述施工设备的所述运行情况得出每一所述施工设备的每日的耗电量;
[0041]施工设备每天的碳排放量=ΣC
g
*A4,C
g
为所述施工工地当日第g个施工设备的耗电量,g∈G,G为所述施工工地当日使用的施工设备的总数,A4为电力的碳排放系数。
[004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工期差值以及所述实际碳排放量预估碳排差值包括:
[0043]根据所述实际碳排放量得到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每一天的平均碳排放量;
[0044]将所述每一天的平均碳排放量与所述工期差值的乘积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BIM模型,根据建筑施工前的原始施工设计数据构建原始BIM模型;根据构建的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实际工期与预期工期的工期差值;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碳排放量,根据所述工期差值以及所述实际碳排放量预估碳排差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BIM模型包括:获取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航线扫描施工工地得到的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根据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所述实际BIM模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构建实际BIM模型包括:将所述无人机上安装的影像采集设备对所述施工工地扫描得到的影像数据转换为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包括第一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对应的颜色信息;将所述无人机上的雷达对所述施工工地扫描得到的回波信号转换为第二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包括含第二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坐标信息对应的反射强度;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和所述第二点云数据融合得到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根据所述实际施工进展数据生成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所述实际BIM模型;根据构件属性对所述实际BIM模型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中具有相同的构件编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构建的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实际工期与预期工期的工期差值包括:将所述实际BIM模型的原点坐标和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原点坐标进行配准;在配准之后,将所述实际BIM模型和所述原始BIM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所述工期差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实际BIM模型和所述原始BIM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所述工期差值包括:将所述实际BIM模型的构件编码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构件编码相对应得到相同构件编码组成的构件列表;将所述构件列表中的所述构件通过正交投影得到构件在xy,yz,xz三个面的二维投影轮廓图得到该构件的面积与体积;对于同一构件编码,计算所述实际BIM模型中的构件的面积与所述原始BIM模型中的构件的面积的面积差异值,所述实际BIM模型中的构件的体积与所述原始BIM模型中的构件的体积的体积差异值;遍历所述构件列表得出针对于构件列表中的所有所述构件编码对应的所述面积差异值以及所述体积差异值,从而得到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根据所述实际BIM模型与所述原始BIM模型的差异值得到当前施工进度,从所述原始施
工设计数据中提取所述当前施工进度的预期工期;将所述当前施工阶段的所述实际工期与所述预期工期的差值作为所述工期差值。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施工阶段中的实际碳排放量包括: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监控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每天的人员以及车辆出入情况,从而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由人员以及车辆引起的第一碳排放量;根据所述施工工地的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施工设备每天的碳排放量,从而计算所述当前施工阶段中施工设备引起的第二碳排放量;将所述第一碳排放量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的总和作为实际碳排放量。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勇敏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瓴数字城市与智能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