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李树栽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李属于蔷薇科、李属植物,中医认为,李果实(李子)性味甘、酸、平,归经肝、肾经,功效具有生津止渴、清肝除热、利水的功效,主治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引饮、肝胆湿热、腹水、小便不利等症。具体作用:1、促进消化;2、清肝利水;3、降压、导泻、镇咳;4、美容养颜。李子中抗氧化剂含量高的惊人,堪称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级水果”,由于李子属于寒性食物,因此脾胃虚弱和肠胃消化不好的人食用过多对人体肠胃会造成伤害。
[0003]2021年重庆市脆李面积143.8万亩,年产量72.5万吨,重庆市脆李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以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州、彭水等区县为最多,从多年果实品质检测分析,在渝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的巫山脆李肉质致密脆嫩、粗纤维少、汁多味香、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多在12%以上,可滴定酸0.43%—0.95%,维生素C含量6.12毫克—8.99毫克/100克,品质上等,2021年奉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深翻熟化、中耕除草、合理间作、生草栽培和李园地面覆盖;土壤深翻熟化:(1)扩穴深翻:幼树定植数年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至全园翻遍为止;(2)隔行或隔株深翻:首先在一行间深翻,留一行不翻,第二年再翻未翻过的那一行,深翻同时施有机肥料;(3)全园深翻: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深翻完毕;中耕除草:深度为8
‑
12厘米,中耕除草的时间为:(1)早春,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浅刨树盘杂草,保留树行间自然小草,清除行间高大杂草,并结合土壤镇压;(2)生长季节,中耕除草;(3)秋季深中耕,山区旱地李园多蓄雨水,涝洼地李园散墒,树盘人工锄草;合理间作:间作物的选择应以不影响李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为前提,且应因地制宜,李园间作时,应留足树盘和增加肥水供应;生草栽培:在9
‑
10月李园株行间种植紫花光叶苕子,种植时先铲除果园杂草,然后按照每亩6斤种子撒播,最后覆土5
‑
10公分,如果土壤干旱应适度浇水,保持土壤水分,第二年秋季再按照每亩2
‑
3斤进行补种,生草栽培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保温保湿,提高李树产量和质量;李园地面覆盖:在树冠下的地面或整个株行间地面覆盖有机物质,覆草厚度为15
‑
20厘米,覆草前追施1次氮肥并结合灌水,覆草后其上压土并适当拍压,经1
‑
3年腐烂后,结合深翻将覆盖物翻入土壤下层,深翻后继续进行第二次覆草,如此反复,覆盖地膜在早春或秋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深翻的时间:果实采收后结合9
‑
10月秋施基肥、蓄水灌溉同时进行,深翻深度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深度30
‑
4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合理间作的间作物为:(1)生长期短、吸收养分和水分比较少,需水、需肥期与李树需水、需肥临界期错开的作物;(2)植株矮小,不影响李树的光照;(3)能提高李树的肥力,病虫害较少,与李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4)本身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李园地面覆盖中,还包括在冬季进行树下培土,加厚土层,培土厚度为5
‑
15厘米,培土时撒匀,结合耕翻或刨树盘,使培土与原土混合均匀。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肥,肥料包括迟效性基肥和速效性追肥,基肥为含有机质丰富的厩肥、堆沤肥、油渣、人畜尿等肥料,施基肥时间为早秋,追肥分以下几个时期:(1)花前追肥,早春解冻后,土壤追施速效性肥料,追肥以复合肥为主;(2)花后叶面追肥,于落花后施入,以速效性硼肥、锌肥叶面喷施为主;(3)花芽分化肥,在花芽生理分化前或者果实硬核期开始时施入,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4)催果肥,果实采收前25
‑
30天施入,叶面喷施用速效性钾肥;(5)采后追肥,果实采收后施入,以氮为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李树各阶段施肥为,1
‑
2年生幼树,在3
‑
7月枝梢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成年树全年土壤施肥3次,萌芽促花肥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15%
‑
25%;壮果肥在5
‑
6月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15%
‑
25%;基肥在秋季9
‑
10月选择复合肥与有机肥混合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
55%
‑
65%,成年树正常生长后,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可以减少春季土壤萌芽肥或壮果肥1次,同时,结合病虫防控增加生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胜奎,刘文华,朱安兵,王军,黄海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彰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