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782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土流失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横向铺设秸秆生态埂,在秸秆生态埂之间顺坡方向设置排水沟;所述秸秆生态埂在坡面顺坡方向等距离设置;所述秸秆生态埂包括秸秆和固定木桩;所述秸秆垛在固定木桩后;(2)在坡面上撒土壤改良剂,然后进行深翻;(3)每年年末对秸秆生态埂进行加高处理,重复实施3~5年。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秸秆生态梗阻挡坡面的水土流失问题,将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坡地变成平地,有利于地表径流入渗,蓄水保土,阻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土地生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土流失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出作物产量低的旱地,主要特征“坡地”的概念,一般是指6~25
°
之间的地貌类型(开垦后多称为坡耕地),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严重制约旱地作物产量。
[0003]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以水力侵蚀为主,水流沿坡耕地斜坡向下流动,并带走坡面上养分含量较高的表土导致土壤流失严重,并在波谷处易汇集大量径流,从而使波谷处产生严重侵蚀。而现有的坡耕地上主要以耕作措施为主,如等高沟垄种植、草田轮作、横坡带状间作等,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防治作用,但是在发生水土流失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拦截作用,防治效果一般。
[0004]坡耕地因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对坡面造成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跑水跑肥。将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坡地变成平地,有利于地表径流入渗,蓄水保土,阻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
[0005]目前坡耕地改造梯田方法都是机械耕作,缺点是大开挖,投资高,短期内土壤地力无法恢复,而且在改造过程中破坏地表耕层,不适用于小面积田面。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投资小,效果好的坡耕地改造梯田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梯田改造费用昂贵,且地力恢复慢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秸秆生态梗阻挡坡耕地或其他坡面的水土流失问题,将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坡地变成平地,有利于地表径流入渗,蓄水保土,阻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横向铺设秸秆生态埂,在秸秆生态埂之间顺坡方向设置排水沟;所述秸秆生态埂在坡面顺坡方向等距离设置;所述秸秆生态埂包括秸秆和固定木桩;所述秸秆垛在固定木桩后;
[0011](2)在坡面上撒土壤改良剂,然后进行深翻;
[0012](3)每年年末对秸秆生态埂进行加高处理,重复实施3~5年。
[0013]优选的,步骤(1)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长度为10~40m;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高度为35~85cm;所述秸秆生态埂的宽度为30~60cm。
[0014]优选的,步骤(1)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15~35cm,深度为15~35cm。
[0015]优选的,步骤(1)所述坡面坡度为x>25
°
时,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顺坡方向铺设间距为2~4m;
[0016]所述坡面坡度为15
°
≤x≤25
°
时,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顺坡方向铺设间距为5~8m;
[0017]所述坡面坡度为x<15
°
时,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顺坡方向铺设间距为9~20m。
[0018]优选的,步骤(1)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铺设方法为:将固定木桩等距离固定,并将秸秆捆扎垛在木桩后。
[0019]优选的,步骤(1)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花生秸秆、棉花秸秆和小麦秸秆中的一种。
[0020]优选的,步骤(3)所述加高处理为每年加高20~40cm。
[0021]优选的,步骤(2)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秸秆30~40份、凹凸棒土16~20份、草炭10~20份、粉煤灰10~20份、膨润土5~9份、硅藻土5~9份、腐殖酸4~8份和黄腐酸钾4~8份;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为400~500kg/亩。
[0022]优选的,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草炭、秸秆、腐殖酸、黄腐酸钾、粉煤灰、膨润土、硅藻土和凹凸棒土混合后研磨。
[0023]优选的,所述研磨后的物料过200~300目筛,收集筛下组分。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5]1、坡耕地因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对坡面造成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跑水跑肥。将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坡地变成平地,有利于地表径流入渗,蓄水保土,阻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秸秆打捆制作的秸秆生态埂沿等高线布设作为拦挡措施,拦截地表径流和流失表土。秸秆生态埂在每年的年末进行加高,经过3~5年,随着表土冲刷在秸秆生态埂前面越积越多,慢慢的坡耕地的坡度逐渐减小,直到变成平地。
[0027]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大小地块均可适用的特点,而且秸秆生态埂拦截了地表土,不影响土壤肥力下降,秸秆还田后还能起到改善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0028]2、需要说明的是:坡耕地一般小于25
°
,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图中的第四年形成梯田是取概数。坡度越小,秸秆生态埂的间距可以适当放宽,改造成梯田需要的时间越常;坡度越大,秸秆生态埂的间距可以适当缩小,改造成梯田需要的时间越短。
[0029]3、本专利技术使用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水性,持水量和抗蚀性。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组分当中,腐植酸保水剂能吸水抗旱,促使水土流失地区的土壤保留更多雨水为植物源广泛,价格低廉,以海藻渣与草炭、秸秆、黄腐酸钾等组分,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包括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等;不仅能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0030]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组分中,凹凸棒土的土质细腻,吸水性强,湿时具较高的粘性和可塑性,有利于组分之间的粘结,保持改良剂中的营养成分不流失,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0031]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改良剂经过了研磨,变为超细颗粒,一方面其能减缓土壤上部渗水,另外一方面作为超细粉末,并采取了施加后进行土地的深翻,充分利用其被水润湿后,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且有良好的物理黏性,不仅能使养分得到缓慢的释放,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过程图:图中01固定秸秆生态埂的木桩;02秸秆生态埂;03第一年拦截留存的地表土;04第二年拦截留存的地表土;05第三年拦截留存的地表土;06第四年拦截留存的地表土。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平面示意图:图中07为秸秆生态梗;08为坡面;09为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1)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横向铺设秸秆生态埂,在秸秆生态埂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横向铺设秸秆生态埂,在秸秆生态埂之间顺坡方向设置排水沟;所述秸秆生态埂在坡面顺坡方向等距离设置;所述秸秆生态埂包括秸秆和固定木桩;所述秸秆垛在固定木桩后;(2)在坡面上撒土壤改良剂,然后进行深翻;(3)每年年末对秸秆生态埂进行加高处理,重复实施3~5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长度为10~40m;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高度为35~85cm;所述秸秆生态埂的宽度为30~6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15~35cm,深度为15~3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改造缓坡梯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坡面坡度为x>25
°
时,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顺坡方向铺设间距为2~4m;所述坡面坡度为15
°
≤x≤25
°
时,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顺坡方向铺设间距为5~8m;所述坡面坡度为x<15
°
时,所述秸秆生态埂的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乾李娜赵旭珍李凤鸣丛子健蔡静刘超丛秀娟柳金库丁宏宇李菲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