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617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包括外护罩和操作杆;外护罩,底部开口,尾部呈扇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沥青加注头,前端设置有清灰机构;所述沥青加注头设置有与外部热熔沥青供应装置连通的沥青导入管,且底部设置阔口的沥青出口;清灰机构,包括连通有高压气源的高压气嘴;操作杆,底部与外护罩前端铰接,且底部设置有能够滚动支撑轮,所述外护罩的下底面与支撑轮外圆相切;所述操作杆与外护罩之间设置有能够组成三角形的减震器;本沥青路面养护结构能够同步进行缝隙内灰尘清理和沥青注浆,实现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养护任务,提升作业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养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0003]沥青路面应加强经常性、预防性小修保养,对局部的、轻微的初始破损必须及时进行修理;通常把清扫保洁、处理泛油、拥抱、裂缝、松散等病害作为保养作业;修补坑槽、沉陷、处理波浪、啃边等病害作为小修作业;小修、保养是保持路面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周期的重要技术措施,分初期保养、日常保养和预防性季节保养修理。
[0004]在进行细窄坑槽、缝隙小修时,需要进行坑槽内灰尘清理,和熔融沥青的填充作业;由于缝隙走向不固定,且较为随机,同时缝隙往往宽度较窄,填充量较少,暂无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现有技术中,多依靠人力,采用高压气枪对缝隙内灰尘进行清理,随后再利用注浆机构,对缝隙内进行注浆,需要工人进行两遍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能够同步进行缝隙内灰尘清理和沥青注浆,实现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养护任务,提升作业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包括外护罩和操作杆;
[0007]外护罩,底部开口,尾部呈扇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沥青加注头,前端设置有清灰机构;所述沥青加注头设置有与外部热熔沥青供应装置连通的沥青导入管,且底部设置阔口的沥青出口;
[0008]清灰机构,包括连通有高压气源的高压气嘴;
[0009]操作杆,底部与外护罩前端铰接,且底部设置有能够滚动支撑轮,所述外护罩的下底面与支撑轮外圆相切;
[0010]所述操作杆与外护罩之间设置有能够组成三角形的减震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沥青加注头内集成有加热单元,且底部开口位置为从前至后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腔体。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气嘴竖直布置且中间或底端相对外护罩沿水平轴线转动安装,且顶部设置有能够拉动其转动的拉索总成。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杆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拉索总成动作的操作柄。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气嘴为横排的多口气嘴,且底部
设置有连通高压气源的导气管。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护罩的扇形区域底端设置有柔性刮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沥青路面养护结构通过将高压气嘴与沥青加注头结合,实现先清灰,后注浆的作业模式,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沥青路面的沟槽、裂缝修补养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0017]同时采用角度可调式高压气嘴,针对不同角度的缝隙,进行高压气嘴角度调整,充分对缝隙内灰尘进行清理,且沥青加注头采用向下加压的方式,对内部进行填充注浆的同时,对缝隙开口位置两侧路面同步进行补浆,避免新浆与旧路面分离的问题,降低同一位置再次开裂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清灰机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护罩;101、沥青加注头;102、柔性刮板;2、操作杆;201、操作柄;202、支撑轮;3、减震器;4、清灰机构;401、安装支架;402、高压气嘴;403、拉索总成;5、沥青导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包括外护罩1和操作杆2;
[0026]外护罩1,底部开口,尾部呈扇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沥青加注头101,前端设置有清灰机构4;沥青加注头101设置有与外部热熔沥青供应装置连通的沥青导入管5,且底部设置阔口的沥青出口;
[0027]清灰机构4,包括连通有高压气源的高压气嘴402;
[0028]操作杆2,底部与外护罩1前端铰接,且底部设置有能够滚动支撑轮202,外护罩1的下底面与支撑轮202外圆相切;
[0029]操作杆2与外护罩1之间设置有能够组成三角形的减震器3;
[0030]进行路面缝隙或窄槽养护时,高压气嘴402内的高压气体直接作用于缝隙内,将缝隙内灰尘吹出,随后缝隙被沥青加注头101覆盖,通过沥青导入管5将高温沥青导出,熔融沥青积聚在沥青导入管5的出口处,并随压力增加向缝隙深处渗入,并利用沥青加注头101对其上表层进行初步抹平;
[0031]随设备整体前移,填补后缝隙被外护罩1覆盖,使其具有一定的与外界隔绝时间,
使沥青在该段时间内降温冷却,初步凝固,同时避免前方灰尘回落至沥青面上,并且,外护罩1能够对沥青加注头101进行包裹,避免其烫伤施工人员;
[0032]同时,外护罩1与操作杆2之间增加减震器3,减震器3包括中间阻尼杆和外部的弹簧,当下压操作杆2时,同时向外护罩1和沥青加注头101施加向下压力,从而迫使热熔状态的沥青向下填充,当路面不平整时,沥青加注头101和外护罩1能够具有上弹避让的空间。
[0033]参阅图4,沥青加注头101内集成有加热单元,且底部开口位置为从前至后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腔体;
[0034]外护罩1的扇形区域底端设置有柔性刮板102。
[0035]采用金属材质的沥青加注头101,并在内部集成电加热单元,利用电能对沥青加注头101加热,避免沥青在内部凝固板结,同时采用逐渐缩小的腔体设计,使设备在前移过程中,沥青加注头101腔体后端压力逐渐增加,迫使热熔沥青下渗,同时在进行注浆作业时,沥青加注头101下底面与路面存在2

5mm的间隙,沥青加注头101腔体内的热熔沥青存在部分外溢的情形,能够在加注头与路面之间形成一个薄膜,但由于沥青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依旧能够保证腔体内部具有较大的压强,供沥青下渗,同时结合外护罩1后方的扇形区域,和柔性刮板102,将外溢的沥青进行刮平和摊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0036]参阅图5,高压气嘴402竖直布置且中间或底端相对外护罩1沿水平轴线转动安装,且顶部设置有能够拉动其转动的拉索总成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结构,包括外护罩(1)和操作杆(2),其特征在于:外护罩(1),底部开口,尾部呈扇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沥青加注头(101),前端设置有清灰机构(4);所述沥青加注头(101)设置有与外部热熔沥青供应装置连通的沥青导入管(5),且底部设置阔口的沥青出口;清灰机构(4),包括连通有高压气源的高压气嘴(402);操作杆(2),底部与外护罩(1)前端铰接,且底部设置有能够滚动支撑轮(202),所述外护罩(1)的下底面与支撑轮(202)外圆相切;所述操作杆(2)与外护罩(1)之间设置有能够组成三角形的减震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加注头(101)内集成有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威王中平解路郑红旗李晓驰董春晓王威徐黎王建超曾繁龙汤建明邵宁张建霞马向福孙雪丽王照辉周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投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