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596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5
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属于汽车脚踏板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汽车脚踏板在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人工拿取工具对汽车脚踏板位置进行拆卸,随后再进行角度的调节,步骤较为繁琐,且时常的拆卸易对脚踏板产生严重损伤的问题;本申请通过按压滑动块带动第一嵌合条和第二嵌合条的移动,通过第一皮带轮、构件条体、伸缩轴、从动轮和第二联动组件的传动,使得下压柱嵌合分离,限位柱嵌合分离,进而达到了可调节脚踏板组件的角度目的。板组件的角度目的。板组件的角度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脚踏板
,具体为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三个脚踏板分别是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油门踏板,汽车的三个踏板从左往右依次是: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油门踏板,正常情况下,只有手动挡的车型才有三个踏板。自动挡的车型因为是行车电脑控制自动换挡,不需要离合器踏板,只有油门和刹车两个踏板,开车的时候,左脚控制离合,右脚控制刹车和油门。左脚不用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在踏板上,驾驶室的左脚位置都有专门放左脚的地方,三个脚踏板顾名思义是用脚进行控制,而针对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会需要对脚踏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0003]传统的汽车脚踏板在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人工拿取工具对汽车脚踏板位置进行拆卸,随后再进行角度的调节,步骤较为繁琐,且时常的拆卸易对脚踏板产生严重损伤,传统的汽车脚踏板在进行角度调节之后,不便于通过简易的方式对脚踏板进行锁定,使其固定在调节好的角度,导致会出现损耗人工的情况,传统的汽车脚踏板外侧套装的橡胶外套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包括脚踏板组件(2),脚踏板组件(2)一侧连接设置有连接组件(4),其特征在于:脚踏板组件(2)的外侧套装设置有踏板橡胶套皮(1),连接组件(4)下端设置有调节组件(3),且调节组件(3)的一端与脚踏板组件(2)侧面相连接;连接组件(4)一端侧面设置有固定板(41),且固定板(41)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固定板(41)之间活动设置有滚动轮(42),连接组件(4)同一段侧面开设有配合槽(43),且滚动轮(42)部位位置处于配合槽(43)内部,滚动轮(42)一侧与脚踏板组件(2)侧面相连接;调节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连接组件(4)下端的滑动块(32),滑动块(32)一侧设置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与连接组件(4)下端固定连接,固定块(33)一侧设置有固定条(34),固定条(34)内部嵌合设置有伸缩棒(31),且固定条(34)与连接组件(4)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棒(31)上端表面开设有配合型槽(311)和嵌合条槽(312),且配合型槽(311)和嵌合条槽(312)部分位置处于连接组件(4)内部,伸缩棒(31)一端两侧活动嵌合设置有限位柱(313),两组所述的限位柱(313)一侧设置有滑动柱(314),滑动柱(314)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滑动柱(314)与伸缩棒(31)固定连接,嵌合条槽(312)内部开设有限位槽(315),且限位槽(315)设置多组;滑动块(32)一侧设置有弹簧导柱(321),且弹簧导柱(321)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弹簧导柱(321)一端嵌合在固定块(33)内部,弹簧导柱(321)一侧设置有第一嵌合条(322),且第一嵌合条(322)一侧设置有第二嵌合条(323),第一嵌合条(322)嵌合在固定块(33)内部,第二嵌合条(323)嵌合在固定条(34)内部,固定条(34)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联动组件(341),第一联动组件(341)一侧通过皮带传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342),第一皮带轮(342)一侧通过轴设置有构件条体(346),且构件条体(346)部分位置处于固定条(34)内部,另部分位置嵌合在配合型槽(31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其特征在于:第二嵌合条(323)一侧啮合设置有从动轮(343),从动轮(343)活动设置在固定条(34)内部,从动轮(343)一侧通过轴连接设置有第二联动组件(344),第二联动组件(344)一侧设置有下压柱(345),且下压柱(345)嵌合设置在固定条(34)内部,构件条体(346)一侧设置有伸缩轴(3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角度调节的汽车脚踏板,其特征在于:第二联动组件(344)包括通过轴与从动轮(343)相连接的第一联动轮(3441),第一联动轮(3441)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三联动轮(3443),第三联动轮(3443)一侧通过轴连接设置有第二联动轮(3442),且第二联动轮(3442)与下压柱(345)一侧相啮合,控制下压柱(345)的升降,下压柱(345)一端与限位槽(315)相匹配,从动轮(343)、第三联动轮(3443)、第一联动轮(3441)和第二联动轮(3442)均或活动设置在固定条(34)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珍张俊霞卢峰杨伟伟汪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普威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