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0490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设置在烟道和除尘器之间的锥形扩散管中,包括多个分布单元,每一分布单元均为两端开口的四面锥筒状,多个分布单元依次嵌套设置于所述锥形扩散管内,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别在同一侧,各分布单元锥角各不相同,由内向外锥角依次减小,上下锥面面积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结构简单、容易维修,各分布单元沿烟气流向布置,具有流场和压力场分布均匀度高、压力损失低、磨损程度低、无流动死区、不易堵塞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的环保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气在除尘器前的烟道内流动时压强相对比较均匀。然而,烟气在进入除尘器前要经过一个锥形的进气口,在气流经过锥形进气口时,由内侧向外侧压强逐渐增大,流速变小,形成压力梯度,从而造成烟气进入除尘器后的流场发生变化。因此,为防止气流在锥形进气口形成“流动死区”,提高除尘效果,提高烟气分布均匀度和设备的寿命,需要在烟道与除尘器的进口处设置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以保证烟气在设备中均匀和稳定地流动,消除烟气在设备内形成的死区,防止颗粒物在流速较小的区域堆积,保持流体的稳定性,改变烟气在除尘器内部流速和压力分布,使气、固两相在除尘器内均匀分布,降低高速流动的颗粒对设备的冲刷及磨损,提高除尘器的效率,达到延长除尘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3]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气体分布装置较少,很多性能优良的分布装置大多用于化工工艺中,结构都非常复杂,操作也比较复杂,很难适用于大型的烟气除尘脱硫设备。目前国内外用于处理200000

2000000m3/h烟气流量的大型的气体分布装置主要存在阻力大、易磨损、容易堵塞等问题。S.V.Makarytchev设计的旋转锥床是一种有效的烟气分布器,但其动力消耗和维修量较大,不适用于大型烟气烟气除尘器。
[0004]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百页窗式烟气分布器、导流板和烟气分布板:
[0005](1)百页窗式烟气分布器气流分布的效果较差,影响除尘效率,同时颗粒物对静电除尘器电极和布袋磨损严重;
[0006](2)导流板是在烟道内布置多个弧形的导流叶片,这种叶片一般阻力较大,烟气流速较高时对叶片的磨损较严重,同时在导流叶片的背部极易形成较大的涡流,造成死床并大量积灰;
[0007](3)烟气分布板对烟气的分布效果较好,但结构复杂,阻力较大,容易形成小的涡流使在分布板表面上形成死床,在分布板孔后部积灰并堵塞烟气通道,且维修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达到较好的气流均布效果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
[0009]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设置在烟道和除尘器之间的锥形扩散管中,包括多个分布单元,每一分布单元均为两端开口的四面锥筒状,多个分布单元依次嵌套设置于所述锥形扩散管内,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别在同一侧,各分布单元锥角各不相同,由内向外锥角依次减小,上下锥面面积由内到外依次增大。
[0010]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分布单元高度相同,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烟道与除尘器之间的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别重合。
[0011]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各分布单元的轴线在同一条直
线上。
[0012]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的各边分别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的对应的各边平行。
[0013]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均为矩形。
[0014]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分布单元的数目为3

8个。
[0015]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结构简单、容易维修,各分布单元沿烟气流向布置,具有流场和压力场分布均匀度高、压力损失低、磨损程度低、无流动死区、不易堵塞等特点。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用于大型烟气除尘器能达到较好的气流均布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在烟道和除尘器间的位置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的沿烟道方向的视图;
[0018]图3中的A

D为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的由内到外各分布单元的主视图;
[0019]图3中E

H为分别与A

D对应的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由内到外各分布单元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应用实例2所采用的本技术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的速度模拟分布图;
[0021]图5为应用实例2所采用的本技术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的压力模拟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2,设置在烟道1和除尘器4之间的锥形扩散管3中,包括多个分布单元5,每一分布单元均为两端开口的四面锥筒状,多个分布单元依次嵌套设置于所述锥形扩散管内,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别在同一侧,各分布单元锥角各不相同,由内向外锥角依次减小,上下锥面面积由内到外依次增大。
[0023]分布单元的大底面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底面在同一侧,分布单元的小底面与锥形扩散管的小底面在同一侧,各分布单元的锥角各不相同,由内向外锥角依次减小。各分布单元的上下锥面面积由内到外依次增大。
[0024]上述由内到外的含义是:由所述锥形扩散管的最内部(靠近中轴线)到所述锥形扩散管的内侧壁。
[0025]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分布单元高度相同,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烟道与除尘器之间的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别重合。
[0026]当分布单元如图1侧立放置时,所述分布单元高度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分布单元的水平方向的长度。
[0027]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各分布单元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28]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的各边分别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的对应的各边平行。
[0029]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均为矩形。
[0030]本技术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中,所述分布单元的数目为3

8个。
[003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2,其设置在烟道1和除尘器4之间的锥形扩散管3中,它包括若干个由该锥形扩散管内部中心到该锥形扩散管外壁依次套设的分布单元5,根据处理的烟气量及烟道的尺寸可设计为3

8个分布单元5。这些分布单元5高度相同,且均为两端开口的四面锥筒。各分布单元5上下底面的形状与对应的锥形扩散管上下底面的形状相似,且面积由内到外依次增大。各分布单元的中心与烟气流向重合。
[0032]进一步的,如图3中A

H所示,该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2设计为4个分布单元5,各分布单位5的长度与该锥形扩散管3的长度相同,使该分布单元5的上下底面与对应的该锥形扩散管3的上下底面分别重合,而各分布单位5的上下底面每条边与对应的该锥形扩散管3的上下底面每条边平行。另外各分布单元5的几何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与该烟道1内的烟气流向重合。
[0033]各分布单位5可采用与烟道及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设置在烟道和除尘器之间的锥形扩散管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布单元,每一分布单元均为两端开口的四面锥筒状,多个分布单元依次嵌套设置于所述锥形扩散管内,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别在同一侧,各分布单元锥角各不相同,由内向外锥角依次减小,上下锥面面积由内到外依次增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除尘烟气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单元高度相同,各分布单元的大小底面与烟道与除尘器之间的锥形扩散管的大小底面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红艳张辰谭玉玲朱金伟王凡田刚崔宇韬黄家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