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30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磷矿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本工艺包括磷矿石经过磨矿、调浆之后,泵送至溜槽分选,分级成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和细粒级低品位磷矿,粗粒级高品位磷矿经过双反浮选进一步获得高品质的磷精矿,细粒级低品位磷矿通过低温正反浮选工艺进一步回收磷矿资源。将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联合进行,可获得高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2.5%和一般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0%的两种磷精矿,以满足磷化工下游生产链对磷原料的不同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磷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了低温条件下细粒级磷矿与所含脉石矿物的有效分选,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0%,分选性优。分选性优。分选性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磷矿选矿
,具体涉及到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硅钙质型磷矿选矿采用浮选工艺与重介质选矿工艺,但是重介质选矿工艺会产生大量尾矿,这些尾矿不仅数量大,还含有一定量的有用成分,如随意排放,不仅会造成磷资源的流失,还会占用大量土地,增大覆盖良田的面积,淤塞河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采用浮选工艺可能是正反浮选工艺或是双反浮选工艺,采用正反浮选工艺时,正浮选过程中,为了提高回收率,上浮量较大,捕收剂的量较高,同时浮选温度较高,使得选矿成本较高,采用双反浮选工艺,由于细粒级的影响,导致采用胺类捕收剂浮选脱硅时,泡沫粘度大,泡沫量较大,且选择性较低,回收率较低,资源的损失量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提高了磷精矿的回收率以及磷精矿品位,减少磷资源的损失量。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包括磷矿石经过磨矿、调浆之后,泵送至溜槽分选,分级成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和细粒级低品位磷矿,粗粒级高品位磷矿经过双反浮选进一步获得高品质的磷精矿,细粒级低品位磷矿通过正反浮选工艺进一步回收磷矿资源,具体步骤为:(1)溜槽分选:含P2O
5 25.5

26.5%磷矿经过粗碎、细碎和筛分组成的两段一闭路破碎工艺破碎,得到粒级为~10mm的颗粒原矿,经过一段磨矿,调浆,经过矿浆泵输送至螺旋溜槽进行分选,得到两种产品,分别为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的磷矿产品和低浓度细粒级低品位的磷矿产品;(2)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双反浮选:将上述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加水搅拌后得到浓度为30

35 wt %的矿浆,再引入双反浮选工艺,获得高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2.5%、脱硅尾矿Ⅰ以及脱镁尾矿Ⅰ;(3)细粒级低品位磷矿正反浮选:将上述低浓度细粒级低品位磷矿输送至浓密机进行浓缩至浓度为25

30 wt %矿浆,再引入低温正反浮选工艺,浮选温度低于5℃,获得一般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0%、尾矿Ⅱ以及脱镁尾矿Ⅱ。
[000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磷矿破碎得到粒级为~10mm的颗粒原矿,磨矿粒度为

0.074mm60

75%,调浆至矿浆浓度20

25 wt %,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的磷矿产品中P2O5的含量为28

30%和低浓度细粒级低品位的磷矿产品中P2O5的含量为18

22%。
[000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双反浮选为脱硅降镁双反浮选,脱硅反浮选为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的选矿工艺流程,所加捕收剂为胺类阳离子捕收剂;脱硅浮选后的精矿再进行反浮选脱镁,脱镁反浮选为一次粗选,一次扫选,所加捕收剂为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
[0007]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低温正反浮选为浮选温度低于5℃,正浮选为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一次扫选,所加捕收剂为低温捕收剂;正浮选后的精矿再进行反浮选,反浮选为一次粗选和一次扫选的选矿工艺流程,所加捕收剂为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
[0008]优选地,所述低温正反浮选中添加的低温捕收剂为低温磷矿浮选捕收剂,其制作方法为:

混合脂肪酸的与纯碱按照质量比1:(0.8

1.2),搅拌并升温至60

80℃下进行皂化,得到皂化物;

混合表面活性剂加入皂化物中,添加速度在2s/滴,滴加反应完毕后,继续搅拌到液体明亮透明为止;

AEO

3P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加入三口烧瓶中,控制添加速度在2s/滴,滴加反应完毕后,继续搅拌到液体透亮为止,此时获得的液体即为低温磷矿浮选捕收剂。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混合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的质量比为1:(0.4

0.8),混合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63

68%,纯碱浓度为20

30%。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混合表面活性剂加入的质量为皂化物质量的3

6%,混合表面活性剂中OP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NP

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7)醚)质量比为1:1。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AEO

3P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加入的质量为皂化物总质量的2.5

3.5%。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单一选矿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将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联合进行,可获得高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2.5%和一般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0%的两种磷精矿,以满足磷化工下游生产链对磷原料的不同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磷资源综合利用率;2.实现了低温条件下细粒级磷矿与所含脉石矿物的有效分选,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0%,分选性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例。
[0015]以下实施例如无具体说明,采用的试剂为市售化学试剂或工业产品。
[0016]以下实施例中,胺类阳离子捕收剂为N

(2

羟基

1,1

二甲基乙基)十二胺。
[0017]以下实施例中,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为脂肪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以质量比1:1在70℃条件下进行皂化反应所得。
[0018]以下实施例1

5中,低温捕收剂制作方法为:

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1:0.6的混合脂肪酸与纯碱按照质量比1:1,搅拌并升温至60℃下进行皂化,得到皂化物;

将OP

4(烷
基酚聚氧乙烯醚)和NP

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7)醚)质量比为1:1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加入皂化物中,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皂化物质量的5%,添加速度在2s/滴,滴加反应完毕后,继续搅拌到液体明亮透明为止;

AEO

3P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加入三口烧瓶中,AEO

3P添加量为皂化物质量的3%,控制添加速度在2s/滴,滴加反应完毕后,继续搅拌到液体透亮为止,此时获得的液体即为低温磷矿浮选捕收剂。
[0019]以下实施例4

5中,常规磷矿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为棉油皂角与纯碱按质量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矿溜槽分级选矿联合双反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磷矿石经过磨矿、调浆之后,泵送至溜槽分选,分级成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和细粒级低品位磷矿,粗粒级高品位磷矿经过双反浮选进一步获得高品质的磷精矿,细粒级低品位磷矿通过正反浮选工艺进一步回收磷矿资源,具体步骤为:(1)溜槽分选:含P2O
5 25.5

26.5%磷矿经过粗碎、细碎和筛分组成的两段一闭路破碎工艺破碎,得到粒级为~10mm的颗粒原矿,经过一段磨矿,调浆,经过矿浆泵输送至螺旋溜槽进行分选,得到两种产品,分别为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的磷矿产品和低浓度细粒级低品位的磷矿产品;(2)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双反浮选:将上述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磷矿加水搅拌后得到浓度为30

35 wt %的矿浆,再引入双反浮选工艺,获得高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2.5%、脱硅尾矿Ⅰ以及脱镁尾矿Ⅰ;(3)细粒级低品位磷矿正反浮选:将上述低浓度细粒级低品位磷矿输送至浓密机进行浓缩至浓度为25

30 wt %矿浆,再引入低温正反浮选工艺,浮选温度低于5℃,获得一般品质磷精矿磷品位高于30%、尾矿Ⅱ以及脱镁尾矿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磷矿破碎得到粒级为~10mm的颗粒原矿,磨矿粒度为

0.074mm60

75%,调浆至矿浆浓度20

25 wt %,高浓度粗粒级高品位的磷矿产品中P2O5的含量为28

30%和低浓度细粒级低品位的磷矿产品中P2O5的含量为18

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双反浮选为脱硅降镁双反浮选,脱硅反浮选为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的选矿工艺流程,所加捕收剂为胺类阳离子捕收剂;脱硅浮选后的精矿再进行反浮选脱镁,脱镁反浮选为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罗惠华彭亚利陈慧赵军王旭东刘幸张正虎闫雅雯国亚非刘宇桐李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兴顺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