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22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2
一种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11);被构造为配合至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41);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一壳体的旋转部件(20);锁定臂(24),其包括锁定部(25)、操作部(26)和支点部(27),锁定部被构造为在配合完成位置与第一壳体的可锁定部(15)锁定,操作部被构造为将锁定臂从锁定状态解除,并且支点部在锁定部与操作部之间的位置处连接至旋转部件(20)的外周表面(21a),并且锁定臂被构造为以支点部(27)为中心摆动并且通过支点部的弹性形变而锁定或解除锁定臂(24);以及配合检测部件(30),其被构造为在组装至旋转部件(20)的同时且当在从临时锁定位置向配合确认位置的锁定方向(Y)上移动时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配合状态。动时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配合状态。动时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配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JP2013

246884A中公开了一种圆形连接器。圆形连接器具有阳连接器壳体和安装于阳连接器壳体的卡口环。卡口环能够在连接器的配合开始位置与配合完成位置之间旋转。当圆形连接器的阳连接器壳体和阴连接器壳体配合时,将阳连接器壳体设置于相对于阴连接器壳体的配合开始位置。接着,将卡口环从配合开始位置旋转至配合完成位置。此时,卡口环的锁定臂偏转,并且锁定臂的锁定爪越过阳连接器壳体的限位壁移动至配合完成位置。在配合完成位置处,保持两个连接器壳体的配合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在传统的连接器中,由于锁定爪露出,所以连接器的锁定状态可能由于外部因素而解除。因此,有可能发生连接器壳体之间的半配合。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检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半配合并且可靠地保持壳体的配合状态。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的外周表面具有可锁定部,并且该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具有壳体容纳部;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具有壳体插入部,该壳体插入部被构造为配合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壳体容纳部;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壳体上并且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时的配合开始位置与配合完成位置之间旋转;锁定臂,该锁定臂包括锁定部、操作部以及支点部,锁定部被构造为在配合完成位置与第一壳体的可锁定部锁定,操作部被构造为将锁定臂从锁定状态解除,并且支点部在锁定部与操作部之间的位置处连接至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并且被构造为以支点部为中心摆动并且被构造为通过支点部的弹性形变而锁定锁定臂或者将锁定臂从锁定状态解除;以及配合检测部件,该配合检测部件被构造为在组装至所述旋转部件并且当在从临时锁定位置向配合确认位置的锁定方向上移动时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配合状态。
[0006]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通过配合检测部件的移动,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半配合,并且可靠地保持两壳体的配合状态。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根据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08]图2是根据连接器的阴连接器的截面立体图;
[0009]图3是阴连接器的卡口环的侧视图;
[0010]图4是卡口环的前视图;
[0011]图5是根据连接器的阳连接器的侧视图;
[0012]图6A是从前侧观察的组装至卡口环的配合检测部件的立体图;
[0013]图6B是从后侧观察的配合检测部件的立体图;
[0014]图7是配合状态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0015]图8A是配合检测部件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0016]图8B是图8A的VIII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0017]图9A是配合检测部件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0018]图9B是图9A的IX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0019]图10是具有配合检测部件的卡口环所组装至的阴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0]图11是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在彼此配合前的截面立体图;
[0021]图12是当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彼此配合时配合检测部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并且
[0022]图13是当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彼此配合时配合检测部件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
[002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连接器。
[0025]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实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连接器的阴连接器的截面立体图。图3是用于阴连接器的卡口环的侧视图。图4是卡口环的前视图。图5是根据连接器的阳连接器的侧视图。图6A是从前侧观察的组装至卡口环的配合检测部件的立体图。图6B是从后侧观察的配合检测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配合状态的连接器的截面图。图8A是配合检测部件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连接器的截面图。图8B是图8A的VIII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9A是配合检测部件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连接器的截面图。图9B是图9A的IX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10是具有配合检测部件的卡口环所组装至的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是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在彼此配合前的截面立体图。图12是当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彼此配合时配合检测部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图13是当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彼此配合时配合检测部件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
[0026]如图1所示,圆形的连接器1包括:阴连接器10,其具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阴壳体(第一壳体)11;和阳连接器40,其具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阳壳体(第二壳体)41。阳壳体41被构造为插入并配合至阴壳体11中。
[0027]如图1和2所示,阴连接器10包括阴壳体11、卡口环(旋转部件)20、密封件2和前保持器3。阴壳体11在其内部具有壳体容纳部14。卡口环20由阴壳体11可旋转地支撑。
[0028]如图1和2所示,阴壳体11具有筒状的周壁12。在周壁12的内部,阴壳体11具有端子容纳部13,该端子容纳部13从中央到前侧(插入阳端子9的一侧)呈方柱状并且从中央到后侧呈筒状。在周壁12与端子容纳部13之间,形成具有环状的凹入形状的壳体容纳部14。壳体容纳部14被构造为插入并配合至阳壳体41的具有筒状的罩部43中。
[0029]如图2所示,被构造为容纳阴端子(端子)6的多个端子容纳室13a形成在端子容纳部13中。阴端子6压接至带橡胶塞5的电线4。柔性矛杆13b形成在端子容纳室13a中。阴端子6容纳在各个端子容纳室13a中,并且通过柔性矛杆13b锁定至端子容纳部13。阴端子6通过配
合在端子容纳部13的前侧中的前保持器3而双重锁定至端子容纳部13。由橡胶制成的环状密封件(密封材料)2容纳在壳体容纳部14的封闭部14a中。在容纳于壳体容纳部14中的密封件2抵接于插入至壳体容纳部14中的阳壳体41的罩部43的末端部43a的同时,阴壳体11与阳壳体41之间被密封。
[0030]如图1和7所示,阴壳体11的周壁12在外周表面12a上具有锁定保持突起(可锁定部)15。如图1所示,阴壳体11的周壁12在外周表面12a上具有环状的凹槽16。此外,如图7和8A所示,阴壳体11的周壁12在外周表面12a上具有主锁定卡合凹部17、临时锁定卡合凹部18以及位于主锁定卡合凹部17与临时锁定卡合凹部18之间的CPA临时锁定解除凸部(临时锁定解除部)19。主锁定卡合凹部17形成在使稍后将描述的锁定臂24与阴壳体11之间的锁定状态的解除受到限制的位置处。主锁定卡合凹部17被构造为与稍后描述的配合检测部件30的臂部34的CPA临时锁定解除突起35卡合。在CPA临时锁定解除突起35与主锁定卡合凹部17卡合的状态下,CPA临时锁定解除突起35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处。临时锁定卡合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11),该第一壳体(11)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周表面(12a)上具有可锁定部(15),并且该第一壳体(11)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具有壳体容纳部(14);第二壳体(41),该第二壳体(41)具有壳体插入部(43),该壳体插入部(43)被构造为配合至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壳体容纳部(14);旋转部件(20),该旋转部件(20)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并且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41)配合时的配合开始位置与配合完成位置之间旋转;锁定臂(24),该锁定臂(24)包括锁定部(25)、操作部(26)以及支点部(27),所述锁定部(25)被构造为在所述配合完成位置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可锁定部(15)锁定,所述操作部(26)被构造为将所述锁定臂(24)从锁定状态解除,并且所述支点部(27)在所述锁定部(25)与所述操作部(26)之间的位置处连接至所述旋转部件(20)的外周表面(21a),并且所述锁定臂(24)被构造为以所述支点部(27)为中心摆动,并且所述锁定臂(24)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支点部(27)的弹性形变而锁定所述锁定臂(24)或者将所述锁定臂(24)从所述锁定状态解除;以及配合检测部件(30),该配合检测部件(30)被构造为,在组装至所述旋转部件(20)的状态下并且当在从临时锁定位置到配合确认位置的锁定方向(Y)上移动时,该配合检测部件(30)检测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配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其中,所述旋转部件(20)包括配合检测部件容纳部(28),该配合检测部件容纳部(28)被构造为将所述配合检测部件(30)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配合检测部件容纳部(28)中,所述配合检测部件容纳部(28)包括主锁定部(29),该主锁定部(29)被构造为将所述配合检测部件(30)锁定在所述配合确认位置处,并且所述配合检测部件(30)设置有:臂部(34),该臂部(34)具有挠性并且包括待锁定至所述主锁定部(29)的临时锁定解除突起(35);解锁限制部(36),该解锁限制部(36)被构造为通过进入所述锁定臂(24)的所述操作部(26)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周表面(12a)之间而限制所述锁定臂(24)的所述锁定部(25)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可锁定部(15)之间的锁定状态的解除;以及操作部(33),该操作部(33)被构造为进行使所述配合检测部件(30)移动的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周表面(12a)设置有:主锁定卡合凹部(17),该主锁定卡合凹部(17)被构造为将所述臂部(34)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奈良间俊祐山本正二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