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92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所述实验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射源盒,所述实验台的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且靠近其右侧固定安装探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对放射源和石墨棒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能够对不同的放射源进行测量,进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探测器能够围绕石墨棒进行圆周运动,从而能够对不同角度散射光的波长进行测量,进而实现了对康普顿效应的验证。进而实现了对康普顿效应的验证。进而实现了对康普顿效应的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理实验教学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获得射线束并将其用于探测、分析的技术,以及研究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简称核物理。如果说光的色散性揭示了引斥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的原因,那么光的叠加干涉也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就揭示了电荷的引斥力和原子核力的产生原因,在原子核物理基础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做的实验就是对康普顿效应进行验证,但是现有的实验教学装置无法对放射源和石墨棒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导致了无法对不同的放射源进行测量,进而大大减小了实验教学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实验教学装置中的探测器不能够围绕石墨棒进行圆周运动,从而无法对不同角度散射光的波长进行准确测量,进而导致了不能够对康普顿效应进行验证,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具备的调节装置实现了对放射源和石墨棒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包括实验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底部且靠近其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实验台(1)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所述螺纹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穿出实验台(1)固定连接有放射源盒(7),所述实验台(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3)的右侧设有第二螺纹杆(8),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与实验台(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实验台(1)的顶部,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板(9),所述螺纹板(9)的底部且靠近其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底端与实验台(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外部且位于实验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棒(12),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顶部且靠近其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泡(14),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5),所述液压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龙韩丽英刘思含姚林昊郭佳琪太伟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