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55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渗透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包括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和控制结构,控制结构的前端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一渗透治疗结构,控制结构的前端另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二渗透治疗结构。通过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渗透治疗工作,药液通过储药管能够到达配合连通泵内,之后传导至雾化器内,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的药液通过对接导座、对接管传导至配合管位置处,之后通过接触渗透罩作用在人体上,进行局部位置的渗透治疗工作,方便进行快速化使用,同时能够贴合人体,更好的进行精准化治疗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渗透治疗,具体说是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1、中药渗透疗法通常包括中药热雾离子渗透疗法、中药低分子渗透疗法等,中药热雾离子渗透疗法是结合现代高新技术,通过对中草药煎煮产生的热药蒸汽熏蒸人体来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皮肤,通过蒸汽和药的共同作用增加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中药低分子渗透疗法是根据肝胆外治原理,使药物直接穿透体表到达肝部,通过药物对肝局部的直接作用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可以逆转损伤的肝组织,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所以中药渗透疗法可以起到治疗效果。

2、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9462299u,公开了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包括渗透仪本体和安装在渗透仪本体底侧的底座,底座下侧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万向轮,底座中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型移动架,u型移动架下端滑动延伸至底座外部且固接有支撑板,底座中部竖向设置有丝杆,丝杆通过螺纹贯穿u型移动架中部,丝杆上端安装有正反电机,正反电机驱动端与丝杆上端传动连接,渗透仪本体一侧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控制正反电机正反转的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本技术通过通过正反电机、正转开关、反转开关及丝杆的配合,带动u型移动架和支撑板自动的上下移动,提高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和调节时间;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245100u,公开了一种中医肾病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包括系带,所述系带外侧设有多个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设有能够使固定框沿着系带表面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框外侧设有能够对患者肾脏对应位置皮肤进行贴合的治疗机构,此中医肾病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控制固定框沿着系带表面移动,以配合不同患者使用时,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腰围调整固定框的位置,使得治疗机构能够与患者肾脏对应位置的皮肤进行贴合,并且通过设置的治疗机构能够在对中药包进行加热时,能够同时对患者肾脏对应位置的皮肤进行加热,使得患者皮肤毛孔张开以配合渗透治疗。

4、目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以及上述案件的结构在使用时,由于目前很多中医药科室利用泡澡桶进行中药沐浴,但有操作不便、隐精性强等缺点,且很多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和动静脉瘘患者的瘘口不便进行沐浴,易发生感染风险,故可采用中药渗透给药方式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包括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和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的前端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一渗透治疗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的前端另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二渗透治疗结构;

3、所述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控制结构进行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控制工作;

4、所述第一渗透治疗结构包括对接管、配合管、接触渗透罩、储药管、配合连通泵、支撑板、雾化器和对接导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一侧限位安装有配合连通泵,所述配合连通泵的上端连通设有储药管,所述配合连通泵的侧端对接连通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上连通设有对接导座,所述对接导座的上端对接连通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前端对接连通有配合管,所述配合管的下端对接连通有接触渗透罩,通过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渗透治疗工作,药液通过储药管能够到达配合连通泵内,之后传导至雾化器内,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的药液通过对接导座、对接管传导至配合管位置处,之后通过接触渗透罩作用在人体上,进行局部位置的渗透治疗工作,方便进行快速化使用,同时能够贴合人体,更好的进行精准化治疗工作。

5、具体的,所述接触渗透罩采用弧形结构设置,能够与人体配合安装。

6、具体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调节转杆、红外线灯、伸缩调节座、配合安装板、控制主机、托载架、活动轮和储药槽座,所述控制主机的下端限位设有托载架,所述托载架上转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控制主机的侧端伸缩设有储药槽座,通过控制结构的结构设置,控制结构内的控制主机能够进行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运行控制,同时控制主机通过托载架、活动轮能够进行移动,配合安装板上设置伸缩调节座,伸缩调节座通过伸缩调节,能够改变红外线灯的高度,且调节转杆与伸缩调节座铰接设置,能够调节红外线灯的位置,从而方便进行红外线灯角度的调节,更好的配合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进行红外治疗工作。

7、具体的,所述控制主机的上端侧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安装板,所述配合安装板上限位安装有伸缩调节座,所述伸缩调节座上铰接设有调节转杆,所述调节转杆的前端设有红外线灯。

8、具体的,所述调节转杆通过螺钉旋拧,能够与伸缩调节座进行限位固定。

9、具体的,所述控制主机控制配合连通泵、雾化器的运行,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与控制主机固定连接。

10、具体的,所述接触渗透罩通过配合管、对接管与对接导座连通设置,且对接导座与雾化器对接连通,所述雾化器通过管体与配合连通泵对接连通。

11、具体的,所述控制主机上限位安装有报警器。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渗透治疗工作,药液通过储药管能够到达配合连通泵内,之后传导至雾化器内,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的药液通过对接导座、对接管传导至配合管位置处,之后通过接触渗透罩作用在人体上,进行局部位置的渗透治疗工作,方便进行快速化使用,同时能够贴合人体,更好的进行精准化治疗工作。

14、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结构的结构设置,控制结构内的控制主机能够进行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的运行控制,同时控制主机通过托载架、活动轮能够进行移动,配合安装板上设置伸缩调节座,伸缩调节座通过伸缩调节,能够改变红外线灯的高度,且调节转杆与伸缩调节座铰接设置,能够调节红外线灯的位置,从而方便进行红外线灯角度的调节,更好的配合第一渗透治疗结构、第二渗透治疗结构进行红外治疗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渗透治疗结构(1)、第二渗透治疗结构(2)和控制结构(3),所述控制结构(3)的前端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一渗透治疗结构(1),所述控制结构(3)的前端另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二渗透治疗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渗透罩(6)采用弧形结构设置,能够与人体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3)包括调节转杆(12)、红外线灯(13)、伸缩调节座(14)、配合安装板(15)、控制主机(16)、托载架(17)、活动轮(18)和储药槽座(19),所述控制主机(16)的下端限位设有托载架(17),所述托载架(17)上转动连接有活动轮(18),所述控制主机(16)的侧端伸缩设有储药槽座(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16)的上端侧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安装板(15),所述配合安装板(15)上限位安装有伸缩调节座(14),所述伸缩调节座(14)上铰接设有调节转杆(12),所述调节转杆(12)的前端设有红外线灯(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杆(12)通过螺钉旋拧,能够与伸缩调节座(14)进行限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16)控制配合连通泵(8)、雾化器(10)的运行,所述支撑板(9)的后端与控制主机(1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渗透罩(6)通过配合管(5)、对接管(4)与对接导座(11)连通设置,且对接导座(11)与雾化器(10)对接连通,所述雾化器(10)通过管体与配合连通泵(8)对接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16)上限位安装有报警器(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渗透治疗结构(1)、第二渗透治疗结构(2)和控制结构(3),所述控制结构(3)的前端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一渗透治疗结构(1),所述控制结构(3)的前端另一侧限位对接设有第二渗透治疗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渗透罩(6)采用弧形结构设置,能够与人体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3)包括调节转杆(12)、红外线灯(13)、伸缩调节座(14)、配合安装板(15)、控制主机(16)、托载架(17)、活动轮(18)和储药槽座(19),所述控制主机(16)的下端限位设有托载架(17),所述托载架(17)上转动连接有活动轮(18),所述控制主机(16)的侧端伸缩设有储药槽座(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肾病新型微化中药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16)的上端侧部固定连接有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舒月王中天陈碧心谷佰健高弋然刘海澜刘禹彤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