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87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LED,所述LED形成若干LED发光模组且收容于壳体内,每一LED发光模组上设置有至少二颗LED,所述发光模组并联连接,所述LED朝LED出光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所述发光模组形成一发光阵列,该发光阵列在每一行和列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中至少有二个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LED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较好照明效果的LED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与成熟,LED的性能指标日益大幅度提高,目前白光LED的光效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普通白炽灯的光效水平,光通量也在大幅度增加,使LED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D与一般光伏电源配用的节能照明灯具相比具有寿命长、发热低、不易损坏、功耗小及更加节能的突出优点,人们把它誉为21世纪替代荧光灯和白炽灯的第四代照明光源。 随着LED在照明装置上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多地满足人们照明亮度的需求,现在以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通常都包含很多条串联的LED模组,然后将这些发光模组并联共同形成LED照明装置的整体光源。但是,因为LED具有特定的发光角度,无法像传统光源那样发光角度大,而且单一的发光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照明设备照明效果的均匀性,并且容易出现光环或者暗斑,造成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照明效果较好的LED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LED,所述LED形成若干LED发光模组且收容于壳体内,每一LED发光模组上设置有至少二颗LED,所述发光模组并联连接,所述LED朝LED出光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所述发光模组形成一发光阵列,该发光阵列在每一行和列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中至少有二个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不同。 所述LED的发光角度和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根据配光要求设置。 所述的配光要求为蝙蝠状配光或者圆形配光。 所述发光模组上设置的LED中至少有二颗LED的发光角度不同。 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有一弧形基体,所述LED通过电路板紧邻该弧形基体表面安装,使电路板上的LED沿弧形基体表面朝LED出光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 所述弧形基体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中至少有一个呈圆弧形。 所述弧形基体由壳体一体成型而形成或者单独成型,所述壳体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 所述LED照明装置可以为LED路灯、LED投光灯或者LED隧道灯。 所述发光模组中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通过串联电阻电路来控制。 所述发光模组中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通过脉宽控制电路来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LED照明装置中LED形成若干至少具有二颗LED的发光模组,且所述发光模组形成一发光阵列,该发光阵列在每一行及列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发光模组,通过将LED进行多模组化设计,使得对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的调整更加灵活和细微,同时将LED朝LED出光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使得LED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更加容易达到配光要求,避免了光环或者暗斑的出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LED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装置LED发光模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装置中LED透镜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装置中发光模组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LED照明装置8包括壳体1、电路板2、LED(未示出)及其透镜装置3、反射装置4、密封圈5、和出光板6,其中,所述LED及其透镜装置3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出光板6固定在壳体1上并将所述LED及其透镜装置3封入该壳体1内,所述LED在所述壳体1内朝出光板6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 所述壳体1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铝)制成,该壳体1包括一底壁10、四个侧壁11及由底壁10和侧壁11围合而成的收容空间12。所述底壁10中央向外凸出形成一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2的弧形基体110,该弧形基体110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均呈外凸圆弧形,外凸圆弧的半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值。当然弧形基体110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如弧形基体110朝向出光板6的截面呈外凸圆弧形,而在与之垂直的另一个方向的截面呈直线形。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一支架13、若干散热片14,所述支架13主要用于支撑固定壳体1,其通过螺钉15与壳体1相连,在支架13上还设有用于固定LED照明装置8的定位孔130,以便使用时用螺钉等穿过定位孔130将LED照明装置8固定在第三方物体上。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所述电路板2为一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的柔性电路板,所述LED通过电路板2紧邻弧形基体110表面安装,使得电路板2上的LED朝出光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所述LED形成一包括发光模组21、22、23、24、25、26、27和21′、22′、23′、24′、25′、26′、27′的2×7的发光阵列。所述发光模组21、22、23、24、25、26、27和21′、22′、23′、24′、25′、26′、27′每个上设置有至少二颗LED。所述发光模组21、22、23、24、25、26、27和21′、22′、23′、24′、25′、26′、27′中至少有二个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不同。另外,所述发光模组中每一个发光模组上安装的LED的发光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LED的发光角度至少部分不相同。所述发光模组21、22、23、24、25、26、27和21′、22′、23′、24′、25′、26′、27′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发光模组21、22、23、24、25、26、27和21′、22′、23′、24′、25′、26′、27′通过电路的设置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发光模组的具体发光强度根据实际配光要求设置,比如在道路照明中,路灯较为理想的配光为蝙蝠状配光,那么在LED路灯中发光模组的具体发光强度就根据蝙蝠状配光的要求进行设置。当然,实际的配光要求也可是圆形配光等其他配光要求。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LED及其透镜装置3包括LED及与该LED配合使用的透镜装置30,所述透镜装置30用于会聚LED发出的光,所述透镜装置30包括一透镜300及支撑该透镜300的透镜支架301。所述透镜300包括一透镜主体部3000及扣持部3001,所述透镜支架301设有一反光部3010,该反光部3010大致呈抛物曲面状,所述反光部3010的表面为起伏状的漫反射面,比如在所述反光部301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规律或者无规律的各种形状的微小凹坑、凸起或者波纹,比如形成一层磨沙层(图中未画出),另外所述反光部3010表面上设有一层反光膜;在该反光部3010的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通孔3011,以便所述LED穿过;在所述反光部3010上端设置有一环状平台301 2及由沿环状平台3012外侧向上延伸设置而成的支撑侧壁3013,所述环状平台3012与支撑侧壁3013围合形成一透镜支撑部(未标号),且在所述支撑侧壁3013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透镜300的锁扣部3014;当所述透镜300固定于所述透镜支架301时,所述扣持部3001下端面支撑于所述透镜支撑部上,所述锁扣部3014与所述扣持部3001上端面相扣持。 所述反射装置4设有一呈外凸形弧面状的底壁40及由底壁40向底壁40外凸方向延伸设置的四个侧壁41,所述外凸形弧面状底壁40上设有若干孔400,所述反射装置4的内壁42(包括底壁40及侧壁41)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LED,所述LED形成若干LED发光模组且收容于壳体内,每一LED发光模组上设置有至少二颗LED,所述发光模组并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朝LED出光方向呈外凸形弧面状配置,所述发光模组形成一发光阵列,该发光阵列在每一行和列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中至少有二个发光模组的发光强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