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杨梅育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65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杨梅育苗箱,包括箱体和温控装置,所述箱体内填充有基土层和覆沙层,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主控板和若干根感温杆和覆膜装置,若干根所述感温杆相互间隔的排列在箱体内,所述主控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并穿设在覆沙层内,所述感温杆均与主控板连接,所述覆膜装置包括左辊、右辊和卷绕在右辊上的培育膜,所述左辊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辊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培育膜的两个侧边连接有卷绕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慧杨梅育苗箱,通过温控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智能化温控的效果。便可有效的实现智能化温控的效果。便可有效的实现智能化温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杨梅育苗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苗箱,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慧杨梅育苗箱。

技术介绍

[0002]杨梅的种子通常可以用来进行育种以培养更为优异的杨梅品种,但是通过杨梅种子的育苗培育,种植要求高,对土壤以及水分的要求特殊,普通的育苗装置无法对杨梅籽进行有效的培育,并且杨梅籽的种植培育要求高,不然难以出苗。
[0003]因而现有技术中有专利号为2017205071962,名称为杨梅育苗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通过设置箱体、基土层、覆沙层和覆膜装置以及在覆沙层上交叉设置浇水管道的方式,以此来实现对于杨梅苗的培育,然而由于杨梅苗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恒定的温度,同时还需要具备足够的透气性,如此在通过上述装置育苗时需要定时且反复的去操作覆膜装置,以此保证杨梅苗的成长,然而每次操作覆膜装置都需要人工去操作,因而会存在人工忘记操作导致箱体内温度不合适,以及增加人工工作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合适,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工作量的智慧杨梅育苗箱。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杨梅育苗箱,包括箱体和温控装置,所述箱体内填充有基土层和覆沙层,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主控板和若干根感温杆和覆膜装置,若干根所述感温杆相互间隔的排列在箱体内,所述主控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并穿设在覆沙层内,所述感温杆均与主控板连接,所述覆膜装置包括左辊、右辊和卷绕在右辊上的培育膜,所述左辊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辊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培育膜的两个侧边连接有卷绕绳,所述卷绕绳的一端从培育膜的端部伸出,从覆沙层上方穿过箱体后卷绕在左辊上,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左辊和右辊联动,所述驱动装置与主控板连接,以受主控板控制驱动左辊和右辊正转或是反转,以驱动培育膜盖住或是打开覆沙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盒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盒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机身固定安装在驱动盒上,且驱动电机的转轴穿入到驱动盒内,其上套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左辊和右辊的端部均同轴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条带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侧壁相对于驱动盒的下方设有风源,所述箱体相对风源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风力检测装置,所述风力检测装置与主控板连接,以检测风源吹过来的风力后输出风力信号至主控板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力检测装置包括通风筒和感风元件,所述通风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感风元件与主控板连接,并设置在通风筒的内侧壁上,所述通风筒与箱体内部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风元件包括挂绳和磁块,所述通风筒的内侧壁穿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主控板连接,所述挂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通风筒的内侧壁上,所述磁块固定在挂绳的下端上,所述磁块上固定有挡风片。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箱体的设置,便可提供一个育苗箱,而通过温控装置的设置,便可利用其内的感温杆检测当前箱体内的覆沙层温度,进而与覆膜装置的配合作用,实现在温度过高的时候,打开箱体上侧降温,在温度过低的时候,关闭箱体上侧升温,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育苗箱结构,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温控的效果,并且采用了卷绕绳和培育膜的组合设置,便可通过左辊和右辊的旋转,便可简单有效的实现培育膜覆盖在覆沙层的上侧或是打开覆沙层的上侧了。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慧杨梅育苗箱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智慧杨梅育苗箱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通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驱动装置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6]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慧杨梅育苗箱,包括箱体1和温控装置2,所述箱体1内填充有基土层和覆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2包括主控板和若干根感温杆21和覆膜装置3,若干根所述感温杆21相互间隔的排列在箱体1内,所述主控板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并穿设在覆沙层内,所述感温杆21均与主控板连接,所述覆膜装置3包括左辊31、右辊32和卷绕在右辊32上的培育膜34,所述左辊31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辊32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培育膜34的两个侧边连接有卷绕绳33,所述卷绕绳33的一端从培育膜34的端部伸出,从覆沙层上方穿过箱体1后卷绕在左辊31上,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驱动装置4,该驱动装置4与左辊31和右辊32联动,所述驱动装置4与主控板连接,以受主控板控制驱动左辊31和右辊32正转或是反转,以驱动培育膜34盖住或是打开覆沙层,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育苗箱的过程中,首先将基土层填充到箱体1内,之后再将杨梅种子种到覆沙层上即可,其中本实施例中还可在箱体1的上侧边设置自动浇水头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加自动化,如此在培育的过程中,感温杆21便会检测当前覆沙层的温度,如此实现检测杨梅种的所处环境的温度,并且通过主控板的设置,可实现在温度过高或是过低的时候,驱动装置4能够有效的驱动左辊31和右辊32旋转,进而实现驱使培育膜34盖住覆沙层或是打开覆沙层的效果,以此实现自动化温控的效果,大大的增加了育苗箱的智能度。
[0017]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盒42和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盒42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41的机身固定安装在驱动盒42上,且驱动电机41的转轴穿入到驱动盒42内,其上套接有驱动齿轮43,所述左辊31和右辊32的端部均同轴套接有从动齿轮44,所述驱动齿轮43与两个从动齿轮44之间通过齿条带45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能够有效的实现利用驱动电机41带动驱动齿轮43的方式来同步带动
左辊31和右辊32旋转来带动培育膜34移动的效果。
[0018]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箱体1的侧壁相对于驱动盒42的下方设有风源5,所述箱体1相对风源5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风力检测装置6,所述风力检测装置6与主控板连接,以检测风源5吹过来的风力后输出风力信号至主控板内,通过上述风源5和风力检测装置6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通过风源5产生风力穿过覆沙层,然后通过风力检测装置6的设置,以此来实现通过检测风源5穿透风力大小的方式来检测当前覆沙层的透气性。
[0019]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风力检测装置6包括通风筒61和感风元件62,所述通风筒6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感风元件62与主控板连接,并设置在通风筒61的内侧壁上,所述通风筒61与箱体1内部连通,通过通风筒61和感风元件6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利用感风元件62感受风力,进而判断当前覆沙层的透气性。
[0020]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感风元件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杨梅育苗箱,包括箱体(1)和温控装置(2),所述箱体(1)内填充有基土层和覆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2)包括主控板和若干根感温杆(21)和覆膜装置(3),若干根所述感温杆(21)相互间隔的排列在箱体(1)内,所述主控板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并穿设在覆沙层内,所述感温杆(21)均与主控板连接,所述覆膜装置(3)包括左辊(31)、右辊(32)和卷绕在右辊(32)上的培育膜(34),所述左辊(31)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辊(32)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培育膜(34)的两个侧边连接有卷绕绳(33),所述卷绕绳(33)的一端从培育膜(34)的端部伸出,从覆沙层上方穿过箱体(1)后卷绕在左辊(31)上,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驱动装置(4),该驱动装置(4)与左辊(31)和右辊(32)联动,所述驱动装置(4)与主控板连接,以受主控板控制驱动左辊(31)和右辊(32)正转或是反转,以驱动培育膜(34)盖住或是打开覆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杨梅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盒(42)和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盒(42)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41)的机身固定安装在驱动盒(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军肖红宇王晓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