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燃氢灶具,包括燃烧灶、防回火装置、低压固态储氢瓶以及一体式供氢减压阀;燃烧灶的输氢管的进氢口连通防回火装置的出氢口,低压固态储氢瓶通过一体式供氢减压阀连通防回火装置的进氢口。其有益效果是,通过低压固态储氢瓶的供氢方式,不仅能够提供高纯度的氢气,而且安全性高,便于移动和调控,能够适于家庭使用。通过一体式供氢减压阀能够将低压固态储氢瓶内的氢气压力调节到家用氢气压力后输送至燃气灶进行使用,以提高氢气利用率和安全性,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氢气流量,进而控制加热温度。通过防回火装置能够避免出现回火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该家用燃氢灶具能够适于各类家庭使用,适用范围广,并且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燃氢灶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燃氢灶具。
技术介绍
[0002]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是二次能源。氢能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将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焦点。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0003]目前,燃气灶使用的能源均为天然气和煤气,其来源多为煤气罐或天然气管道。在社会中发生的煤气罐爆炸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天然气和煤气,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且不易被人察觉,极容易在家庭使用中对人身造成安全隐患。
[0004]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210374019.7的专利采用小型电解槽直接电解水制取氢气供给灶具使用,该方法具有灵活制取氢气的优势,但由于电解槽需要消耗大量电量且制取氢气的效率欠佳,装置受限于供电系统,如无法供电则无法使用,不适合大规模推广。申请号为202111372206.3的专利采用两级燃烧喷头,充分的提高了氢氧混合程度,提高燃烧效率,但结构设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回火问题,有安全风险。
[0005]故亟需一种适用范围广以及安全性高的家用燃氢灶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燃氢灶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适用范围窄以及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燃氢灶具,包括燃烧灶、防回火装置、低压固态储氢瓶以及一体式供氢减压阀。所述燃烧灶的输氢管的进氢口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的出氢口,所述低压固态储氢瓶通过所述一体式供氢减压阀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的进氢口。
[0011]可选地,所述燃烧灶包括支架和燃气管组。所述支架中部开设有圆形安装口,所述燃气管组安装在所述圆形安装口内,所述输氢管的出氢口连通所述燃气管组。
[0012]可选地,所述燃气管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氢气管、混合管和氧气管。所述氢气管与所述混合管连通,所述混合管与所述氧气管连通,所述混合管的顶部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火焰喷射口。所述氢气管与所述输氢管的出氢口连通,所述氧气管固定于所述圆形安装口。
[0013]可选地,所述氢气管与所述混合管二者的连接处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连
通孔,所述氧气管与所述混合管二者的连接处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孔一一错位布置。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的直径为2~4mm。
[0015]可选地,所述氢气管的内径为5~8mm,所述混合管的内径为10~16mm,所述氧气管的内径为7.5~12mm。
[0016]可选地,所述混合管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0017]可选地,所述圆形安装口的外侧沿其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支撑件。
[0018]可选地,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本体和多个隔片。所述本体内开设有U型腔体,所述U型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线腔体、弧形腔体和第二直线腔体。所述第一直线腔体的开口作为所述防回火装置的进氢口通过进氢接头连通所述一体式供氢减压阀,所述第二直线腔体的开口作为所述防回火装置的出氢口通过出氢接头连通所述输氢管的进氢口。多个所述隔片均匀地并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线腔体和所述第二直线腔体内,转动轴线横向定向。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腔体和所述第二直线腔体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与多个所述隔片一一对应,所述隔片能够转动至其自由端抵接所述凸部。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家用燃氢灶具,通过低压固态储氢瓶的供氢方式,不仅能够提供高纯度的氢气,而且安全性高,便于移动和调控,能够适于家庭使用。通过一体式供氢减压阀能够将低压固态储氢瓶内的氢气压力调节到家用氢气压力后输送至燃气灶进行使用,以提高氢气利用率和安全性,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氢气流量,进而控制加热温度。通过防回火装置能够避免出现回火问题,提高安全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家用燃氢灶具能够适于各类家庭使用,适用范围广,并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燃烧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回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低压固态储氢瓶以及一体式供氢减压阀的主视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燃烧灶;11:支架;111:圆形安装口;112:支撑件;12:燃气管组;121:输氢管;122:氢气管;123:混合管;124:氧气管;125:输氧管;
[0028]2:防回火装置;21:本体;22:隔片;23:进氢接头;24:出氢接头;
[0029]3:低压固态储氢瓶;
[0030]4:一体式供氢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
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2]如图1
‑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家用燃氢灶具,包括燃烧灶1、防回火装置2、低压固态储氢瓶3以及一体式供氢减压阀4。燃烧灶1的输氢管121的进氢口连通防回火装置2的出氢口,低压固态储氢瓶3通过一体式供氢减压阀4连通防回火装置2的进氢口。
[0033]具体地,通过低压固态储氢瓶3的供氢方式,不仅能够提供高纯度的氢气,而且安全性高,便于移动和调控,能够适于家庭使用。通过一体式供氢减压阀4能够将低压固态储氢瓶3内的氢气压力调节到家用氢气压力后输送至燃气灶进行使用,以提高氢气利用率和安全性,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氢气流量,进而控制加热温度。通过防回火装置2能够避免出现回火问题,提高安全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家用燃氢灶具能够适于各类家庭使用,适用范围广,并且安全性高。
[0034]具体地,在本具体实施中,低压固态储氢瓶3内部采用AB2型或者AB5型固态储氢合金材料,具体为钛锰合金或者镧镍合金及其组成合金中的一种,其质量储氢密度可达1.5~1.8wt%,固态储氢合金材料可循环5000次,保持可逆储氢量可达90%。低压固态储氢瓶3的瓶身采用具有抗拉强度高且不与氢气在常温下反应的金属或者金属合金,瓶身外壁热效应在0~60℃。。并且其瓶体最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燃氢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灶(1)、防回火装置(2)、低压固态储氢瓶(3)以及一体式供氢减压阀(4);所述燃烧灶(1)的输氢管(121)的进氢口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2)的出氢口,所述低压固态储氢瓶(3)通过所述一体式供氢减压阀(4)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2)的进氢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氢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灶(1)包括支架(11)和燃气管组(12);所述支架(11)中部开设有圆形安装口(111),所述燃气管组(12)安装在所述圆形安装口(111)内,所述输氢管(121)的出氢口连通所述燃气管组(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燃氢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组(1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氢气管(122)、混合管(123)和氧气管(124);所述氢气管(122)与所述混合管(123)连通,所述混合管(123)与所述氧气管(124)连通,所述混合管(123)的顶部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火焰喷射口;所述氢气管(122)与所述输氢管(121)的出氢口连通,所述氧气管(124)固定于所述圆形安装口(1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燃氢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管(122)与所述混合管(123)二者的连接处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所述氧气管(124)与所述混合管(123)二者的连接处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孔一一错位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晶,黄翠华,李海文,张宝林,傅江波,付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京氢未来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