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54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27
本申请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本余热利用设备的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内活动设有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并与第二余热回收单元之间形成收容间隙,且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内设有收容腔,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分别用于收容不同温度的煤矸石粉料,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转动时,带动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内的煤矸石粉料同步移动以实现热交换。本申请提供的余热利用设备可以同时接收活化后具有高温的煤矸石粉料,以及待活化的处于常温的煤矸石粉料,在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同时转动时,常温的煤矸石粉料充分吸收高温的煤矸石粉料的热量,升温以实现活化前预热的目的,同时也能给高温的煤矸石粉料有效降温。降温。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余热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矸石是煤炭生产中的副产品之一,由于煤矸石是火山灰质混合材料,自身几乎没有水硬性胶凝材料,因而需要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激发下,改变煤矸石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从而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能。
[0003]煅烧加热是激发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目的是利用高温下煤矸石微观结构中各微粒产生剧烈的热运动,脱去矿物中的结合水、钙、镁、铁等阳离子重新选择填隙位置,形成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玻璃相结构,从而使烧成后的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达成活化的目的。在活化加热的过程中,煤矸石需要大量的热量,但是只有一部分热量被吸收,剩余热量大部分无法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0004]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在活化加热煤矸石的过程中将无法有效利用的这一部分热量转移至了其他的工序中,例如增加送风管道对热风进行输送,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但是,活化后的煤矸石温度很高,这一部分的热能不仅往往被人忽视,反而还需要额外的冷源对其进行降温,另外以往的热能利用方式往往在运输过程中热损耗很大,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活化加热煤矸石的过程中,热能利用不彻底而造成能源浪费、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其包括:
[0007]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其内活动设有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并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之间形成收容间隙,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内设有收容腔;
[0008]驱动单元;其中,
[0009]所述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分别用于收容不同温度的煤矸石粉料,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转动,以带动所述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内的煤矸石粉料同步移动以实现热交换。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的一端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有第一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呈圆台形,以用于引导进入所述进料口的煤矸石粉料流入至所述收容间隙内。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内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挡片,所述挡片呈弧形并倾斜设置,以用于引导进入所述进料口的煤矸石粉料流向所述第一引导件。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内设有至少一位于所述收容间隙内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三根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的外壁滚动连接。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设有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且该端上转动连接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二引导件呈圆台形,以用于引导进入所述进料通道的煤矸石粉料流入至所述收容腔内。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均呈圆筒状,且内壁均设有至少一螺旋设置的推进条,所述推进条用于在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转动时,分别驱动所述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内的煤矸石粉料定向移动。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并用于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转动。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利用设备包括作业台,所述作业台的一端固定有所述进料组件,所述作业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并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滚动连接。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和轴承,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滚轮,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上,并与所述滚轮滚动连接。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用于利用上述的余热利用设备实施,其步骤包括:
[0019]分别向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内注入不同温度的煤矸石粉料;
[0020]驱动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转动,以带动所述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内的煤矸石粉料同步移动以实现热交换。
[002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设备,由于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内活动设有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并与第二余热回收单元之间形成收容间隙,且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内设有收容腔,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分别用于收容不同温度的煤矸石粉料,使得驱动单元分别驱动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转动时,带动收容间隙和收容腔内的煤矸石粉料同步移动以实现热交换,因此,本余热利用设备可以同时接收活化后具有高温的煤矸石粉料,以及待活化的处于常温的煤矸石粉料,在第一余热回收单元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同时转动时,常温的煤矸石粉料能充分吸收高温的煤矸石粉料的热量,升温以实现活化前预热的目的,同时也能给高温的煤矸石粉料有效降温,另外,本余热利用设备直接接收高温活化后的煤矸石粉料,尽可能降低了热量利用中的热量损耗,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利用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利用设备在出料方向的侧视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利用设备的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0

收容间隙,11

进料口,12

第一引导件,13

挡片,14

支撑杆,2

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0

收容腔,21

进料组件,210

进料通道,211

第二引导件,3

驱动单元,30

第一驱动齿轮,31

第二驱动齿轮,4

作业台,40

第二支撑组件,400

支撑台,401

轴承,402

滚轮,403

限位凸块,5

推进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其内活动设有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并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之间形成收容间隙(10),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内设有收容腔(20);驱动单元(3);其中,所述收容间隙(10)和收容腔(20)分别用于收容不同温度的煤矸石粉料,所述驱动单元(3)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和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转动,以带动所述收容间隙(10)和收容腔(20)内的煤矸石粉料同步移动以实现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的一端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内设有第一引导件(12),所述第一引导件(12)呈圆台形,以用于引导进入所述进料口(11)的煤矸石粉料流入至所述收容间隙(10)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内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挡片(13),所述挡片(13)呈弧形并倾斜设置,以用于引导进入所述进料口(11)的煤矸石粉料流向所述第一引导件(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内设有至少一位于所述收容间隙(10)内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三根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的外壁滚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单元(2)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单元(1)设有所述进料口(11)的一端,且该端上转动连接有进料组件(21),所述进料组件(21)包括进料通道(210),所述进料通道(210)的出口处设有第二引导件(211),所述第二引导件(211)呈圆台形,以用于引导进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胡俊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碳谷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