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39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包括:一至多个培养室,每一个所述培养室的内部限定出用于置放软组织的培养腔,并具有与所述培养腔相连通的穿线通孔;与所述培养室一一对应的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重物和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与重物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培养腔内的软组织连接,所述重物适于通过所述线绳对软组织进行拉伸;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具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被构成为上下移动而支撑或者悬空所述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通过调节重物的重量对培养室中的软组织进行设定大小力的拉伸,能够使软组织承受与生理状况下相似的拉力,并且可以适于对1至多根软组织进行拉伸。至多根软组织进行拉伸。至多根软组织进行拉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肌腱和韧带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其中肌腱连接肌肉和骨,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传递给骨,实现身体运动功能;韧带将骨和骨连接起来,确保了关节稳定性,因此肌腱和韧带需要拥有很高的抵抗张性能才能满足正常生理活动所需。日常运动锻炼、工作中,肌腱和韧带经常发生损伤,它们自身修复能力有限,许多肌腱韧带损伤后通常难以自行修复,尤其是大节段损伤的肌腱韧带以及处于滑液环境中的肌腱韧带。
[0003]目前临床肌腱和韧带修复方法主要有自体肌腱移植、异体肌腱移植和人工肌腱,自体移植采用伤者自身有限可移植的肌腱修复肌腱或韧带,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会对原先正常部位造成伤害,而且术后恢复时间很长。异体移植需要新鲜组织,新鲜组织的获取和长期保存对开展临床治疗造成极大挑战。目前临床也使用一些由非降解材料制成的人工韧带,然而这些人工韧带临床结果欠理想,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材料组织相容性较差、组织渗透性低、反复受力导致韧带应力点永久变形、材料疲劳引起断裂等。
[0004]有文献报道(Hannafin等,Journal ofOrthopedic Research,1995,13:907

914),体外培养新鲜肌腱,如果对培养的肌腱施加拉力,能够长时间保持肌腱活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动态培养为体外较长时间保存有活性的异体肌腱和韧带提供了可能。此外,随着科学的发展,组织工程肌腱有望成为未来肌腱韧带移植体的重要来源,然而,用于修复肌腱和韧带的组织工程肌腱需要很强的力学性能,而且要保证组织工程肌腱中的细胞能够在体内严酷的环境存活和生长。为了增强组织工程肌腱力学性能,让细胞能够迅速适应移植后体内的环境,组织工程肌腱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在特制的培养装置中进行力学训练。
[0005]在相关技术中,肌腱组织体外培养装置均涉及在培养肌腱或组织工程肌腱时,对组织施加力学作用,但是所用培养器设计复杂,拓展至多个样本的难度大,难以对多个组织同时施加不同大小的作用力,而且培养污染概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可以通过重物的自重对培养室中的软组织进行拉伸,能够使得组织承受与生理状况下相似的拉力,并且可以适于对多根软组织同时进行不同大小拉力的拉伸。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包括:一至多个培养室,每一个所述培养室的内部限定出用于置放软组织的培养腔,并具有与所述培养腔相连通的穿线通孔;与所述培养室一一对应的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重物和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与重物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培养腔内的软组织连接,所述重物适于通过所述线绳对软组织进行拉伸;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具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被构成为上下移动而支撑或
者悬空所述重物。
[0009]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被配置为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的升降台适于支撑所有所述拉伸机构的所述重物。
[0010]可选地,所述重物被配置为自身重量能够被调整。
[0011]可选地,所述拉伸机构还包括适于改变所述线绳延伸路径的滑轮,以使所述线绳的延伸路径适配所述培养室的位置及角度。
[0012]可选地,所述线绳具有连接软组织的第一端、及连接所述重物的第二端,所述滑轮包括相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线绳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穿线通孔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并在所述第二滑轮向下延伸并连接所述重物。
[0013]可选地,多个所述培养室并行排列,所述拉伸机构与所述培养室一一对应地排列,多个所述拉伸机构所具有的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同一长轴上、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另一同一长轴上。
[0014]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沿重力方向的移动,所述马达的输出功率及输出轴旋转方向能够被调节。
[0015]可选地,所述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马达电连接而能够控制所述马达的输出功率及输出轴旋转方向。
[0016]可选地,所述培养室包括:容器,具有安装开口和所述培养腔,所述培养腔用于安置软组织、盛放培养液;内置支架,设在所述培养腔内,所述内置支架的远离所述安装开口的一端适于使软组织被固定;以及容器盖,盖设在所述安装开口以限位住所述培养腔内的软组织,所述穿线通孔位于所述容器盖。
[0017]可选地,所述内置支架靠近所述安装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盖相抵接,所述内置支架远离所述安装开口的一端被构成为通过线绳与软组织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9]一、通过培养室对其内部的软组织进行培养;拉伸机构包括的重物由于重力能够通过线绳对培养室内的软组织进行拉伸,由于重物的上下移动能够使得线绳所受的力呈现波形变化,所以能够使得软组织受到与生理状态类似的力;
[0020]二、动力机构的升降台可以支撑或者松开重物,从而使得重物位移而改变其对线绳等的力、以及不再支撑重物而使其自身重量全部作为对培养室内的软组织的作用力,重物的自重便是对软组织的最大的拉伸力,因此可以免去用来检测拉伸力的力传感器,可以达到简化装置结构的有益效果;
[0021]三、由于本产品具有一至多个培养室以及拉伸机构,并且培养室与拉伸机构一一对应,因此可以对一至多根软组织进行拉伸、培养;
[0022]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数量值的培养室以及拉伸机构,也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培养室以及拉伸机构进行数量上的扩展;
[0023]五、不同拉伸机构重物的重量可以互相不同,从而可以对不同的软组织同时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力;
[0024]六、通过控制升降台的移动速度以及方向,可以改变对软组织的拉伸频率;
[0025]七、通过互相独立的培养室对不同的软组织进行培养,可以避免相互影响和容易发生培养污染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侧视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单根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多根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多根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的培养室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标记:
[0032][0033]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至多个培养室,每一个所述培养室的内部限定出用于置放软组织的培养腔,并具有与所述培养腔相连通的穿线通孔;与所述培养室一一对应的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重物和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与重物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培养腔内的软组织连接,所述重物适于通过所述线绳对软组织进行拉伸;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具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被构成为上下移动而支撑或者悬空所述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被配置为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的升降台适于支撑所有所述拉伸机构的所述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被配置为自身重量能够被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还包括适于改变所述线绳延伸路径的滑轮,以使所述线绳的延伸路径适配所述培养室的位置及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组织动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绳具有连接软组织的第一端、及连接所述重物的第二端,所述滑轮包括相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线绳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穿线通孔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并在所述第二滑轮向下延伸并连接所述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雨龙朱少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