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立体声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20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导频制立体声编码器电路。利用了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来实现立体声编码。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两种实用线路。同传统的编码器相比,电路简单得多,可靠性也较高。同时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开关切换,能方便地实现编、解码兼用的实用线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立体声调制器等设备。普通收录音机采用编、解码兼用线路后,仅需增加很少电路即可实现立体声收、发两用。各机之间,就可交换节目。(*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出的将两个声道音频信号合成为便于传输的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的编码器,采用一种新的编码电路形式,并且能够同普通的立体声解码器兼用。它适用于立体声调制器、立体声广播发射机、立体声信号发生器及通信系统等方面。目前在立体声调制器等设备中,所用的立体声编码器电路,主要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电路构成较复杂,且复杂程度随着性能要求的提高而增加。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较为简单、可靠,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条件,便于应用的实用编码器电路。并且由于简化了电路,还能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普通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来实现把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合成为一个便于传输的立体声复合信号的编码功能。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S(t),可由下式表示S(t)=(L+R)+(L-R)cosWt+Pcos(Wt/2)式中L为左声道信号,R为右声道信号,W为38KHZ立体声付载波,(W/2)为19KHZ导频信号,P为导频相对幅度。对于解码器,一是要从送入的立体声复合信号中取出19KHZ的导频信号,处理加工后得到同步解调所必需的38KHZ付载波。二是用得到的付载波对复合信号中的(L-R)cosWt分量进行同步解调,从而得到(L-R)信号。三是通过矩阵电路分别得到L和R信号。其中同步解调的过程,从数学意义上讲,就是将(L-R)cosWt分量与恢复的付载波cosWt相乘的过程。当然,需要的只是相乘产物中较低频率的(L-R)分量。而对于编码器,就是要将通过矩阵电路得到的(L-R)信号去调制一个编码器本身产生的基准付载波,然后加上一定比例的导频信号和(L+R)信号。从数学意义上讲,调制的过程也就是(L-R)信号与付载波cosWt相乘的过程。因此,利用一个模拟乘法器就能实现幅度调制。普通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必然包括同步解调器(乘法器),付载波振荡器,分频器等电路。为了实现编码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乘法器完成调幅的功能;利用其中的振荡器和分频器等电路可以得到所需的付载波和导频信号。最后,只要将(L+R)信号与调幅得到的(L-R)cosWt分量和导频信号混合,就可以得到立体声复合信号。附图1所示的是一个典型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内部框图及其外围电路。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1)内部由压控振荡器(2),鉴相器(3)、(4),二分频器(5)、(6)、(7),稳压器(8),双平衡乘法器(9),立体声开关电路(10)等组成。图中Vc为正电源,Ci为立体声复合信号输入端,L1为左声道音频信号输出端,R0为右声道音频信号输出端,TP为导频信号测试点,P1、P2~P16为集成电路各引脚。对每种具体的集成电路,会有不同的排列和引脚个数。图2所示的就是本技术所要提出的利用了普通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1)的立体声编码器。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编、解码器都应用了集成电路(1),外围电路变化也不大。主要的区别就是原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都赋予了新的用途。右声道输入音频信号Ri和左声道音频输入信号Li通过由晶体管T1等组成的矩阵电路,分别得到迭加信号(L+R)和两声道差值信号(L-R)。将(L-R)信号送入集成电路(1)第二脚P2,即送入内部的双平衡模拟乘法器的输入端。电位器W1和电容器C1为内部压控振荡器(2)外接RC回路,调节W1可改变振荡频率。压控振荡器本身产生76KHZ信号,经内部二分频器(5)变成38KHZ付载波信号,再通过立体声开关(10)送入双平衡乘法器(9),从乘法器(9)输出端也就是集成电路(1)的第四脚P4或第五脚P5上,就可以得到被(L-R)信号调幅的付载波信号。压控振荡器(2)产生的76KHZ信号通过二分频器(5)、(6)、(7),变成19KHZ信号。集成电路(1)的P12原来是用来监测19KHZ导频信号的,现在则从该点取出19KHZ信号作导频信号,同被(L-R)信号调幅后的付载波信号以及(L+R)信号,按一定比例混合,最后从编码器输出口C0上就可以得到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还需要说明的几点是,压控振荡器(2),实际上工作在自由振荡的状态,振荡频率主要由W1和C1决定。为保证其正常工作,鉴相器(3)输出控制信号应为零或恒定值。另一点是,在原来的解码器中,导频信号从P13送入内部的鉴相器(4),同二分频器(7)送来的19KHZ本振信号鉴相,得到一定大小的直流信号去控制立体声开关电路,并且仅当送入的导频信号达到一定的大小后才能触发立体声开关电路,使得振荡器及分频器送来的38KHZ付载波顺利通过立体声开关电路,而送入双平衡乘法器。为此,在作编码应用时,必须将P12输出的19KHZ信号分压后送入P13,即送入鉴相器(4)的输入端。还有一点,集成电路(1)内部的双平衡乘法器(9)实际上包含了矩阵电路,故输出中除了所需的(L-R)cosWt分量外,还含有(L-R)分量。因此,其输出须通过一个滤波网络来滤去其中较低频率的(L-R)分量,图中R1、C3、C4组成了一个带通滤波网络。原来集成电路内双平衡乘法器外接平衡调整电位器W2现在用来调整双平衡乘法器的载波泄漏。附图2所示的电路,能够完整地实现编码的功能,性能指标可以满足一般场合的应用。但如果要用于要求较高的开路广播或闭路传输系统,还须解决导频和付载波频率稳定度的问题。图3所示的电路,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的高频率稳定度的立体声编码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相当高的频率稳定度。在图3中,外接一个19KHZ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1),其输出一是作导频信号同(L-R)cosWt信号和(L+R)信号混合,形成立体声复合信号。二是送至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1)的P13,以作为基准的19KHZ信号。利用集成电路内的锁相环路,使其振荡回路工作在锁相状态。这样就能保证送入双平衡调制器的付载波信号同导频信号有严格对应的频率、相位关系。为了实现锁相,还须恢复鉴相器(3)外接的RC网络。同时送入的导频信号将保证内部的立体声开关电路处于开启的状态。如果还要进一步提高左、右声道的平衡度,可以在双平衡调幅器的输出端将原来的RC滤波网络改成多阶的LC带通滤波器(12)。在图1和图2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电路结构的差异是不大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同步开关的切换,分别实现解码和编码的功能。附图4给出了这样一种编、解码兼用的线路。图中K1、K2~K6为同步的编、解码选择开关。开关拨向端点D为解码,拨向端点E为编码。对于普通的收录音机,解码器部分如果改成图4的电路,再加上一个简单的频率调制电路,就能实现接收立体声节目和发射立体声节目兼用。图中RF为射频输出,既可以通过天线开路发射,也可利用电缆进行闭路传输。作为一个应用,多台具有这种功能的收录音机之间就能实现简单的双向通讯,交换节目。图4所示的编、解码兼用电路,也可象图3所示电路那样,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以提高频率稳定度。还有在调幅输出端,可将RC网络改成LC多阶滤波网络,以提高两声道平衡度。本技术提出的编码电路,同一般分立器件构成的编码器相比,调整点很少,因此部分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所用集成电路的质量。而一般的编码器,则可以通过增加电路、可调器件和仔细调整,获得较高的性能。对于某些型号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可能不具有导频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的导频制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由普通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等部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导频制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由普通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等部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集成电路内部振荡器工作在自由振荡状态,频率由外接的电位器W1和电容器C1调节,并且使鉴相器(3)不工作,输出控制信号为零或恒定值。3.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形成复合信号所需的导频信号系从原集成电路导频监测点取出。4.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将原集成电路导频监测点的导频信号送入鉴相器(4)输入端,并且鉴相器(4)另两个端口应接上适当的电容,以使得立体声开关、鉴相器(4)处于合适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在集成电路内双平衡乘法器输出端须接一带通滤波网络,可以是RC网络,也可以是LC网络。6.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原来集成电路内双平衡乘法器外接平衡调整电阻改用来调整载波泄漏。7.一种新的高性能导频制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由普通的锁相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及晶体振荡器等部件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基准导频信号由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集成电路内部压控振荡器同送入的导频锁相,因此鉴相器(3)的两个端口应外接RC网络,且压控振荡器应外接RC回路。9.根据权利要求7提出的立体声编码器,其特征是在集成电路内双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远
申请(专利权)人:顾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