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14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属于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包括可退式卡瓦打捞筒、密封芯轴、密封装置和油管,其中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外筒、密封活塞、推环和膨胀胶筒,所述卡瓦式打捞筒位于所述密封芯轴上端,与所述密封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连接处套设有所述密封装置,具体的,所述密封外筒套设在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插接处,所述密封外筒内腔套设有所述推环,所述推环两侧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套设有所述密封活塞,且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推环相抵,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有所述膨胀胶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具有密封性强的优势,提高工作人员作业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
,具体涉及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油气井的检修过程中,连续油管作业机因其操作方便、作业时间短、经济效益显著,其运用越来越多。随着连续油管装置的推广应用,连续油管断裂在油气井中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连续油管呈现有外径小、壁薄、挠性大、易变形的特点,且连续油管断裂后形状多为不规则形状,因此,采用常规的打捞方式作业受到限制,导致打捞效果不佳,打捞成功率低。
[0003]现有文献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916961.7,名称为一种连续油管打捞筒,其通过在打捞筒内壁设置旋转牙块,实现了打捞油管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打捞筒密封性差,只能满足将油管打捞操作,而不能保持密封,以便于后续洗井等操作;(2)打捞筒回接方式缺乏有效的锁定结构,受压力作用时管柱可能会发生窜动,影响密封效果容易打捞失败。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实现对断裂油管的高效打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管打捞筒密封性差,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包括可退式卡瓦打捞筒、密封芯轴、密封装置和油管,所述卡瓦式打捞筒位于所述密封芯轴上端,与所述密封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油管上端插设在所述密封芯轴下端,且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连接处套设有所述密封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外筒、密封活塞、推环和膨胀胶筒,所述密封外筒套设在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插接处,所述密封外筒内腔套设有所述推环,所述推环两侧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套设有所述密封活塞,且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推环相抵,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有所述膨胀胶筒;
[0009]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密封外筒上的所述螺纹开孔,所述螺纹开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活塞包括远离所述推环的密封部和靠近所述推环的缩径部,所述密封部内壁与所述密封芯轴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部外壁与所述密封外筒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缩径部与所述推环相抵,受压时,所述缩径部在所述密封外筒内沿上下方向活动推动所述推环挤压所述膨胀胶筒。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外筒上端与所述密封芯轴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外筒下端呈90度弯曲向内侧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内环与所述油管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胶筒包括中胶筒和边胶筒,所述中胶筒位于两个所述边胶筒中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O型圈包括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和第三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绕于所述密封芯轴和密封外筒之间,所述第二O型圈绕于所述密封芯轴和密封部内壁之间,所述第三O型圈绕于所述密封部外壁和密封外筒内壁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缩径部与密封外筒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缩径部和密封芯轴之间留有空隙。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面设置为环形喇叭口。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一、采用了O型圈和密封装置,回接后可以上下活动插接油管且起高压密封作用,密封性好;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类井的套管回接。
[0017]二、密封装置内设置有膨胀胶筒,实现了防止回接油管受压力上窜,稳定性高,防止插入油管后转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密封装置示意图;
[0022]图中:1.可退式卡瓦打捞筒;2.密封芯轴;3.密封装置;301密封外筒;302螺旋开孔;303密封活塞;3031密封部;3032缩径部;304推环;305膨胀胶筒;3051边胶筒;3052中胶筒;306第一O型圈;307第二O型圈;308第三O型圈;4.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差,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等问题,通过本申请的结构,实现了插接油管密封性好,锁定结构稳定性高,避免了油管插入后转动等问题。
[0025]如图1,具体的,包括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密封芯轴2、密封装置3、油管4,其中,卡瓦式打捞筒1位于密封芯轴2上端,与密封芯轴2可拆卸连接;油管4上端插设在密封芯轴2下端,且密封芯轴2和油管4连接处套设有密封装置3。此实施例中,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与密封芯轴2可拆卸连接,便于依照井内油管4尺寸选择对应尺寸密封装置3;油管4穿过密封装置3内腔并且上端插设在密封芯轴2下端。
[0026]其中,密封装置3包括密封外筒301、螺纹开孔302、密封活塞303、推环304和膨胀胶筒305,所述密封外筒301套设在所述密封芯轴2和所述油管4插接处,所述密封外筒301内腔套设有所述推环304,所述推环304两侧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套设有所述密封活塞303,且所述密封活塞303与所述推环304相抵,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有所述膨胀胶筒305。
[0027]其中,所述密封外筒301上还设有螺旋开孔302,所述螺纹开孔302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具体的,螺纹开孔302用于安装试压接头,连接试压泵向第一腔室加压;
[0028]本申请的密封装置3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密封活塞303包括远离所述推环304的密封部3031和靠近所述推环304的缩径部3032,所述密封部3031内壁与所述密封芯轴2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部3031外壁与所述密封外筒301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缩径部3032与所述推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退式卡瓦打捞筒、密封芯轴、密封装置和油管,所述卡瓦式打捞筒位于所述密封芯轴上端,与所述密封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油管上端插设在所述密封芯轴下端,且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连接处套设有所述密封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外筒、密封活塞、推环和膨胀胶筒,所述密封外筒套设在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插接处,所述密封外筒内腔套设有所述推环,所述推环两侧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套设有所述密封活塞,且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推环相抵,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有所述膨胀胶筒;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密封外筒上的螺纹开孔,所述螺纹开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包括远离所述推环的密封部和靠近所述推环的缩径部,所述密封部内壁与所述密封芯轴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部外壁与所述密封外筒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缩径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冯文龙孟祥斌杨树江高焕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实奇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