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54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该抛光液的质量百分组成为二乙醇胺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研磨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季铵化合物的碱性的铜化学机械抛光液。

技术介绍

[0002]金属铜作为互连布线是集成电路常用互连方式。硅通孔可以实现芯片Z向的垂直导通,是新兴的芯片三维封装技术,有效提高芯片的集成能力。硅通孔内一般填充金属铜作为互连层。无论是作为互连线还是硅通孔导线,金属铜都需要进行化学机械抛光。碱性抛光液主要利用有机胺、有机酸等强刻蚀剂与铜反应抛光金属铜,而为了减弱强刻蚀剂的刻蚀作用,获得可控的腐蚀速度和良好的铜表面质量,往往需要在抛光液中加入刻蚀力更弱的成分作为抛光缺陷抑制剂。有时碱性抛光液pH值需要保持稳定的数值,以便保持工件去除率的稳定。而抛光液中pH值是衡量一种抛光液体性能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pH值对抛光液内的磨料粒度分布、粒径大小、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对磨料的分解与溶解、被抛表面刻蚀及氧化膜的形成、悬浮度(胶体稳定性)等方面,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抛光液的pH值。当pH值发生偏离预设值时,抛光液的材料去除速率容易不稳定,铜晶圆表面划伤、沾污缺陷容易增多,晶圆的粗糙度容易变大。抛光液的pH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某些碱性抛光液成分在抛光时产生水解作用而消耗,或者在实际抛光时与溶入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而中和。在每次添加抛光液后,pH值的变化最为剧烈。另外,有些抛光液的pH值在抛光液运输和储存阶段随时间而漂移,主要是因为抛光液中的成分有可能发生氧化分解反应而改变。
[0003]氢氧化铵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称为季铵碱。季铵碱是一类通式为R4NOH的化合物,式中R为四个相同或不相同的脂烃基或芳烃基。分子结构与氢氧化铵相似,可看作是后者NH
4+
中氢被取代而得的衍生物,具强碱性,易潮解,易溶于水并发生100%电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胆碱、甜菜碱,就是天然的季铵碱。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三甲基乙基氢氧化铵等也属于季铵碱。季铵碱对被抛光的金属材料如铜材料,具有轻柔刻蚀作用,常作为铜抛光液中腐蚀缺陷抑制剂,配合具有强螯合作用的羟胺、乙二胺、EDTA等有机胺类或羧酸类、膦酸类、磺酸类有机酸类构成的强刻蚀剂使用而加入到抛光液中。有机季铵盐在水中可以产生水解得到季铵碱,可以起到替代季铵碱作用,所以常常被加入到抛光液中。
[0004][0005]专利CN104250816B、CN111732897A使用胆碱或胆碱盐加入抛光液体系,专利109251673A、CN102337079B、US2006014390使用有机季铵碱加入抛光液体系,都获得了较好
的金属铜刻蚀效果。但是季铵碱在pH值为7.5

10的弱碱性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为胺,造成溶液pH漂移波动。溶液pH漂移波动,继而会引发磨料粒度分布,粒径大小,均匀性,最终甚至导致铜抛光液出现分层、凝胶;晶圆抛光后出现划伤、碟形坑过大、粗糙度过大等一些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该抛光液在含有季铵碱的碱性的铜抛光液中,加入少量的二乙醇胺(DEA)作为碱性抛光液pH稳定剂,二乙醇胺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既可以防止季铵碱水解、分解引起pH波动,也可以吸收空气中溶入抛光液的二氧化碳、吸收溶液中偶然出现的H
+
离子,避免因pH波动造成磨料平衡电位的改变,引起的磨料团聚、分层,而磨料分散性的改变,会造成抛光表面的划伤、沾污、大粗糙度等。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含有季铵碱的碱性的铜抛光液的pH值稳定性,防止磨料分层、凝胶、颗粒直径长大,降低抛光缺陷。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该抛光液的质量百分组成为二乙醇胺0.05

1%、磨料3

6%、季铵化合物0.1

2%、铜强刻蚀剂8

13%,余量为去离子水;抛光液pH值为7.5

10;
[0009]所述的抛光液还包括质量百分比0.01

0.5%的黄原胶;
[0010]所述的磨料为粒径60~100nm的二氧化硅或硅溶胶。
[0011]所述的季铵化合物为季铵碱或季铵盐;季铵碱的通式为R4NOH;季铵盐的通式为R4NX;其中,四个烃基R可以相同,也可不同;X为F

、Cl

、Br

、I

、NO3‑
、SO
42

、HSO4‑
或RCOO


[0012]季铵碱具体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三甲基乙基氢氧化铵、甜菜碱或胆碱;季铵盐具体为四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硫酸铵、四甲基硝酸铵、四甲基醋酸铵、三甲基甘氨酸盐酸盐、胆碱碳酸盐、胆碱碳酸氢盐或胆碱盐酸盐。
[0013]所述的铜强刻蚀剂为有机羧酸、有机膦酸、有机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体为有机胺可以是乙胺、乙二胺、羟乙基乙二胺、四羟乙基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为乙二胺、甘氨酸或二者的组合物。
[0014]所述的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磨料、季铵化合物、二乙醇胺、铜强刻蚀剂,分别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同时进行搅拌,制成各自的稀释溶液;
[0016](2)将稀释后的季铵化合物、二乙醇胺、铜强刻蚀剂溶液,搅拌下依次加入到磨料的水溶液中;
[0017](3)再加入去离子水接近定量,用调节pH到额定值,余量用去离子水补齐;
[0018]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kOH溶液或乳酸。
[0019]所述的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应用,用于铜镀膜晶圆、铜布线晶圆或者硅通孔铜互连晶圆。
[0020]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为:
[0021]本专利技术在碱性抛光液中加入少量的二乙醇胺(DEA)作为pH稳定剂,由于二乙醇胺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清除溶液里的氧自由基,既可以防止季铵碱水解、分解引起pH波动,也可以吸收空气中溶入抛光液的二氧化碳、吸收溶液中偶然出现的H
+
离子,避免因pH波
动造成磨料平衡电位的改变,引起的磨料团聚、分层。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加入二乙醇胺的抛光液,可以防止磨料Zeta电位变化,防止磨料出现分层、凝胶、颗粒直径长大,维持磨料的稳定,降低划伤、沾污、雾状缺陷、大粗糙度等抛光缺陷,有效提高碱性抛光液的储存寿命;稳定保持50天,pH波动基本可以忽略,波动范围在0~0.15之间;而不加入二乙醇胺的抛光液,稳定范围在5天以内,而5天之后波动范围逐渐加剧,在第50天,pH波动达到0.65,即季铵碱有效成分已经开始分解。
附图说明:
[0024]图1磨料为粒径80纳米二氧化硅的SEM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其特征为该抛光液的质量百分组成为二乙醇胺0.05

1%、磨料3

6%、季铵化合物0.1

2%、铜强刻蚀剂8

13%,余量为去离子水;抛光液pH值为7.5

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其特征为所述的抛光液还包括质量百分比0.01

0.5%的黄原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碱性化学机械抛光液,其特征为所述的季铵化合物为季铵碱或季铵盐;季铵碱的通式为R4NOH;季铵盐的通式为R4NX;其中,四个烃基R可以相同,也可不同;X为F

、Cl

、Br

、I

、NO3‑
、SO
42

、HSO4‑
或RCOO

;季铵碱具体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三甲基乙基氢氧化铵、甜菜碱或胆碱;季铵盐具体为四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檀柏梅石芸慧王帅刘彬郑涛董延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