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及输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33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包括接头座和第一接头管,第一接头管包括第一穿刺端部以及布设于第一穿刺端部内的内塞,第一接头管包括:第一壳体,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内塞;第一上密封部,与第一壳体的上端部一体成型,用于密封第一容纳腔的上端开口;下抵压边,与第一壳体的下端部一体成型并弯折布设,用于通过热压弯折成型以与第一上密封部配合抵紧固定内塞;下密封膜,焊接附着于下支撑边的下端面上,用于密封第一容纳腔的下端开口。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输液袋。包括上述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输液袋。包括上述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输液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及输液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注接头
,特别地,涉及一种热压内覆膜式接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输液袋。

技术介绍

[0002]输液袋的开口通常采用输注接头进行密封,输注接头由接头座和接头管两部分组成,由接头座密封输液袋的开口,由接头管对输注针进行穿刺导向,输液袋通常倒挂使用,以利用重力驱使药液自然输注,因此,为了防止药液泄漏,接头管内设置有内塞,以在输注针穿刺后抱紧输注针,实现输注针穿刺后的密封,并在拔出输注针后,内塞上输注针穿刺形成的穿刺孔在弹性作用下快速复合,实现输注针拔出后的密封。
[0003]而基于医疗产品对消毒杀菌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接头管中内塞的固定和密封十分关键,首先,内塞不能与外界环境接触,因为输注针穿刺内塞的过程中可能把病菌带入药液中,其次,内塞不能与药液接触,因为大部分材质的内塞一旦长时间接触药液就会污染药液,因此,为了装配内塞,现有的接头管常采用内管体和外盖体组合固定密封的方式,内管体内设置一体成型的内密封部支撑内塞并防止内塞与药液接触,外盖体抵压固定内塞并防止内塞与外界环境接触,但这种组合固定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内管体和外盖体的结构都相对复杂,其配套的成型模具价格困难,生产成本高,且为了保证密封性,相互连接固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高;2、内密封部随着内盖体的注塑一并成型,但内密封部会阻碍输注针的穿刺,若内密封部的厚度过大,输注针难以穿刺,若厚度小,注塑过程中易烧穿,因此,厚度控制精度要求高,注塑加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及输液袋,以解决现有的输液袋上的输注接头生产成本高,装配精度要求高,注塑加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包括接头座和第一接头管,第一接头管包括第一穿刺端部以及布设于第一穿刺端部内的内塞,第一穿刺端部包括:第一壳体,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内塞;第一上密封部,与第一壳体的上端部一体成型,用于密封第一容纳腔的上端开口;下抵压边,与第一壳体的下端部一体成型并弯折布设,用于通过热压弯折成型以与第一上密封部配合抵紧固定内塞;下密封膜,焊接附着于下支撑边的下端面上,用于密封第一容纳腔的下端开口。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进一步地,第一上密封部为易折帽或者拉环。
[0008]进一步地,下抵压边和第一壳体之间凹设有便于下抵压边热压时定长度和弯折成型的热压凹槽。
[0009]进一步地,下抵压边的壁厚为0.6mm

2.0mm。
[0010]进一步地,第一接头管还包括两个第一穿刺端部,两个第一穿刺端部沿第一接头
管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布,两个第一穿刺端部共用同一个第一接头管。
[0011]进一步地,接头还包括沿接头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两个第一接头管,两个第一接头管共用同一个接头座。
[0012]进一步地,第一接头管还包括第二穿刺端部,第一穿刺端部和第二穿刺端部沿第一接头管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布,第一穿刺端部和第二穿刺端部共用同一个第一接头管,第二穿刺端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用于与输注针密封连接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壳体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用于密封第二容纳腔的上端开口的第二上密封部,第二容纳腔的下端开口敞开。
[0013]进一步地,接头还包括与接头座连接的第二接头管,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沿接头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共用同一个接头座,第二接头管包括第三穿刺端部,第三穿刺端部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用于与输注针密封连接的第三容纳腔,第三壳体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用于密封第三容纳腔的上端开口的第三上密封部,第三容纳腔的下端开口敞开。
[0014]进一步地,接头还包括与接头座连接的第三接头管,第一接头管和第三接头管沿接头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接头管和第三接头管共用同一个接头座,第三接头管包括用于连接盖体的环形连接平台以及环形连接平台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的用于连通盖体的内腔的锥形孔。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输液袋,其包括上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接头座采用注塑工艺注塑获得,第一接头管随接头座的注塑一并成型,或者第一接头管单独注塑成型后,再采用焊接工艺将第一接头管焊接固定在接头座上,通过第一穿刺端部对输注针进行穿刺导向并容纳固定内塞,通过内塞实现输注针穿刺后的密封,通过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来容纳内塞,第一上密封部在注塑过程中随着第一壳体一并成型,以密封第一容纳腔的上端开口,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可防止内塞穿刺前与外界环境接触,第一壳体在注塑时轴向向下延伸形成未弯折的下抵压边,在内塞塞入第一容纳腔后,通过热压工艺使下抵压边朝内塞方向弯折,且下抵压边在热压折弯过程中基体密实度增加,基体强度、表面光滑度增加,弯折成型的下抵压边完全贴紧和包裹于内塞下表面,结构紧凑,可靠性高,通过采用焊接工艺将下密封膜焊接固定在下抵压边上,以密封第一容纳腔的下端开口,防止内塞穿刺前与药液接触,本方案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中,第一接头管注塑成型出第一容纳腔,再将内塞塞入第一容纳腔内,然后采用热压工艺形成弯折成型的下抵压边固定内塞,最后采用焊接工艺焊接下密封膜密封第一容纳腔,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接头管采用一套模具即可注塑成型,生产成本低,且无需装配,装配难度低,并通过下密封膜取代下密封部,大大降低了注塑加工的难度,同时便于输注针穿刺,医护人员使用方便,使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所示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所示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所示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剖视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所示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剖视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图9所示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剖视图;
[0030]图1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包括接头座(100)和第一接头管(200),第一接头管(200)包括第一穿刺端部(210)以及布设于第一穿刺端部(210)内的内塞(220),其特征在于,第一穿刺端部(210)包括:第一壳体(211),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212),第一容纳腔(212)用于容纳内塞(220);第一上密封部(213),与第一壳体(211)的上端部一体成型,用于密封第一容纳腔(212)的上端开口;下抵压边(214),与第一壳体(211)的下端部一体成型并弯折布设,用于通过热压弯折成型以与第一上密封部(213)配合抵紧固定内塞(220);下密封膜(215),焊接附着于下支撑边的下端面上,用于密封第一容纳腔(212)的下端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密封部(213)为易折帽或者拉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其特征在于,下抵压边(214)和第一壳体(211)之间凹设有便于下抵压边(214)热压时定长度和弯折成型的热压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其特征在于,下抵压边(214)的壁厚为0.6mm

2.0mm。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管(200)还包括两个第一穿刺端部(210),两个第一穿刺端部(210)沿第一接头管(200)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布,两个第一穿刺端部(210)共用同一个第一接头管(200)。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接头还包括沿接头座(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两个第一接头管(200),两个第一接头管(200)共用同一个接头座(100)。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压内覆膜式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管(200)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师宏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