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07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涉及电力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中控台,中控台的顶端前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路况识别摄像头,中控台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护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包括红外检测系统、驱动系统和空气吸取系统,红外检测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气体检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向电机带动螺纹柱在活动板底部的螺纹槽内旋转,经活动板和升降护板套接,竖直升降顶板增加巡检装置的水平视野,便于同时巡视多范围的场地,提高巡视工作效率,通过丁字杆的一端穿过升降护板和活动板,在装置未使用时,将设备折叠缩小体积,便于搬运携带提高便携性。带提高便携性。带提高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环境相对复杂的隧道中,电缆长期运行,时常出现老化、断股、磨损、腐蚀或小动物噬咬等问题,加之隧道环境恶劣,常年沉积有易燃有毒气体,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极有可能酿成火灾爆炸事故,损失惨重,所以,必须对隧道中的电缆定期检查维护,随时了解电缆运行情况及其周围环境,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供电安全,由于传统的人工检查方法效率低,且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因此,采用搭载红外设备的移动式履带机器对隧道电缆进行巡检,即保障了电能安全输送又促进智能电网建设。
[0003]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710854534.4中公开有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及导航方法,该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及导航方法,虽然,采用双履带移动式走行机构设计,可上下伸缩、旋转调整、360度无死角范围的云台设计,使机器人整体结构体积小,可调整范围大,监控无死角,并且采用四驱加履带设计,整个基座采用重量轻的铝合金材料,使驱动能力更强,增加了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采用多种检测传感器和射频卡识别装置,实现机器人的自动检测和自动导航功能,但是,该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及导航方法,在电力工程中使用时,装置体积不便于调节,体积较大一些狭窄的角落无法巡检,导致还遗留有安全隐患,未设置照明结构,在阴暗角落无法实际监测现场,且装置移动调控效果不好,降低巡检效率。
[0004]因此,提出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及系统,解决了,在电力工程中使用时,装置体积不便于调节,体积较大一些狭窄的角落无法巡检,导致还遗留有安全隐患,未设置照明结构,在阴暗角落无法实际监测现场,且装置移动调控效果不好,降低巡检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包括中控台,所述中控台的顶端前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路况识别摄像头,所述中控台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护板,所述中控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向体,所述转向体两端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多个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贯穿转向体并固定连接有驱动轮,多个所述驱动轮的外表面贴合连接有履带,所述底板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和定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控台的顶部贴合连接有升降护板,所述升降护板的内部底端贴合连接有活动板。
[0008]可选的,所述升降护板的一侧贴合连接有丁字杆,所述丁字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升降护板和活动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底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
[0009]可选的,所述转向电机的顶端输出轴端部和螺纹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护板的顶部铰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贴合连接有限位板。
[0010]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顶部铰接有伸缩柱,所述翻转板顶部位于伸缩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柱和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0011]可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贴合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微调马达,所述微调马达的输出轴端部贯穿安装板和照明灯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广角摄像机,所述顶板的顶部位于广角摄像机两侧固定连接有平视模块。
[0013]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红外检测系统、驱动系统和空气吸取系统,所述红外检测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气体检测系统,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撞系统、防偏移系统、折叠系统、反转系统、转向系统和测距模块。
[0014]可选的,所述空气吸取系统的输出轴连接有检测模块和报警系统,所述空气吸取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基座的输入端。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系统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所述折叠系统和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转向电机的启停。
[0016]可选的,所述防偏移系统用于连接平视模块,并将信号传递给驱动电机,所述防撞系统用于在防撞护板触碰时控制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启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及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中控台的前侧两端安装路况识别摄像头,便于在设备移动过程中避免防撞护板磕碰物体,降低设备的寿命,通过在底板的底部安装转向体,经底板内部的转向电机带动转向体内的定位杆转动,可在装置定位过程中旋转,对电力工程建设场地多角度监测,通过多个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经履带使装置移动位置,将装置前侧的单个驱动电机和驱动轮停止转动,使装置可以在多种不同路面移动转弯。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向电机带动螺纹柱在活动板底部的螺纹槽内旋转,经活动板和升降护板套接,竖直升降顶板增加巡检装置的水平视野,便于同时巡视多范围的场地,提高巡视工作效率,通过丁字杆的一端穿过升降护板和活动板,经螺母对丁字杆的一端固定,使升降护板跟随活动板移动,在装置未使用时,将设备折叠缩小体积,便于搬运携带提高便携性。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板连接伸缩柱的底部在限位槽内滑动,调节伸缩柱使翻转板的两端处于水平,通过复位弹簧连接顶板和翻转板,便于在设备使用后复位,经多个安装板将微调马达的一端固定,使照明灯跟随微调马达输出轴转动,便于对施工现场阴暗处照亮,提高电力工程中的巡检质量,经基座对广角摄像机安装固定,使平视模块检测装置路过的路
况,避免装置两侧受到撞击,造成设备内部零件损坏影响使用。
[002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央处理模块,在红外检测系统、驱动系统、气体检测系统、防撞系统、防偏移系统、折叠系统、反转系统、转向系统、测距模块、空气吸取系统、检测模块和报警系统的配合设置下,在装置移动过程中受到触碰时,操控设备纠正巡检路线,避免路况行走错误,导致设备损坏,进而达到对电力工程建设中有安全隐患区域全面巡检,防止工作人员工作时出现人身意外。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仰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A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B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主控系统示意图。
[0028]图中:1、中控台;2、路况识别摄像头;3、防撞护板;4、底板;5、转向体;6、驱动电机;7、驱动轮;8、履带;9、转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包括中控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1)的顶端前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路况识别摄像头(2),所述中控台(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护板(3),所述中控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向体(5),所述转向体(5)两端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多个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轴端部贯穿转向体(5)并固定连接有驱动轮(7),多个所述驱动轮(7)的外表面贴合连接有履带(8),所述底板(4)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9),所述转向体(5)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0),所述转向电机(9)的输出轴端部和定位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控台(1)的顶部贴合连接有升降护板(11),所述升降护板(11)的内部底端贴合连接有活动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护板(11)的一侧贴合连接有丁字杆(13),所述丁字杆(13)的一端依次贯穿升降护板(11)和活动板(12)并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活动板(12)的内部底端开设有螺纹槽(16),所述螺纹槽(1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电机(9)的顶端输出轴端部和螺纹柱(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护板(11)的顶部铰接有翻转板(18),所述翻转板(18)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9),所述限位槽(19)的内部贴合连接有限位板(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智能化移动式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的顶部铰接有伸缩柱(21),所述翻转板(18)顶部位于伸缩柱(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2),所述伸缩柱(21)和复位弹簧(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3)。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符子祥韩宇崔俊荣王圣惠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合盛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