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钛基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8803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基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钛基体经酸蚀处理后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向其中加入醋酸锌溶液,然后进行真空加热处理,从而在钛基体表面构建微纳米复合结构和氧化锌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钛植入体表面加工出的微纳结构和添加的锌离子涂层具有良好的促进成骨的能力,且锌离子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经过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方法可以有效结合微纳结构和锌离子的优点,提高3D打印钛基植入体的骨结合能力,同时氧化锌可以提高表面的抗菌效果,实现成骨和抗菌双作用表面的制备,因此具有良好实际应用之价值。因此具有良好实际应用之价值。因此具有良好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基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钛基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当前,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频发造成的骨组织缺损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不同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难以进行钛植入体的批量化生产。3D打印作为一种灵活的加工方式,正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在众多的植入体材料中,钛及其合金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已被广泛用于骨组织缺损的治疗。
[0004]然而,3D打印钛植入体表面与周围骨组织的结合能力有限,在植入体内后,易发生松动等现象。同时,在植入过程中,还易产生细菌感染等问题,一旦发生感染,患者则必须通过服药等方式进行治疗,严重时甚至需要重新植入,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植入体表面需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减少细菌的粘附和增殖,从而提高植入的成功率。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基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钛基体经酸蚀处理后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向其中加入醋酸锌溶液,然后进行真空加热处理,从而在钛基体表面构建微纳米复合结构和氧化锌涂层;其中,所述钛基体为钛合金Ti

6Al

4V经3D打印获得;其中,醋酸锌浓度控制为3

8mmol
·
L
‑1,所述真空加热处理条件为在360

400℃进行真空加热处理0.5

2小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锌浓度控制为5mmol
·
L
‑1,所述真空加热处理条件为在370℃进行真空加热处理1小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锌加入时采用滴加方式进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蚀处理具体为在1

5%氢氟酸中酸蚀处理1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熠纪振冰赵梓贺于明志王宏卫王滕范世缘邹宇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