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790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包括:收集矿区地质资料,获得包括矿体特征参数和地层特征参数;其中,所述岩移参数包括松散层移动角和基岩层移动角,地层厚度包括松散层和基岩层厚度;根据获得的矿体特征参数以及结合地质资料对矿石品位、资源量类型赋值,构建矿体三维模型;确定受护对象的外轮廓以及确定受护对象保护等级和围护带宽度;以围护带外边界为边线,根据获得的地层特征参数,构建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根据构建的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空间关系,获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计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的资源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高效、准确计算出压覆矿产范围及压覆资源量。矿产范围及压覆资源量。矿产范围及压覆资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工程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是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对避免或减少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保障建设项目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矿区周边工程项目在建设前期都要做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对工程实施后矿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情况进行研究论证。现行的压覆矿产资源评估,主要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常用方法主要有垂直剖面法、垂线法或者数字标高投影法,在估算过程中由于矿体形态不规则、空间属性特征点的获取较为困难,致使评估周期较长,相关图件绘制繁杂且压覆体间关系不够直观,尤其是在线性工程压覆非层状不规则矿体时,需要绘制大量图件来标明受护范围与矿体间的关系,给评估工作者带来麻烦,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直观、高效、准确计算出压覆矿产范围及压覆资源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包括:
[0006](1)收集矿区地质资料,获得包括矿体特征参数和地层特征参数,所述矿体特征参数包括矿体数量、产状、规模、形态、埋藏深度,所述地层特征参数包括地层产状、厚度、岩移参数;其中,所述岩移参数包括松散层移动角和基岩层移动角,地层厚度包括松散层和基岩层厚度;
[0007](2)根据步骤(1)获得的矿体特征参数以及结合地质资料对矿石品位、资源量类型赋值,构建矿体三维模型;
[0008](3)确定受护对象的外轮廓;
[0009](4)确定受护对象保护等级,按受护对象保护等级确定围护带宽度;
[0010](5)以围护带外边界为边线,根据获得的地层特征参数,构建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
[0011](6)根据构建的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空间关系,获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
[0012](7)计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的资源量。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受护对象包括建/构筑物、公路、铁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受护对象外轮廓为四边形或多边形时,在四边形或多边形各边外侧根据围护带宽度外扩作为围护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矿体三维模型、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均由三维矿业软件构建。
[0016]进一步地,所述压覆矿体三维模型通过三维矿业软件进行交集运算获得。
[0017]进一步地,所述压覆矿体三维模型的资源量计算是由三维矿业软件通过压覆矿体三维模型输出资源量估算结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通过矿体三维模型和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的构建和交集运算,即可获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能够直观显示受护范围与矿体在三维真实空间中的关系,并通过压覆矿体三维模型高效、准确计算出压覆矿产范围及压覆资源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构建的矿体三维模型和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构建的矿体三维模型和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A

A剖面图;
[0022]图中:1.矿体三维模型;2.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3.压覆矿体三维模型;4.受护对象外轮廓;5.围护带外边界;6.松散层移动角;7.基岩层移动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包括:
[0025](1)收集矿区地质资料包括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井上下对照图、矿山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等,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的梳理,获得包括矿体特征参数和地层特征参数,矿体特征参数包括矿体数量、产状、规模、形态、埋藏深度,地层特征参数包括地层产状、厚度、岩移参数;其中,岩移参数包括松散层移动角和基岩层移动角,地层厚度包括松散层和基岩层厚度;
[0026](2)根据步骤(1)获得的矿体特征参数以及结合地质资料对矿石品位、资源量类型赋值,通过三维矿业软件构建矿体三维模型;三维矿业软件可以选择Surpac软件、3DMine软件或Dimine软件;
[0027](3)确定受护对象的外轮廓:受护对象包括建/构筑物、公路、铁路,其外轮廓可以根据受护对象的设计图纸获得,也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已完工受护工程进行实测后获得;在确定受护对象外轮廓后,再按受护对象保护等级确定围护带宽度,受护对象保护等级和围护带宽度可通过《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查询获得,特别地,如高速公路,对围护带宽度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时可按规定取值;特别地,受护对象外轮廓为规则形状的四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多边形,在四边形或多边形各边外侧根据围护带宽度外扩作围护带,该围护带外边界即为受护范围边界;
[0028](4)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由三维矿业软件构建,具体地,可以选择Surpac软件、3DMine软件或Dimine软件,以围护带外边界为边线,根据获得的地层特征参数,构建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具体地,以围护带外边界为边线,首先根据松散层移动角向围护带扩展方向建立该方向的松散层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模型底端界线与松散层底板位置一致;然后根据基岩层移动角向围护带扩展方向建立该方向的基岩层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模型底端界线与基岩层底板位置一致,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的底板标高应低于矿体三维模型的底板标高;特别地,当基岩层有多层且各层移动角不一致时,应分层构建;
[0029](5)根据构建的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空间关系,即构建的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与矿体三维模型存在交集,则说明有压覆;如果没有交集,则说明没有压覆;通过三维矿业软件进行交集运算获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
[0030](6)由三维矿业软件通过压覆矿体三维模型输出资源量估算结果。
[0031]实施例
[0032](1)如图2

3所示,某地下开采矿山周边拟建工业厂区,拟建工业厂区对该矿山的矿体造成压覆;通过收集该矿山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和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确定该矿山矿体1个,矿体产状:倾向195
°‑
200
°
、倾角39
°‑
54
°
,矿体规模:矿体长990m、斜深48m

626m、平均厚度46.72m、厚度变化系数80.39%,矿体形态呈似层状产出,矿体埋藏深度:最高见矿标高1568m,最低见矿标高1044m;该矿山地层包括松散层和基岩层,松散层主要为第四系黄土,松散层整体产状倾向170
°‑
190
°
、倾角35
°‑
4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收集矿区地质资料,获得包括矿体特征参数和地层特征参数,所述矿体特征参数包括矿体数量、产状、规模、形态、埋藏深度,所述地层特征参数包括地层产状、厚度、岩移参数;其中,所述岩移参数包括松散层移动角和基岩层移动角,地层厚度包括松散层和基岩层厚度;(2)根据步骤(1)获得的矿体特征参数以及结合地质资料对矿石品位、资源量类型赋值,构建矿体三维模型;(3)确定受护对象的外轮廓;(4)确定受护对象保护等级,按受护对象保护等级确定围护带宽度;(5)以围护带外边界为边线,根据获得的地层特征参数,构建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6)根据构建的受护对象三维保护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空间关系,获得压覆矿体三维模型;(7)计算压覆矿体三维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珉李德贤高亚林艾启兴李辉郭新珂刘世钊史国梅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