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关联成像的非视域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关联成像及非视域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计算关联成像实现对探测器直接视域外的隐藏目标进行成像。
技术介绍
[0002]关联成像,也称为量子成像或者鬼成像,是一种新型的非局域成像技术,于1995年首次运用纠缠光源实现。在这个实验中,偏振分束器将产生的纠缠光子分成两部分光,信号光和参考光。探测物体被放置在信号光路中,而参考光仅自由传播,最终在参考光路中完成了对探测物体的图像重建。由于纠缠光源的局限性,自2002年以来,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使用热光源也可以实现关联成像。而且,通过预制光场,甚至可以使用更简洁的单路计算关联成像方案。这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颠覆了对于光学成像的传统认知,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光学成像技术发展思路。
[0003]非视域成像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借助中介面对障碍物后面的目标实施计算成像,可以对探测器直接视域外的隐藏目标进行成像。然而绝大多数的非视域成像方法都依赖于高精度的单光子探测器来检测包含目标信息的光子。然而计算关联成像仅需要使用一个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关联成像的非视域成像方案,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1)激光源产生高斯光束,照射到由计算机控制的空间光调制器,产生随机散斑,准直后照射在反射镜上,此时光路可以看作为平行光束;(2)反射后的光束照射隐藏在墙壁之后的探测物体后反射,产生含有物体空间信息的光束,随后,光束照射到粗糙中介面发生镜面反射和散射;(3)光束离开粗糙中介面后,在透镜的作用下,镜面反射和散射后的光束被区分开,其中,镜面反射光被光吸收材料吸收,而散射光则由另一个透镜聚束后被桶探测器采集;(4)计算机对桶探测器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空间光调制器的预制散斑光场进行关联运算,从而得出成像结果。2.一种基于关联成像的非视域成像方案,包括信号源、空间光调制器、反射镜、探测物体、粗糙中介面、凸透镜、光吸收材料、凸透镜、桶探测器、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激光信号源产生高斯光束,照射到空间光调制器,通过计算机控制空间光调制器产生随机散斑,准直后照射在反射镜上,此时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