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61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管道的整理:对埋在地下的管道进行断流和清理,然后通风干燥;B、柔性复合套的准备:所述柔性复合套包括防水层、热熔层和防护网层,所述热熔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表面;C、柔性复合套的铺设:在施工现场对柔性复合套进行放卷,然后前端通过拉绳进行收口和扎紧,利用拉绳将柔性复合套拖入管道中;D、膨胀修复:向柔性复合套尾端导入蒸汽,使得柔性复合套在管道中膨胀,进行热熔层的热熔,利用热熔层实现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上的固定以及防水层与防护网层的粘结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可以进行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承压效果好,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水利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自来水、污水的主管道通常埋在地下,减少了对地上空间的占用,但是维护非常不便。部分老旧管道的使用寿命已经接近尾声,渗漏问题频繁,需要进行维护更换。
[0003]地埋管道的更换通常需要挖开管道上方的地基,施工的成本大,周期长,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可以采用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将修复膜贴附在管道的内表面,进行管道的防水效果,避免了渗漏问题,而且修复膜的内壁光滑,流体阻力小,有利于自来水或者污水的输送。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修复膜的柔性,使得修复膜顺利贯穿管道,修复膜的厚度通常不大,贴合在管道内壁后的强度有限。此外,如果管道内部有裂缝、凸起、缺口等瑕疵,修复膜还容易被划伤或者破损,影响了修复效果,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进行地埋管道的防渗修复,提升修复后的结构强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管道的整理:对埋在地下的管道进行断流和清理,然后通风干燥;B、柔性复合套的准备:根据管道的内径,选择对应规格的柔性复合套,所述柔性复合套包括防水层、热熔层和防护网层,所述热熔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护网层设置在热熔层的外表面,对柔性复合套进行压扁,挤出空气并收卷;C、柔性复合套的铺设:在施工现场对柔性复合套进行放卷,然后前端通过拉绳进行收口和扎紧,利用拉绳将柔性复合套拖入管道中;D、膨胀修复:向柔性复合套尾端导入蒸汽,使得柔性复合套在管道中膨胀,进行热熔层的热熔,利用热熔层实现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上的固定以及防水层与防护网层的粘结固定;E、冷却固化:解开柔性复合套前端的拉绳,放出蒸汽,并向柔性复合套中吹入外部自然空气,进行冷却固化;F、端部处理:在管道两端分别安装法兰盘,进行柔性复合套的端部的外翻与夹固。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采用熔点不低于125℃的塑料空心水带。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柔性复合套的铺设步骤中,通过管道爬行机器人进行拉绳的拖动,使得拉绳贯穿管道。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熔层采用熔点不高于115℃的热熔胶膜。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层采用玻璃纤维网套或者尼龙网套。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膨胀修复步骤的次数为两次,每次保压半小时,
两次膨胀修复步骤的间隔为5~10分钟。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特别设计了柔性复合套,通过热熔层在管道内的热熔进行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的固定以及防水层的固定,固化后提升了柔性复合套的结构强度,承压效果好,适合自来水的输送,而且防护网层还能避免防水层在进入管道时的破损,确保防水和防渗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无需进行地基的开挖,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对周围交通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柔性复合套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管道的整理:对埋在地下的管道1进行断流和清理,然后通风干燥,可以通过管道爬行机器人进行检测,避免尖锐物体残留在管道内;B、柔性复合套的准备:根据管道1的内径,选择对应规格的柔性复合套2,确保柔性复合套2膨胀后可以贴合管道1的内壁,柔性复合套2包括防水层21、热熔层22和防护网层23,热熔层22设置在防水层21的外表面,防护网层23设置在热熔层22的外表面,对柔性复合套2进行压扁,挤出空气并收卷,缩小体积,方便进行运输;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层21采用熔点不低于125℃的塑料空心水带,厚度在0.5~1mm,抗压强度高。热熔层22采用熔点不高于115℃的热熔胶膜,在110℃高温下进行热熔连接,避免防水层21的损坏。防护网层23采用玻璃纤维网套或者尼龙网套,强度高,固化后提升柔性复合套2的整体耐水压强度。
[0015]C、柔性复合套的铺设:在施工现场对柔性复合套2进行放卷,然后前端通过拉绳3进行收口和扎紧,利用拉绳3将柔性复合套拖入管道1中,可以通过管道爬行机器人进行拉绳3的拖动,使得拉绳3贯穿管道1,然后通过电动卷扬机进行拉绳3的牵引和收卷,使得柔性复合套2顺利贯穿管道1;D、膨胀修复:向柔性复合套2尾端导入115℃的蒸汽,使得柔性复合套2在管道1中膨胀,进行热熔层22的热熔,利用热熔层22实现防护网层23在管道1内壁上的固定以及防水
层21与防护网层23的粘结固定,确保后续在管道1内的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热熔层22的热熔及黏附均匀性,膨胀修复步骤的次数为两次,每次保压半小时,两次膨胀修复步骤的间隔为5~10分钟,在间隔时进行防水层21中部分蒸汽的放出,减压后防水层21减少膨胀效果,提升热熔层22的流动性,避免局部缺胶的问题,然后重新导入蒸汽,进行二次膨胀;E、冷却固化:解开柔性复合套2前端的拉绳3,放出蒸汽,并向柔性复合套2中吹入外部自然空气,进行冷却固化,柔性复合套2冷却固化后贴合在管道1的内壁上,进行防渗,延长管道1的使用寿命;F、端部处理:在管道1两端分别安装法兰盘(也可以叫做额外的法兰盘,区别已有的连接法兰),通过额外的法兰盘,进行柔性复合套2的端部的外翻与夹固,方便进行连接头的处理。
[0016]综上,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实现了管道的非开挖式防渗修复,结构强度高,确保了防渗效果,施工效率高,避免了道路挖掘和更换管道的成本。
[0017]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管道的整理:对埋在地下的管道进行断流和清理,然后通风干燥;B、柔性复合套的准备:根据管道的内径,选择对应规格的柔性复合套,所述柔性复合套包括防水层、热熔层和防护网层,所述热熔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护网层设置在热熔层的外表面,对柔性复合套进行压扁,挤出空气并收卷;C、柔性复合套的铺设:在施工现场对柔性复合套进行放卷,然后前端通过拉绳进行收口和扎紧,利用拉绳将柔性复合套拖入管道中;D、膨胀修复:向柔性复合套尾端导入蒸汽,使得柔性复合套在管道中膨胀,进行热熔层的热熔,利用热熔层实现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上的固定以及防水层与防护网层的粘结固定;E、冷却固化:解开柔性复合套前端的拉绳,放出蒸汽,并向柔性复合套中吹入外部自然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在铁
申请(专利权)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