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38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组合芯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内模腔,所述芯模位于内模腔中;当脱模时,分离下模的同时或分离下模后,能够使得内模块从外模块之间滑出单独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且模具设计简单,脱模方便,脱模不容易导致成型件损伤,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


[0001]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提供用于复材模具的组合芯模。

技术介绍

[0002]配重盒填块是是直升机桨叶中的一个重要零件,零件精度要求高,零件复杂,脱模困难,通过一种分块式的高精度组合模具来保证零件的制造要求,制造出合格的零件。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参考的相关模具,需要针对于组合模具以及脱模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复合材料成型,特别是高精度复合材料成型,例如桨叶配重盒填块成型的模具,来保证满足制造要求,制造出合格的零件。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组合芯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内模腔,所述芯模位于内模腔中;
[0006]所述下模开有定位孔,所述组合芯模向下凸出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0007]所述组合芯模为内模块和外模块拼成,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内模块底面,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拼接面之间形成滑动配合面,所述内模块能够相对于外模块垂直向下滑动;
[0008]当脱模时,分离下模的同时或分离下模后,能够使得内模块从外模块之间滑出单独脱模。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开有螺纹沉孔。在内模块脱模后,方便施力工具与螺纹孔连接,对外模块施力脱模,如此不需要对成型复合材料加载脱离力,不损伤成型复合材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形成导向结构,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之一的滑动配合形成凸台,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另一的滑动配合形成凹槽,形成滑动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形成斜面配合,所述内模块从外向内收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块位于内模块两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块环向包围所述内模块。优选地,所述内模块的配合面形成为棱锥面或圆锥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块为六棱柱,所述外模块为三个三棱柱和三个圆缺棱柱,所述组合芯模为圆柱型。
[0015]进一步的,上模包括外模框、内模框和上模板。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实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且模具设计简单,脱模方便,脱模不容易导致成型件损伤,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下模与组合芯模的示意图;
[0019]图3是组合芯模的组合图;
[0020]图4是组合芯模的分解图;
[0021]图5是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组合芯模分解态);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组合芯模分解态);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另一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组合芯模分解态);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另一示意图;
[0028]其中:1-下模、2-内模块、3-外模块、4-内模框、5-外模框、6-上模板、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所公开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但并非全部)。事实上,可描述许多不同的示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示例。相反,描述这些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实施例1,参见附图1-7,提供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组合芯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内模腔,所述芯模位于内模腔中;
[0031]所述下模开有定位孔,所述组合芯模向下凸出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0032]所述组合芯模为内模块和外模块拼成,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内模块底面,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拼接面之间形成滑动配合面,所述内模块能够相对于外模块垂直向下滑动;
[0033]当脱模时,分离下模的同时或分离下模后,能够使得内模块从外模块之间滑出单独脱模。
[0034]所述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开有螺纹沉孔。在内模块脱模后,方便施力工具与螺纹孔连接,对外模块施力脱模,如此不需要对成型复合材料加载脱离力,不损伤成型复合材料。
[0035]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形成导向结构,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之一的滑动配合形成凸台,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另一的滑动配合形成凹槽,形成滑动配合。上模包括外模框、内模框和上模板。
[0036]实施例2,参见附图8和9,提供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
组合芯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内模腔,所述芯模位于内模腔中;
[0037]所述下模开有定位孔,所述组合芯模向下凸出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0038]所述组合芯模为内模块和外模块拼成,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内模块底面,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拼接面之间形成滑动配合面,所述内模块能够相对于外模块垂直向下滑动;
[0039]当脱模时,分离下模的同时或分离下模后,能够使得内模块从外模块之间滑出单独脱模。
[0040]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形成导向结构,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之一的滑动配合形成凸台,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另一的滑动配合形成凹槽,形成滑动配合。
[0041]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形成斜面配合,所述内模块从外向内收窄。
[0042]所述外模块环向包围所述内模块。优选地,所述内模块的配合面形成为棱锥面或圆锥面。
[0043]实施例3,参见附图10和11,提供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组合芯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内模腔,所述芯模位于内模腔中;
[0044]所述下模开有定位孔,所述组合芯模向下凸出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0045]所述组合芯模为内模块和外模块拼成,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内模块底面,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拼接面之间形成滑动配合面,所述内模块能够相对于外模块垂直向下滑动;
[0046]当脱模时,分离下模的同时或分离下模后,能够使得内模块从外模块之间滑出单独脱模。
[0047]所述内模块为六棱柱,所述外模块为三个三棱柱和三个圆缺棱柱,所述组合芯模为圆柱型。
[0048]上模包括外模框、内模框和上模板。
[0049]已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展示了对不同有利布置的描述,但是该描述并不旨在是排他性的或限于所公开形式的示例。许多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不同的有利示例可描述与其他有利示例相比不同的优点。选择和描述所选择的一个示例或多个示例,以便最佳地说明示例的原理、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组合芯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内模腔,所述芯模位于内模腔中;所述下模开有定位孔,所述组合芯模向下凸出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所述组合芯模为内模块和外模块拼成,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内模块底面,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拼接面之间形成滑动配合面,所述内模块能够相对于外模块垂直向下滑动;当脱模时,分离下模的同时或分离下模后,能够使得内模块从外模块之间滑出单独脱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开有螺纹沉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合材料模具的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的滑动配合面形成导向结构,所述内模块与外模块之一的滑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植王先模周俊钟宏伟陈卫平熊华强朱向松余辉郭曼陈钧杨先勇李水秀曹达标
申请(专利权)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