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2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属于曲轴技术领域,包括主轴颈,所述主轴颈的两端皆对称设置有曲柄,两组所述曲柄之间固定安装有连轴颈,所述连轴颈的外侧皆套设有外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套管端部挤压弹簧以及石墨圈的设置,通过石墨圈与隐藏槽之间贴合,并在外套管相对于连轴颈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能够带动石墨圈的旋转,对石墨圈进行摩擦,再配合棱台块、通孔组成的引导机构进行使用,能够将石墨粉末输送至外套管与连轴颈内部,对滚珠进行自润滑,无需在使用时频繁加注润滑油,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另外通过主轴颈以及连轴颈内部实心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刚性。提高了装置的刚性。提高了装置的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曲轴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属于曲轴


技术介绍

[0002]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
[0003]如申请号:202122547426.7,一种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设置滚珠和油孔,通过往油槽内倒入润滑油,然后顺着油孔和油道进入至活动槽内,再与滚珠接触,使得润滑油润滑滚珠和活动槽,从而使得在活动套转动时,避免与连杆颈直接接触摩擦,避免润滑油内的积碳、金属屑和沙粒使得转动连杆和曲轴之间异常磨损,进而提高了连杆曲轴的使用寿命,设置凹槽和钢球,在活动套转动时,通过其端部在多个钢球上的滑动,避免了其与曲柄外壁之间的直接接触,进一步减小了曲轴的磨损。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
[0005]1、为确保使用的效果需要定期对润滑油进行加注,使用较为不便,无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自润滑;
[0006]2、连杆颈以及主轴颈内部油孔、油槽的设置,导致内部中空,影响设备的刚性;
[0007]为此设计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外套管端部挤压弹簧以及石墨圈的设置,通过石墨圈与隐藏槽之间贴合,并在外套管相对于连轴颈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能够带动石墨圈的旋转,对石墨圈进行摩擦,再配合棱台块、通孔组成的引导机构进行使用,能够将石墨粉末输送至外套管与连轴颈内部,对滚珠进行自润滑,无需在使用时频繁加注润滑油,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另外通过主轴颈以及连轴颈内部实心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刚性,通过曲柄外侧的固定栓将连轴颈进行固定,使得装置的拆装更加方便,便于进行检修,实用性更高。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10]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包括主轴颈,所述主轴颈的两端皆对称设置有曲柄,两组所述曲柄之间固定安装有连轴颈,所述连轴颈的外侧皆套设有外套管,所述连轴颈与外套管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曲柄的内侧皆开设有隐藏槽,所述外套管的两端皆位于隐藏槽的内部,所述外套管的端部皆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远离外套管的一端皆安装有石墨圈,所述石墨圈与隐藏槽的内端部贴合,所述隐藏槽的内端部皆设置有引导机构,所述外套管的顶部皆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皆安装有活塞。
[0011]优选的:所述隐藏槽的外侧皆卡合有密封盖。
[0012]优选的:所述连轴颈的两端皆贯穿隐藏槽,所述连轴颈的端部皆安装有固定栓,所述连轴颈通过固定栓与曲柄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棱台块和通孔,所述棱台块固定在隐藏槽的内端部,所述棱台块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连轴颈的端部从通孔的内部穿过,所述棱台块靠近连杆的一端皆延伸至外套管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滚珠分别位于外套管内部的两端,所述滚珠皆靠近棱台块的斜面。
[0015]优选的:所述连轴颈的外侧以及外套管内侧的两端皆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凹槽。
[0016]优选的:所述棱台块的外侧设置有四组斜面,且棱台块的外侧皆涂覆有防粘层。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外套管端部挤压弹簧以及石墨圈的设置,通过石墨圈与隐藏槽之间贴合,并在外套管相对于连轴颈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能够带动石墨圈的旋转,对石墨圈进行摩擦,再配合棱台块、通孔组成的引导机构进行使用,能够将石墨粉末输送至外套管与连轴颈内部,对滚珠进行自润滑,无需在使用时频繁加注润滑油,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另外通过主轴颈以及连轴颈内部实心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刚性;
[0019]通过曲柄外侧的固定栓将连轴颈进行固定,使得装置的拆装更加方便,便于进行检修,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曲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连轴颈端部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引导机构图。
[0024]图中:1、主轴颈;2、曲柄;3、连轴颈;4、固定栓;5、外套管;6、滚珠;7、隐藏槽;8、挤压弹簧;9、石墨圈;10、引导机构;11、连杆;12、活塞;13、密封盖;14、棱台块;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
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包括主轴颈1,主轴颈1的两端皆对称设置有曲柄2,两组曲柄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轴颈3,连轴颈3的外侧皆套设有外套管5,连轴颈3与外套管5之间设置有滚珠6,曲柄2的内侧皆开设有隐藏槽7,外套管5的两端皆位于隐藏槽7的内部,外套管5的端部皆安装有挤压弹簧8,挤压弹簧8远离外套管5的一端皆安装有石墨圈9,石墨圈9与隐藏槽7的内端部贴合,隐藏槽7的内端部皆设置有引导机构10,外套管5的顶部皆固定有连杆11,连杆11的顶端皆安装有活塞12,隐藏槽7的外侧皆卡合有密封盖13,连轴颈3的两端皆贯穿隐藏槽7,连轴颈3的端部皆安装有固定栓4,连轴颈3通过固定栓4与曲柄2固定连接。
[0028]使用时,外套管5以连轴颈3为轴心进行旋转,外套管5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石墨圈9
进行旋转,石墨圈9与隐藏槽7的内端部发生摩擦,缓慢造成磨损,石墨圈9磨损产生的粉末在引导机构10的作用下,输送至外套管5以及连轴颈3的内部,对滚珠6的旋转进行自润滑。
[0029]实施例二
[00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图4所示,引导机构10包括棱台块14和通孔15,棱台块14固定在隐藏槽7的内端部,棱台块14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5,连轴颈3的端部从通孔15的内部穿过,棱台块14靠近连杆11的一端皆延伸至外套管5的内部。
[0031]石墨圈9磨损产生的粉末,沿着棱台块14的侧壁向外套管5以及连轴颈3之间进行输送,继而降低滚珠6转动时的磨损。
[0032]在本实施例中,滚珠6分别位于外套管5内部的两端,滚珠6皆靠近棱台块14的斜面。
[0033]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粉末对滚珠6的润滑效果。
[0034]在本实施例中,连轴颈3的外侧以及外套管5内侧的两端皆开设有与滚珠6配合的凹槽。
[0035]通过凹槽的设置,稳定滚珠6的位置,确保旋转的稳定性。
[0036]在本实施例中,棱台块14的外侧设置有四组斜面,且棱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颈(1),所述主轴颈(1)的两端皆对称设置有曲柄(2),两组所述曲柄(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轴颈(3),所述连轴颈(3)的外侧皆套设有外套管(5),所述连轴颈(3)与外套管(5)之间设置有滚珠(6),所述曲柄(2)的内侧皆开设有隐藏槽(7),所述外套管(5)的两端皆位于隐藏槽(7)的内部,所述外套管(5)的端部皆安装有挤压弹簧(8),所述挤压弹簧(8)远离外套管(5)的一端皆安装有石墨圈(9),所述石墨圈(9)与隐藏槽(7)的内端部贴合,所述隐藏槽(7)的内端部皆设置有引导机构(10),所述外套管(5)的顶部皆固定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顶端皆安装有活塞(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槽(7)的外侧皆卡合有密封盖(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颈(3)的两端皆贯穿隐藏槽(7),所述连轴颈(3)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特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汇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