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98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42
本申请涉及一种极片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极片卷绕过程中采集的极片图像,对极片图像进行视觉缺陷检测,得到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其中,极片图像包括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自由区域图像为不受张力作用的区域的图像。上述方案,通过获取在极片卷绕过程中采集的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对采集的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进行视觉缺陷检测,能够弥补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检测极片头部的自由区域的缺陷的缺点,填补了极片的头部自由区域的缺陷检测的空白,提高了极片缺陷检测的准确度。提高了极片缺陷检测的准确度。提高了极片缺陷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片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力电池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个行业,以锂电池为例,锂电池在诸如通讯、汽车、医疗、家居、安防等生产生活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电池的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行业内对于锂电池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卷绕,是电池中段工序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极片的质量规格要求达不到要求,则会对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裸电芯的报废。因此,在极片卷绕过程中,进行极片缺陷检测对于提高极片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0004]目前,传统的极片缺陷检测方案中,多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视觉缺陷检测的方式,对整套电池极片的尺寸和瑕疵进行检测。上述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基本的极片缺陷检测,但是其在极片卷绕过程中进行缺陷检测时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因此,这种传统的极片缺陷检测方式无法保证极片缺陷检测的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极片卷绕过程中采集的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所述自由区域图像为不受张力作用的区域的图像;对所述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进行视觉缺陷检测,得到极片的头部缺陷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极片卷绕过程中采集的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包括:当未被卷绕的第一极片的头部边线到达入料位时,采集所述第一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当未被卷绕的第二极片的头部边线到达卷针的预设卷绕位置时,采集所述二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极片先于所述第二极片到达所述入料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极片入卷一圈时,采集所述第一极片的自由区域图像;所述对所述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进行视觉缺陷检测,得到极片的头部缺陷检测结果包括:对所述第一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所述第二极片的头部的自由区域图像和所述第一极片的自由区域图像进行视觉缺陷检测,得到极片的头部缺陷检测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不同卷绕周期下的极片图像;对每一卷绕周期下的极片图像进行CCD视觉缺陷检测,得到每一卷绕周期下极片宽度方向的Overhang值;将所述Overhang值与预设长度范围值比较,得到每一卷绕周期下的Overhang检测结果;整合所述头部缺陷检测结果和所述Overhang检测结果,得到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宽度方向的Overhang值包括第一Overhang值和第二Overhang值;所述对每一卷绕周期下的极片图像进行CCD视觉缺陷检测,得到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林新宇张婷婷瞿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