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68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导轨,所述连接导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PLC控制器、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激光器、活动螺杆、输出电机和动力输出机构,能够PLC控制器、激光器、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相配合能够使得PLC控制器对动力输出机构和输出电机进行控制,根据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和激光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自行地对准位置,并且便于连接安装块对艾棒进行定位,方便能够自行地对艾棒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具体为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0003]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0004]其中也包含需要对病患的穴位进行热敷进行艾棒热灸,在进行艾棒热灸时需要长时间地使得艾棒热灸处于病患的穴位上,现有的辅助诊疗装置能够对医护人员进行辅助,使得医护人员不用手动长时间地将艾棒放置在病患穴位上,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需要通过医护人员对辅助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不能够自行地进行调节,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安装底板;
[0007]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导轨,所述连接导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所述安装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机构,所述活动螺杆的表面外侧和连接导轨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安装架,所述移动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安装板,所述连接导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安装底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激光器,所述第一连接安装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电机,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移动安装块,所述移动安装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所述连接安装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所述移动安装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安装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伺服电机,所述双输出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斜齿轮的表面与从动斜齿轮的表面外侧相互啮合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托块,所述固定定位托块的内侧与双输出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夹持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拉杆,所述活动拉杆的表面外侧固定套接有受力安装套环,所述受力安装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压弹簧,所述活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块,所述活动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块。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块,所述固定定位块的内部与连接螺杆的表面相互贴合。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夹持块相适配的滑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有的PLC控制器、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激光器、活动螺杆、输出电机和动力输出机构,能够PLC控制器、激光器、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相配合能够使得PLC控制器对动力输出机构和输出电机进行控制,根据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和激光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自行地对准位置,并且便于连接安装块对艾棒进行定位,方便能够自行地对艾棒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0017]2、通过设有的连接夹持机构,通过连接夹持机构的作用能够快速地对艾棒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艾棒能够稳定的夹持在连接安装块的内部,使得艾棒能够持续地对病患的穴位进行热灸,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连接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安装底板;2、连接导轨;3、活动螺杆;4、从动斜齿轮;5、动力输出机构;6、移动安装架;7、第一连接安装板;8、PLC控制器;9、激光器;10、移动安装块;11、输出电机;12、连接螺杆;13、连接安装块;14、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5、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6、连接夹持机构;17、第二连接安装板;18、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9、主动斜齿轮;20、固定定位托块;21、活动拉杆;22、受力安装套环;23、受压弹簧;24、连接拉块;25、连接夹持块;26、固定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4,图示中的:本实施例为本技术方案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安装底板1;
[0026]安装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导轨2,连接导轨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杆3,活动螺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4,安装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机构5,活动螺杆3的表面外侧和连接导轨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安装架6,移动安装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安装板7,连接导轨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8,安装底板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激光器9,第一连接安装板7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电机11,输出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12,连接螺杆12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移动安装块10,移动安装块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13,连接安装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4,移动安装架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5;
[0027]如图2所示,连接安装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机构16,便于通过连接夹持机构16能够对艾棒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
[0028]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机构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安装板17,第二连接安装板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19,便于第二连接安装板17能够卡在动力输出机构5的内侧,对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同时通过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能够带动主动斜齿轮19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进行动力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导轨(2),所述连接导轨(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杆(3),所述活动螺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4),所述安装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机构(5),所述活动螺杆(3)的表面外侧和连接导轨(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安装架(6),所述移动安装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安装板(7),所述连接导轨(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8),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激光器(9),所述第一连接安装板(7)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电机(11),所述输出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12),所述连接螺杆(12)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移动安装块(10),所述移动安装块(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13),所述连接安装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4),所述移动安装架(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机构(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安装板(17),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