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86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标尺主体和固定壳体;固定壳体设有两个且分别套接于标尺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固定壳体的前侧面设有固定组件;标尺主体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测压管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贯穿标尺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壳体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测压管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贯穿固定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连通,固定组件包括活动压块,活动压块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壳体,另一端与固定壳体活动连接,且活动压块与第二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固定测压管的固定孔。采用上述设计,可将测压管快速拆装于该中心静脉压测量尺上,省时省力,有助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静脉压是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能很好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其中一个主要指标。通常的说,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心静脉压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操作。
[0003]目前,在医院内,医护人员在完成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工作后,一般使用中心静脉压测量尺、输液器和生理盐水,手工测定出中心静脉压。可是,在使用中心静脉压测量尺时,医护人员需要沿着中心静脉压测量尺的嵌入槽长度方向布置测压管,而中心静脉压测量尺的嵌入槽的长度长,医护人员将测压管通过挤压方式挤进中心静脉压测量尺的嵌入槽,费时费力,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不易将测压管从嵌入槽内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包括标尺主体和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设有两个且分别套接于标尺主体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固定壳体的前侧面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标尺主体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测压管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标尺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壳体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测压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固定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连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活动压块,所述活动压块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壳体,另一端与固定壳体活动连接,且活动压块与第二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固定测压管的固定孔。
[0007]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标尺主体设置第一凹槽,套接于标尺主体上的固定壳体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连通,而且,固定壳体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活动压块,活动压块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壳体,活动压块的另一端与固定壳体活动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比测压管大,因此,医护人员将测压管沿着标尺主体的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并直接且快速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然后使用固定壳体上的活动压块,让活动压块对测压管施以压力,促使测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壳体上,从而保证测压管在中心静脉压测量尺上保持竖直状态,有助提高中心静脉压测量的准确性;解除活动压块的另一端与固定壳体的连接作用,并驱使活动压块绕其与固定壳体的铰接处转动,便于医护人员将测压管直接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取出;如此设计,可将测压管快速拆装于该中心静脉压测量尺上,省时省力,有助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扭簧;所述活动压块
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壳体铰接,所述第一扭簧套接于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活动压块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壳体连接。
[0009]在活动压块与固定壳体之间的第一铰接轴上设置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压块和固定壳体相固定,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活动压块自动复位,并能对位于第二凹槽内的测压管施以足够的压力作用;而且,医护人员施以一定的作用力,便可克服第一扭簧的作用而将活动压块翻转,将测压管快速直接拆装于固定壳体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压块包括活动部和挤压部,所述挤压部设于活动部朝向所述第二凹槽的表面,所述活动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壳体,另一端朝远离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形成弧形部。在活动压块的结构中,活动部与固定壳体铰接,位于活动部上的挤压部能够对测压管进行挤压,将测压管稳稳固定在固定孔内;活动部的另一端设置弧形部,为医护人员提供施力点,以便驱使活动部绕其与固定壳体的铰接处转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部为橡胶块。挤压部采用橡胶块,能发生一定的形变,不仅能对测压管施以压力作用,而且,在活动部绕其与固定壳体的铰接处转动时,挤压部能够从第二凹槽内脱出,以便将测压管快速置入第二凹槽内。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部朝向所述第二凹槽的表面为用于固定测压管的凹陷弧面。挤压部设置凹陷弧面,能够增加挤压部与位于固定孔内的测压管的接触面积,促使测压管能更加稳定固定在固定壳体上。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体的后侧面设有卡扣组件。标尺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固定壳体,固定壳体的后侧面设置卡扣组件,通过卡扣连接方式与输液架进行连接固定,促使标尺主体固定在输液架上,以便进行中心静脉压测量工作。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卡爪和第二扭簧,所述固定卡爪设有两个且呈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卡爪共同限定出夹持孔,所述固定卡爪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壳体铰接,所述第二扭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固定卡爪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扭簧套接于所述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固定卡爪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壳体连接。
[0015]卡扣组件包括第二扭簧和两个固定卡爪,固定卡爪通过第二铰接轴实现其与固定壳体铰接,第二扭簧的数量与固定卡爪相一致,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卡爪和固定壳体连接固定,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固定卡爪能够绕其与固定壳体的铰接处转动,促使两个固定卡爪能够紧紧夹住输液架,实现中心静脉压测量尺以竖直状态固定于输液架上。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卡爪远离所述固定壳体的端部设有弧形导向部。固定卡爪设置弧形导向部,在将固定卡爪与输液架进行卡扣连接时,医护人员直接将固定卡爪靠近输液架,弧形导向部会发挥导向作用,在弧形导向部与输液架相接触时,弧形导向部连同固定卡爪会被撑开,使得输液架能够移动至两个固定卡爪所形成的夹持孔内,并被固定卡爪紧紧夹着;如此设计,在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安装于输液架上时,无需用手撑开两个固定卡爪。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尺主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设有用于固定测压管的卡夹。标尺主体上设置卡夹,在测压管固定于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后,可将测压管卡进卡夹内,让测压管上的三通阀位于中心静脉压测量尺上,避免测压管和三通阀杂乱放置于病床上。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夹沿着所述标尺主体的上下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卡夹的开口朝远离标尺主体的方向设置。沿着标尺主体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卡夹,便于医护人员将测压管卡进不同的卡夹内,进而控制测压管在病床上的长度,防止测压管和三通阀杂乱放置于病床上。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心静脉压测量尺的结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标尺主体的结构立体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固定壳体的结构立体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固定壳体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包括标尺主体(100)和固定壳体(300);所述固定壳体(300)设有两个且分别套接于标尺主体(100)的上端和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300)的前侧面设有固定组件(400);所述标尺主体(100)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测压管的第一凹槽(110),所述第一凹槽(110)贯穿标尺主体(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壳体(300)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测压管的第二凹槽(310),所述第二凹槽(310)贯穿固定壳体(3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凹槽(310)和第一凹槽(110)连通,所述固定组件(400)包括活动压块(410),所述活动压块(410)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壳体(300),另一端与固定壳体(300)活动连接,且活动压块(410)与第二凹槽(310)共同限定出用于固定测压管的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00)还包括第一扭簧(420);所述活动压块(410)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壳体(300)铰接,所述第一扭簧(420)套接于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扭簧(420)的一端与活动压块(410)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壳体(30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块(410)包括活动部(411)和挤压部(412),所述挤压部(412)设于活动部(411)朝向所述第二凹槽(310)的表面,所述活动部(41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壳体(300),另一端朝远离第二凹槽(3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黄慧慧黄腾郑雪琴尹媛萍黄振兴高明丽李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