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70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涉及动力机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中心部,及环绕于所述中心部周侧的至少一层周部,周部分为圆周阵列设置的若干弧形段,每层周部的弧形段拼合为圆环;相邻两个所述周部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每个弧形段的壳体上均开设有若干插孔,弧形段的壳体一端开设插槽,另外一端对应插槽设置插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叶轮相比现有风机叶轮来说可以获得超薄且大面积的结构有点,更加适合居室、办公室、车间、养殖大棚使用。养殖大棚使用。养殖大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
[0001]本案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板式风轮,原申请的申请日为: 2021

03

05,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1102437893。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

技术介绍

[0003]风机是将旋转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的动能和势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一种动力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0004]风机叶轮相当于风机的心脏,不同的风机所应用叶轮类型也不同。风机根据气流进入叶轮后的流动方向或者叶轮形式可以分为:轴流式风机、离心式风机和混流风机;其中,1、轴流风机叶轮的特点为: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相同,其叶轮多采用前掠型导流片或使用CAD流程模拟技术优化设计的钢制导流片或进口小旋风叶轮;2、离心风机叶轮的特点为:进风风向和出风方向成90
°
,叶轮为前弯叶轮、后倾叶轮和后弯叶轮;3、混流风机叶轮特点为:气流在风机内部的运动总综合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的特点,气流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间的角度既不是90
°
也不是180
°

[0005]此外,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二者的区别在于:1、产生风压的原理不同,轴流式风机是靠导流片的旋转而带动气体沿轴向运动,而离心式风机是靠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输送气体;2、轴流式风机一般体积大,而离心式风机的叶轮封闭安装,体积小;3、轴流式通机的风压很低、但风量大,而离心式风机则可以产生较高的风压(最高可达到0.2MPa)、风量不大。
[0006]上述三种传统形式的风机因为其基本送风形式所限,叶轮可以制成的厚度和外径均有一定限制,难以做到既超薄又具有大面积的叶轮结构。且作为风机经常使用的环境,如车间、养殖大棚等需要较大通风组件的环境下,现有风机所能实现的最大外径难以真正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
[0008]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位于叶轮整体中轴处的中心部,及环绕于所述中心部周侧的至少一层周部,所述中心部的中轴处开设有轴孔;所述周部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一侧的若干导流片;
所述壳体为底部敞开的盘形体;所述壳体包括外扩端及收拢端,外扩端的外径大于收拢端的外径,所述外扩端至收拢端的内壁及外壁均为平滑过渡的弧形面;壳体的外扩端为出风端,收拢端为进风端;每层所述周部的导流片均成放射状圆周阵列设置若干个;所述导流片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壳体的外壁和内壁固定连接,或所述导流片两侧与壳体及中心部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流片的两个侧面均与所述中心部的中轴平行。
[0009]优选为,所述周部设置有若干层,相邻的两个所述周部套接;相邻两个所述周部之间的导流片两侧分别与两个周部对应壳体的内壁和外壁固定连接。
[0010]相邻两个周部的壳体组成一层风道,位于内侧的周部的壳体为该层风道的前壳,位于外侧的周部的壳体为该层风道的后壳。
[0011]优选为,所述导流片与壳体径向线的夹角后倾角α为5
°‑
85
°

[0012]优选为,所述壳体收拢端的外径为10mm

15000mm,外扩端的外径为16mm

18000mm。
[0013]优选为,所述导流片的数量为2

12000片。
[0014]相邻两个所述周部的壳体外扩端的外径与收拢端的内径对应,即位于内圈的壳体外扩端的外径小于等于位于外圈的壳体收拢端的内径,优选为上述内径和外径相等。
[0015]优选为,所述壳体收拢端与外扩端之间的最短间距为10mm

13000mm。
[0016]优选为,所述周部数量为1

210层。
[0017]优选为,所述中心部为筒体,中心部靠近所述壳体外扩端的一端外径大于另一端外径。
[0018]优选为,所述壳体为底部敞开的圆盘形体。
[0019]优选为,每层所述周部的导流片均位于壳体朝向中心部的一侧;所述导流片朝向中心部的一侧为内侧,导流片内侧边靠近壳体外扩端的端部与相邻的所述周部的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片的外侧边与壳体内侧面贴合,所述导流片的内侧边与叶轮轴线平行;当叶轮转动时,导流片内侧边圆周运动形成的筒体轨迹的半径与其所属的壳体收拢端的半径相等。
[0020]本方案的叶轮可以为整体式结构,选用车铣或注模成型,无需组装、焊接。
[0021]基于本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的引风方法,S1、通过导流片旋转将位于壳体内部的空气推挤离心至壳体的内壁上,位于外圈的周部的壳体为风路的后壳,位于内圈的周部的壳体为风路的前壳;S2、S1中被推挤到壳体内壁的空气沿壳体内壁移动;S3、收拢端弯折部形成对空气的限位作用下,及壳体内壁弧形结构的引导作用下,空气形成朝向壳体外扩端的出风;S4、与出风同步,当壳体内部空气形成出风时,壳体内部产生负压,以收拢端形成进风,从而产生持续的引风效果。
[0022]优选为,所述周部分为圆周阵列设置的若干弧形段,每层所述周部的弧形段拼合为圆环;
相邻两个所述周部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0023]优选为,每个所述弧形段的壳体上均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弧形段的壳体一端开设插槽,另外一端对应所述插槽设置插条。
[0024]优选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门形夹,所述门形夹的内壁间距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周部的壳体拼合状态对应;所述门形夹的两个侧部上对应所述插孔开设贯通孔,贯通孔内贯穿设置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整体为杆体,定位组件贯穿门形夹及插孔。
[0025]优选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筒,套筒内部套接芯杆,定位组件与门形夹安装时,所述套筒两端延伸至所述门形夹外侧,套筒位于所述门形夹外侧的部分开设有若干贯通套筒筒壁的分割槽;所述芯杆两端设置推挤杆,套筒的外侧端包覆于所述推挤杆外侧。使用时,通过推挤杆令所述套筒的外侧端张开。
[0026]优选为,所述芯杆包括位于中部的中杆,所述中杆的外径与所述套筒的内径对应,所述中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插杆,所插杆外侧套接且转动连接所述推挤杆;所述推挤杆内部设置空腔,空腔的外径大于所述插杆的外径,所述空腔内填充火药,所述空腔内远离所述中杆的一端设置环形的打火石,所述插杆外侧端对应所述打火石设置环形的摩擦块。
[0027]优选为,所述推挤杆的筒壁上圆周阵列开设若干通槽。使用时,通过转动推挤杆令摩擦块与打火石摩擦产生火花引爆火药,爆炸时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推挤杆被炸开,炸开的推挤杆令套筒的外侧端爆开,从而形成开花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快速拼接的大型板式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部(1),及环绕于所述中心部(1)周侧的至少一层周部(2),所述中心部(1)的中轴处开设有轴孔;所述周部(2)包括壳体(21)及位于壳体(21)一侧的若干导流片(22);每层所述周部(2)的导流片(22)均成放射状圆周阵列设置若干个;每个所述导流片(22)的两个侧面均与所述中心部(1)的中轴平行;所述周部(2)分为圆周阵列设置的若干弧形段(23),每层所述周部(2)的弧形段(23)拼合为圆环;相邻两个所述周部(2)的弧形段(2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弧形段(23)的壳体(21)上均开设有若干插孔(24),所述弧形段(23)的壳体(21)一端开设插槽(231),另外一端对应插槽(231)设置插条(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部(2)设置有若干层,相邻的两个所述周部(2)套接;相邻两个所述周部(2)之间的导流片(22)两侧分别与两个周部(2)对应壳体(21)的内壁和外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门形夹(31),所述门形夹(31)的内壁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周部(2)的壳体(21)拼合状态对应;所述门形夹(31)的两个侧部上对应所述插孔(24)开设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贯穿设置定位组件(4),所述定位组件(4)整体为杆体,所述定位组件(4)贯穿门形夹(31)及插孔(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套筒(41),所述套筒(41)内部套接芯杆(42),所述定位组件(4)与门形夹(3)安装时,套筒(41)两端延伸至门形夹(31)外侧,套筒(41)位于门形夹(31)外侧的部分开设有若干贯通套筒(41)筒壁的分割槽(411);所述芯杆(42)两端设置推挤杆(43),套筒(41)的外侧端包覆于推挤杆(43)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德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丙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