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媒载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58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媒载体结构包含有:一中心轴,多根的纤维,各纤维的表面设有光触媒。各纤维以中心轴为中心,沿着中心轴的轴向,径向辐射状的环绕设置于中心轴,各纤维是一根一根独立且分开的纤维设于中心轴上。且分开的纤维设于中心轴上。且分开的纤维设于中心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媒载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触媒载体,特别是指一种发散式的触媒载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的消毒杀菌设备会使用到触媒例如:光触媒来做为消毒杀菌的主要机制,而要能够使用光触媒来进行消毒杀菌必须要有二个条件能够同时符合。首先,必须要先有一个光触媒的载体,使光触媒可以附着在该载体上,而且该载体要有足够大的表面积可以与空气接触,接触的表面积愈大代表可以进行反应的范围就会愈大。其次是要有光,通过光的照射使光触媒才可以进行化学反应,所以愈多的光触媒被光照射就会有愈多的光触媒进行反应。
[0003]以现有市售的产品来看,大部分的做法都是将光触媒涂布在一透气的滤网上,然后再设置光源对该滤网进行照射。但是滤网多为平面式的,所以滤网能同时与空气及光线的接触面积大多仅受限在一平面上或者是正反二平面上,这样的反应面积毕竟不够多,所以就必须设置多个或多层的滤网和光源来增加空气或光线与光触媒的接触面积。
[0004]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的增加光触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及增加光触媒被光照射的面积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加以改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媒载体结构,利用其结构的特殊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的增加触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提高杀菌设备的反应效率。
[0006]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触媒载体结构包含有一中心轴,多根纤维以该中心轴为中心,沿该中心轴径向幅射状环绕设置。该等纤维为一根一根分开独立的纤维,使该等纤维立体的分散充斥于一个空间中,纤维的表面涂布有触媒。
[0007]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触媒载体结构可以使该等纤维立体且分散的散布在一空间中,而各纤维间所形成的间隙可以供空气流通也可以让光线通过,以达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的增加触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提高杀菌设备的反应效率的目的。
[0008]较佳地,该等纤维的直径大约在10μm~50μm。
[0009]较佳地,该等纤维的长度为1~200mm。
[0010]较佳地,该等纤维可以由碳纤、玻纤、聚酯等材料制成。
[0011]有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专利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0014]图3面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
[0020]10:中心轴
[0021]20:纤维
[0022]30:环壁
[0023]4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于本说明书中,包括以下介绍的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要求项中,有关方向性的名词皆以图式中的方向为基准。其次,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近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
[0025]请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媒载体结构包含有:
[0026]一中心轴10,该中心轴可以是一个实体的结构或是一虚拟的假想中心轴线。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实体的柱状结构。
[0027]多根纤维20,各纤维的表面涂布有触媒,该等纤维以该中心轴10为中心,沿该中心轴10的轴向,径向朝外幅射状的环绕设置于该中心轴10。该等纤维20是一根一根独立且分开的纤维设于该中心轴10上,该等纤维可是直条状或螺旋状等等型态。该等纤维20可以由碳纤、玻纤、聚酯等等材料制成,各纤维的直径大约在10μm~50μm,且其长度为1~200mm。纤维20的直径若太小可能会无法支撑纤维本身的重量而下垂,而若太大又会占去太多的空间,使空间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重叠性增加,减少光与空气的流通性而失去立体分散的功能。而纤维本身的长度也不能太长,因为太长的纤维无法支撑本身的重量会下垂,下垂就会造成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重叠或遮蔽的情形增加,因此在设置时就无法形成幅射状立体分散的样子。
[0028]本案中所称的触媒可以是纳米银触媒或光触媒或是含有铂(白金)、钯、铑三种贵金属的触媒或是锡铁氧化物等等。锡铁氧化物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吕世源所带领「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李冠廷研究「锡铁氧化物(SnFe2O4)」的应用,发现它能快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速率为已知文献第三快),论文并刊登于2019年五月的国际学术期刊「材料化学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光触媒为说明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该中心轴10为一螺旋状的中心轴,因此该等纤维20在设置于该中心轴10上时亦会随着该中心轴10螺旋状的旋转而呈现螺旋状的分布。当然该中心轴并不限定要呈螺旋状,亦可以是直柱状。而该等纤维20的分布亦不限定呈螺旋状,也可以是分层式的设置,即在同一层的位置以该中心轴为中心,径向幅射设置复数的纤维,而由该中心轴10的一端朝另一端连续设置多层。或者该等纤维也可以一样的以该中心轴10为中心,径向幅射设置但不分层,无高低上下次序的设置。
[0030]以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可以使该等纤维20立体的分散充斥于一个空间中,如图4所示意,若使用的触媒是光触媒则空间中所设置的光源40所产生的光线可以照射到该等纤维20的各个位置。而且因为各纤维20在空间中是呈现幅射状发散的形态,所以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重叠性小,相互之间的空间可供空气和光通过,因此,当空气流经过该光触媒载体结构时,可以大幅的增加光触媒与空气碰撞的机会也可以增加光触媒与光接触的表面积,即可以增加杀菌设备的效率。
[0031]如图5至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触媒载体结构,包含有:
[0032]一环壁30,以一假想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10,环绕该中心轴10设置。
[0033]多根纤维20,各纤维20的表面涂布有光触媒,该等纤维以该中心轴10为中心,沿该中心轴10的轴向,径向朝内幅射状的环绕设置于该环壁30上。该等纤维20是一根一根独立且分开的纤维,该等纤维可以由碳纤、玻纤、聚酯等等材料制成,各纤维的直径大约在10μm~50μm,且其长度为1~200mm。
[0034]以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依着本专利技术相同的设计理念,该等纤维20一样是环绕着一中心轴10来设置,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中心轴10为一虚拟的假想的中心轴,该等纤维20是设置在一环壁30上由外往内幅射状的分布,但该环壁30同样是以中心轴10为中心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媒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中心轴,为一柱状结构;多根纤维,各纤维的表面涂布有触媒,所述纤维以该中心轴为中心,沿该中心轴的轴向,径向朝外幅射状的环绕设置于该中心轴,所述纤维是一根一根独立且分开的纤维设于该中心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媒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直径在10μm~5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媒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长度为1~2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媒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由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圆方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