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划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58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06
一种细胞划痕辅助装置。利用第一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机玻璃板(3),第二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1)的腰形孔调节第一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2)、第四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8)、第二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8)、第三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5)的位置使划痕枪头导槽的斜度与第一划痕枪头(12),第二划痕枪头(13)的斜度一致,利用第一组调节垫片(14),第二组调节垫片(17),第三组调节垫片(19)调节两个划痕枪头的导槽高度与两个划痕抢头的高度一致。度与两个划痕抢头的高度一致。度与两个划痕抢头的高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划痕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科研人员在进行细胞划痕实验时,可以准确、轻松、快速划出一条均匀笔直划痕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划痕法是简单快捷测定细胞迁移运动和修复能力的方法,类似体外伤口愈合模型,在体外培养皿或平板培养的单层贴壁细胞上,用微量枪头或其它硬物在细胞生长的中央区域划线,去除中央部分的细胞,然后继续培养细胞至实验设定的时间,取出细胞培养板,观察周边细胞的生长迁移能力。但是目前划痕时大多采用枪头,靠人的眼力和经验在体外培养皿或平板培养的单层贴壁细胞上划线,在划线过程中常常因为力道不均匀、手抖动、划痕枪头倾斜等因素无法划出一条均匀笔直的划痕,难以保证划痕宽度的一致性,影响实验结果。细胞划痕辅助装置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固定住了枪头,不仅保证了划痕的均匀笔直,且可以使体外培养皿的几个培养孔的划痕宽度一致。不但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可信度,又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试剂细胞使用量,降低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在细胞划痕实验中靠人的眼力和经验徒手划痕难以保证划痕宽度的一致性和划痕的笔直,影响实验结果且浪费大量时间和试剂的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胞划痕辅助装置,该细胞划痕辅助装置对培养皿或平板需划痕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和划痕枪头的移动划痕进行限制,可使科研人员能准确、轻松、快速的划出均匀笔直宽度一致的划痕。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别在四块透明的长条形的有机玻璃板的一条长边上加工出与划痕枪头斜度一至的斜边,且在两端各加工一个用于连接的螺栓孔,再分别在两块透明的长条形的有机玻璃板的两条长边上加工出与划痕枪头斜度一至的斜边、且在两端各加工一个用于连接的螺栓孔,再在稍短一点的两块透明的有机玻璃板的中间和两端各加工出一个腰形孔,将两块两条长边均加工有斜边的有机玻璃板用蝴蝶螺栓联接在稍短一点的加工有腰形孔的短有机玻璃板的中间,将四块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长条形有机玻璃板分别用蝴蝶螺栓与加工有腰形螺栓孔的短有机玻璃板的两端上下连接起来,形成两条放划痕枪头的导槽,根据划痕枪头的长度和细胞培养皿孔的深度,在中间加入垫片以调节划痕枪头导槽高度,将划痕枪头放入导槽中,调节六块带斜边的长条有机玻璃板的位置,使其斜边与划痕枪头的斜度一致,然后拧紧蝴蝶螺栓,即组装成了细胞划痕辅助装置。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细胞划痕辅助装置对划痕枪头的移动进行限制,克服了目前靠人的眼力和经验划痕力道不均、手抖动、划痕枪头倾斜等因素影响无法划出一条均匀笔直的划痕,难以保证划痕宽度的一致性,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使用该装置科研人员能轻松、快速地划出均匀、笔直且宽度一致的划痕,从而不仅使实验结果更加可信,且大
组成的划痕枪导槽中;第二划痕枪头(13)在第一两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7),第二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8),第三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5)与,第二两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6)组成的划痕枪导槽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划痕辅助装置,第一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2)和第一双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7)及第二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8),通过第二蝴蝶螺栓(4),第三蝴蝶螺栓(5),第四蝴蝶螺栓(6),第六蝴蝶螺栓(9),第五蝴蝶螺栓(10),第一蝴蝶螺栓(1)与第一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机玻璃板(3)及第二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1)联接在一起,第一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2)和第四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8)通过第一蝴蝶螺栓(1)与第二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1)联接在一起;第一双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7)和第二双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6)通过第六蝴蝶螺栓(9)与第二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1)联接在一起;第二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8)和第三单边加工有斜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5)通过第五蝴蝶螺栓(10)与第二两端和中间加工有腰形孔的透明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婷李刚王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