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31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2
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属于风洞颤振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在进行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时,模型有可能形成碎片,对风洞压缩机和弯刀造成损坏的问题。包括弯刀防护装置和压缩机防护网;弯刀防护装置包括前缘防护、轴心防护和轴侧防护;弯刀防护装置罩设于风洞弯刀的前缘,在受到速度快、质量大的模型碎片冲击时,能有效保护风洞弯刀;压缩机防护网安装在压缩机拐角段的前端,其内的格栅叶构件可拦截高速、体积大的模型碎片,钢丝网可拦截或降速小模型碎片,以便被压缩前的下一道防护网拦下,保证压缩机不受损伤。保证压缩机不受损伤。保证压缩机不受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颤振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领域,颤振发生时飞行器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结构发生毁灭性损坏,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是气动弹性试验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研究飞行器的临界颤振特性,即飞行器在某特定的马赫数条件下发生颤振时的临界动压和临界颤振频率。
[0003]在进行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时,模型有被吹坏的可能,模型碎片有一定风险进入压缩机及风扇区域,对压缩机和风扇叶片造成损坏,试验段内的模型碎片也容易对弯刀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在进行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时,模型有可能形成碎片,对风洞压缩机和弯刀造成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弯刀防护装置和压缩机防护网;弯刀防护装置包括前缘防护、轴心防护和轴侧防护;轴侧防护呈圆筒形,轴侧防护的前端设有轴心防护,轴侧防护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缘防护,两个前缘防护分别罩设于风洞弯刀的前缘上,轴侧防护套接在风洞弯刀的模型杆连接轴外周,轴心防护罩设在风洞弯刀的模型杆连接轴前端;所述压缩机防护网包括防护网框架,防护网框架的外端为环形的外框,外框的内侧设有若干横梁和若干纵梁,若干横梁和若干纵梁交错相连,并将外框分隔为若干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内均设有防护格栅,所述外框与压缩机拐角段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防护格栅包括格栅框,格栅框的内侧设有格栅叶构件,格栅叶构件的后端设有钢丝网,钢丝网铺满单元格的内侧;设定外框、若干横梁和若干纵梁的截面积之和为,设定所有格栅框的截面积之和为,设定所有钢丝网的钢丝截面积总和为,则、和同时满足以下两式: ;;
[0005]式中:S为压缩机拐角段的截面积。
[0006]进一步的,轴侧防护上设有把手。
[0007]进一步的,前缘防护上设有橡胶垫片。
[0008]进一步的,轴心防护呈锥形。
[0009]进一步的,前缘防护与风洞弯刀的前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格的各边内侧均设有挡板,挡板将钢丝网的四周边缘挡在单元格内。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钢条,格栅叶构件上设有多个销耳,多个销耳均穿过钢丝网的网孔,每个钢条均同时穿过两个销耳,将钢丝网抵靠在格栅叶构件上。
[0012]进一步的,钢条的两端堆焊有防脱出凸点。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格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卡柱,格栅框上设有若干卡槽,若干卡柱和若干卡槽一一对应卡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弯刀防护装置和压缩机防护网。弯刀防护装置直接覆盖风洞弯刀的前缘部分,且前缘防护上粘贴有橡胶垫片,可在弯刀防护装置受到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在受到速度快、质量大的模型碎片冲击时,能有效保护风洞弯刀。压缩机防护网安装在压缩机拐角段的前端,其内的格栅叶构件可拦截高速、体积大的模型碎片,钢丝网可拦截或降速小模型碎片,以便被压缩前的下一道防护网(不在本专利技术装置内)拦下,保证压缩机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弯刀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压缩机防护网的主视图;图4是防护网框架的主视图;图5是防护格栅的轴测图;图6是图5的A处放大图;图7是防护格栅后侧视角的轴测图;图8是图7的B处放大图。
[0016]图中:1

弯刀防护装置、11

前缘防护、12

轴心防护、13

橡胶垫片、14

把手、15

轴侧防护、2

防护网框架、21

外框、22

横梁、23

纵梁、24

单元格、25

卡柱、3

防护格栅、31

格栅框、32

格栅叶构件、33

钢丝网、34

卡槽、35

挡板、36

销耳、37

钢条、38

防脱出凸点、4

风洞弯刀、5

压缩机拐角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18]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
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可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螺栓连接。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如图1

8所示,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弯刀防护装置1和压缩机防护网;弯刀防护装置1包括前缘防护11、轴心防护12和轴侧防护15;轴侧防护15呈圆筒形,轴侧防护15的前端设有轴心防护12,轴侧防护1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缘防护11,两个前缘防护11分别罩设于风洞弯刀4的前缘上,轴侧防护15套接在风洞弯刀4的模型杆连接轴外周,轴心防护12罩设在风洞弯刀4的模型杆连接轴前端;所述压缩机防护网包括防护网框架2,防护网框架2的外端为环形的外框21,外框21的内侧设有若干横梁22和若干纵梁23,若干横梁22和若干纵梁23交错相连,并将外框21分隔为若干单元格24,所述单元格24内均设有防护格栅3,所述外框21与压缩机拐角段5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防护格栅3包括格栅框31,格栅框31的内侧设有格栅叶构件32,格栅叶构件32的后端设有钢丝网33,钢丝网33铺满单元格24的内侧;设定外框21、若干横梁22和若干纵梁23的截面积之和为,设定所有格栅框31的截面积之和为,设定所有钢丝网33的钢丝截面积总和为,则、和同时满足以下两式:;;式中:S为压缩机拐角段5的截面积。
[0021]轴侧防护15上设有把手14。
[0022]前缘防护11上设有橡胶垫片13。
[0023]轴心防护12呈锥形。
[0024]前缘防护11与风洞弯刀4的前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25]所述单元格24的各边内侧均设有挡板35,挡板35将钢丝网33的四周边缘挡在单元格2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弯刀防护装置(1)和压缩机防护网;弯刀防护装置(1)包括前缘防护(11)、轴心防护(12)和轴侧防护(15);轴侧防护(15)呈圆筒形,轴侧防护(15)的前端设有轴心防护(12),轴侧防护(1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缘防护(11),两个前缘防护(11)分别罩设于风洞弯刀(4)的前缘上,轴侧防护(15)套接在风洞弯刀(4)的模型杆连接轴外周,轴心防护(12)罩设在风洞弯刀(4)的模型杆连接轴前端;所述压缩机防护网包括防护网框架(2),防护网框架(2)的外端为环形的外框(21),外框(21)的内侧设有若干横梁(22)和若干纵梁(23),若干横梁(22)和若干纵梁(23)交错相连,并将外框(21)分隔为若干单元格(24),所述单元格(24)内均设有防护格栅(3),所述外框(21)与压缩机拐角段(5)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防护格栅(3)包括格栅框(31),格栅框(31)的内侧设有格栅叶构件(32),格栅叶构件(32)的后端设有钢丝网(33),钢丝网(33)铺满单元格(24)的内侧;设定外框(21)、若干横梁(22)和若干纵梁(23)的截面积之和为,设定所有格栅框(31)的截面积之和为,设定所有钢丝网(33)的钢丝截面积总和为,则、和同时满足以下两式:;;式中:S为压缩机拐角段(5)的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风洞颤振试验安全防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旭锋许岭松刘新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