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98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电子设备的电池模块通过电源按键开关SW1后连接分压电阻R1,再经过分压电阻R6接地;主控模块通过分压电阻R2接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上,且通过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阻R7分压接到三极管Q2B的基极;主控模块通过延迟电阻R3和延迟电阻R4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上,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主控模块的PWRKEY_OUT管脚接到三极管Q2B的集电极;主控模块的PWRKEY_IO管脚通过电阻R5接防倒灌二极管D1后,再接到三极管Q2B的基极,三极管Q2B的发射极接地。优点是:开机电路适用上电就自动开机工作的领域,在异常断电又恢复供电异常情况下,电子设备能够及时自动开机工作,减轻或者避免由于断电或者没用插好充电线产生的损失。避免由于断电或者没用插好充电线产生的损失。避免由于断电或者没用插好充电线产生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开关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部分电子设备电路的开关机方案在产品使用耗完电后,插入进行充电,但是设备不会自动开机,会让消费者产生误解,是否有在充电,因为在没有电的时候,刚开始插入状态是不会有提示,有的可能因为接口插入没完全,有的可能是电源插头没用插好没有电,这些基本的情况经常出现,导致经常会耽误时间。
[0003]而且这些智能设备大部分所使用的开关机方式都是通过人工按键操作的方式来实现开机、关机功能。但一些无工人直接干预的智能设备,如工业监控、数据检测、智能家居等无需人值守的设备,通常是没有开机按键的,而是需要系统直接上电就自动实现开机。而为了实现系统上电自动开机,现有的技术方案多采用集成电路输出开机信号,成本非常高。因此,本技术这里提供一种简易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在系统上电后,能够立即输出开机信号到系统,系统开机启动后,再输出各种信号控制各部分电路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三极管Q2B、电源按键开关SW1、防倒灌二极管D1、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延迟电阻R3、延迟电阻R4、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7、延迟电容C1、退耦电容C2;电子设备的电池模块的电池电压VBATTRY通过电源按键开关SW1后连接分压电阻R1,再经过分压电阻R6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供电电压VBUS通过分压电阻R2接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上,且通过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阻R7分压接到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自带的电压VDD_EXT通过延迟电阻R3和延迟电阻R4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上,电阻R3和R4中间并联延迟电容C1后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PWRKEY_OUT管脚接到三极管Q2B的集电极,且三极管Q2B的集电极并联退耦电阻C2后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PWRKEY_IO管脚通过电阻R5接防倒灌二极管D1后,再接到三极管Q2B的基极,三极管Q2B的发射极接地。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开机电路适合上电就自动开机工作的领域,具备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特点,在异常断电又恢复供电异常情况下,电子设备能够及时自动开机工作,减轻或者避免由于断电或者没用插好充电线产生的损失。2、本技术中由场效应管和三极管以及阻容器件构成的开机电路与已有MCU控制的上电开机相比,器件更少,结构更简单,稳定性比复杂的MCU需软件控制IO电路更好,电路设计更加简单,开机时间较短,可靠性高的情况下成本也更少。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开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场效应管Q1、三极管Q2B、电源按键开关SW1、防倒灌二极管D1、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延迟电阻R3、延迟电阻R4、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7、延迟电容C1、退耦电容C2;电子设备的电池模块的电池电压VBATTRY通过电源按键开关SW1后连接分压电阻R1,再经过分压电阻R6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供电电压VBUS通过分压电阻R2接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上,且通过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阻R7分压接到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自带的电压VDD_EXT通过延迟电阻R3和延迟电阻R4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上,电阻R3和R4中间并联延迟电容C1后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PWRKEY_OUT管脚接到三极管Q2B的集电极,且三极管Q2B的集电极并联退耦电阻C2后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PWRKEY_IO管脚通过电阻R5接防倒灌二极管D1后,再接到三极管Q2B的基极,三极管Q2B的发射极接地。
[0011]本实施例中,开机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12](1)在开机状态下:
[0013]当电子设备插入外接充电线时,VBUS上电,VDD_EXT由开机后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提供,开机状态下,VDD_EXT为有电压状态,场效应管Q1导通,源极和漏极导通被拉低到地,分压电阻R7一端被拉低,三极管Q2B的基极是低电平状态,三极管Q2B不导通,PWRKEY_OUT管脚保持原状态不变,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正常工作,不会掉电;
[0014]当按下电子设备的电源按键开关SW1,经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6分压后,通过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压为高,三极管Q2B导通,三极管Q2B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被拉低,PWRKEY_OUT管脚拉低,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关机;
[0015](2)在关机状态下:
[0016]当电子设备插入外接充电线时,VBUS上电,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压通过分压电阻R7被拉高,三极管Q2B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PWRKEY_OUT管脚被置低接地,POWKEY_OUT管脚被拉低,第一预设时长(2s)后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能够实现自动开机;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开机后,VDD_EXT上电,通过延迟电阻R3、延迟电阻R4以及延迟电容C1进行上电延迟,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大约一秒以上即可,这里只是一个前后时间间隔)后正常导通,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VBUS通过分压电阻R2以及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拉低到地,连接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压也为低,不再对三极管Q2B的基极起作用,三极管Q2B不导通,PWRKEY_OUT管脚不会被拉低,不影响开关机;
[0017]当按下电源按键开关SW1,防倒灌二极管D1的正极电压由低到高,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压为高,三极管Q2B导通,三极管Q2B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被拉低,PWEKEY_OUT管脚置低,第一预设时长(2s)后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能够实现自动开机;
[0018]当按下电源按键开关SW1,第一预设时长(2s)后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自动开机,
VDD_EXT有电,此时如果电子设备再插入外接充电线,场效应管Q1的栅极因VDD_EXT有电压状态,让源极和漏极导通,分压电阻R1、R6和三极管Q2B的基极电压为低,三极管Q2B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不导通,PWRKEY_OUT管脚不会被置低,即插入外接充电线不影响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开关机状态。
[0019]本实施例中,开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0]当未按下电源按键开关SW1时,分压电阻R1通过分压电阻R6接到地,防倒灌二极管D1的正极对地电平为0,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上电自动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效应管Q1、三极管Q2B、电源按键开关SW1、防倒灌二极管D1、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延迟电阻R3、延迟电阻R4、电阻R5、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7、延迟电容C1、退耦电容C2;电子设备的电池模块的电池电压VBATTRY通过电源按键开关SW1后连接分压电阻R1,再经过分压电阻R6接地;电子设备的主控模块的供电电压VBUS通过分压电阻R2接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上,且通过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晨
申请(专利权)人: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